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别名为柠檬草,是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滇南地区,还有陕西、甘肃、河南、江西南部及西南地区,淮安市也有香茅草分布。香茅草通常作为烹饪的香料及保健茶饮为人们所利用。据《岭南采药录》、《四川中药志》等书中记载,香茅草能治头痛,止泄、胃痛、筋骨疼痛麻木、风寒湿全身疼痛等痛症。近年研究也发现,香茅草茶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和降压利尿的功效。
【基金项目】
:
2020年度淮安市社科联“淮扬菜烹饪文化”专项课题:淮扬菜推广背景下淮安茶文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YC-2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别名为柠檬草,是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滇南地区,还有陕西、甘肃、河南、江西南部及西南地区,淮安市也有香茅草分布。香茅草通常作为烹饪的香料及保健茶饮为人们所利用。据《岭南采药录》、《四川中药志》等书中记载,香茅草能治头痛,止泄、胃痛、筋骨疼痛麻木、风寒湿全身疼痛等痛症。近年研究也发现,香茅草茶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和降压利尿的功效。
其他文献
文章为了探明饲粮补饲苦荞黄酮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消化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该试验选取体重和日龄均相近的断奶仔猪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CON)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组(BF20、BF40、BF60)在基础饲粮中补充20、40、60 mg/kg苦荞黄酮(有效含量70%),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BF40、BF60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高于BF20组(P<0.05);2)BF60组仔猪饲粮总能、干物质、有机物的消化率显著低于BF2
为了促进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抗生素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的饲料禁抗相关法规的推行,饲料企业被严格禁止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入抗生素,这也导致了猪场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的高发,而仔猪肠道发育未完全,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文章对几种常见的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进行了回顾,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讨论了它们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为猪场在防控这些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农田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杂草的有效防治与农作物产量息息相关。复杂田间环境下,精准识别玉米秧苗与农田杂草能够指导除草装备作业更加经济和高效。为提高农田目标识别精度和效率,文章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多苗期、多时段和单一拍摄角度的图像采集方式并配合数据增强方法制作一个特征丰富的数据集。通过减少YOLOv4网络的输出张量为13×13和52×52两个尺度匹配玉米苗和杂草,并用制作数据集作网络训练。训练结果表明,改进后YOLOv4网络训练得到的检测模型在综合性能上优于YOLO v
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是一种典型长链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脂毒性,可引起细胞内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研究旨在揭示PA对绵羊单核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和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探讨TLR4基因介导作用,分析亚麻酸(Linoleic acid,LNA)可能存在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1 mmol·L-1PA处理4 h后,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IFN-γ、IL-1β、TNF-α、IL-6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当前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起源于19世纪的生态危机,于上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受损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被学者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批判了生态破坏行为,并以理论指导的方式弥补了现代意识中的不足,抑制了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将二者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主要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异同,以期为当前发展提供借鉴。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文章在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河北省208个规模猪场为例,对猪舍环境控制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规模猪场的猪舍环境控制中,通风控制和光照时长控制效果良好;环控设备和能源亟需更新;夏季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方式有待改进。针对河北省规模猪场在猪舍环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养猪场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改进建议。
为开发花香型乌龙茶系列产品,采用高香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季鲜叶为原料,通过对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中晒青、摇青程度的不同处理试验,探讨加工花香型乌龙茶的最佳加工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晒青试验样品的香气与滋味品质均高于不晒青的样品;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茶最优乌龙茶工艺技术参数为晒青程度减重6%,摇青程度180转,加工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75%。
闽南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天地人三者是闽南乌龙茶独特的品质风韵形成的关键要素,所以要制好茶就必须从天时、地利、人巧上下工夫。本文就栽培自然条件与闽南乌龙茶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旨在为提高闽南乌龙茶的品质提供技术指导。
张家界罗塔坪乡的土家族将显齿蛇葡萄制成茶饮已有悠久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偶然“发现”使得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霉茶”的植物以“莓茶”之名走入公众视野,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缓慢发展。在产业扶贫的推动下,湘西北地区大量推广莓茶种植,在莓茶产业迅速扩张的同时,这种本土性知识发掘出的药材逐渐转为一般性知识指导下的商品。随着莓茶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潜在的生态风险也逐渐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