从三大微观角度梳理历史线索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uggi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知识复杂繁多,要想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学生就要牢固掌握重要知识,而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的关键就在于正确梳理历史线索。因此,教师要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从微观角度梳理历史线索。
  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化的编写体例,每个单元甚至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因此,教师可以先从单元和课文这两个微观角度入手,然后结合相似知识,明晰知识问的联系,梳理历史线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三大微观角度梳理历史线索。
  一、以单元为立足点梳理历史线索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划分单元的,且每个单元都配有引言,这起到了简单概括的作用。因此,在梳理历史线索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单元引言,突出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由于“古代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知识点众多,教师可从单元这一微观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历史线索,这样学生在识记知识时就不会感到厌倦和烦躁。由于这一单元的引言正是对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概括,能够很好地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引言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同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涵分别是什么?这两种制度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封建社会逐渐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而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皇权与相权始终无法达到平衡,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没办法确定一个权力中心?明清时期,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制给明清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就能梳理出“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线索,从而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从单元引言入手梳理历史线索只是以单元为立足点梳理历史线索的一个方面,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梳理单元问的历史线索,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课文为立足点梳理历史线索
  课文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每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教学主题,且课文间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那么,如果以课文为立足点,教师应怎样梳理历史线索呢?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历史的连贯性入手,强调课文子目问的联系,如因果联系、递进联系等,梳理出一条串联课文的主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三个子目,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子目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这三个子目都是围绕“马克思主义”来展开的,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只要学生能得出这一线索,就能深刻理解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同样,探寻课文子目问的联系只是梳理历史线索的其中一个方法。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梳理历史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线索体系,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学习知识。
  三、以相似知识为立足点梳理历史线索
  历史的发展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相似的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框架。
  例如,在教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焚书坑儒”、“东林党案”等一系列相似历史事件,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不同朝代,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
  又如,在教学“新中国土地改革”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联系“井田制”、“商鞅变法”、“天朝田亩制度”等不同朝代的土地制度,让学生明白土地制度的演变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各个朝代的土地制度。
  由此可见,以相似知识为立足点梳理历史线索既可以使学生复习旧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从单元、课文、相似知识这三个微观角度梳理历史线索契合了新课改理念,它能使历史知识框架化、体系化,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多种光谱法研究了甲苯达唑(MB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猝灭实验及时间分辨荧光实验结果表明:MBZ对BSA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温度298 K时
期刊
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平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珠海市西部最偏远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于2012年4月正式独立运营,其下辖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村卫生室,承担着辖区7
观察胆梔苦倍中药冰敷垫用于产后会阴肿疼中的临床疗效。将300例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150例,使用中药冰敷垫。对照组150例未使用。2组均在产后6h和12h观察。主要观察会阴部
2016年4月,浙江省进行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在思想政治考卷中,判断题第10题引起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讨论。题目见下:  判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显示这句话是正确的。  但是不少考生和高中政治老师提出了异议,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而他们的理由则不尽相同。一部分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的普遍矛盾,应当将“社会主义”去掉;而还有人认为,“社会主
中国史学的一个巨大的特点是它是以雄厚的史料支撑的史学。史料的丰富使得史家注重史实的认知,注重长期的历史的浸润,而理论难以介入。史学的转型潜在地受到了史料的制约。史料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如何对其进行导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重视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越来越多,因此初中历史学科也要承担起德育的重任。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有很多与德育密切相关的知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困难之处,并对这些困难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策略。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困难之处  1.缺乏融入德育内容的氛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
一、备课介绍结合高考考纲和近年高考命题导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难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体制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新的政治知识,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但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很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