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研究方向,是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落实效果为参考目标,实现从思想到实践,从学校到家庭,以及到社会层面的道德价值构建与引导。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模式与方法,本研究探讨了中小学德育的衔接目标,以及目前中小学德育衔接机制建构瓶颈,最终总结了助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教育 衔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28-01
  一、中小学德育的衔接目标
  (一)思想到实践的衔接
  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社会道德价值的理解能力,其德育教育是否有效衔接取决于学生是否从思想到实践完成了“行知合一”的积极践行。假设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付之于思想引导,而初中德育教育的实践方向为行为规范。那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实质上并未契合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当学生从道德规范中提取自身主观认知的倾向后,落实于实践内容,仍然会存在从理论到实践操作的行为规范误区。何种行为是在道德范畴之列的内容,何种行为是能够得到社会价值认可的标准,是青少年最容易产生模糊界定的边缘。中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明确从思想到实践的“行知合一”引导体系,才能实现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衔接。
  (二)学校与家庭的衔接
  从学校到家庭的双向教育模式中能够发现,德育教育并非完全取决于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以家庭为单元的教育中心,形成了对于青少年心理活动的价值引导。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也产生了同等的引导作用,学生父母与学校同时附有对于青少年德育教育责任。忽视任何一方的影响力,都是德育教育培养机制并未形成有效衔接的状态。
  假设德育教育仅在校园开展,而家庭教育相对匮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未得到父母、亲朋的赞许或认同,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对于自身道德品质的质疑。这种质疑往往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明显阻碍。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极为单纯,家庭文化所呈现出的任何消极情绪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而演化为道德误区。在初中阶段并不会由于家庭文化的改变而产生延续性的思想转变,以至于形成与正面道德价值观念的博弈。因此,中小学德育的衔接目标实质上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也是从校园到家庭,甚至是普遍社会维度的道德价值引导,才能最终形成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二、中小学德育衔接机制建构瓶颈
  (一)“行知合一”评价维度边缘化
  中小学德育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认同感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是从思想到实践的和谐统一。部分德育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以学生理论性的阐述、回答、讨论作为评价单元,实质上并未延伸至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以至于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形式化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在“行知合一”的道德体系架构中,需要学生摒弃思想芥蒂,接受和体验到道德价值的社会反馈信息,而并非纯粹的理论学习。因此,部分学校对于行知合一的道德标准界定模糊不清,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评价维度的边缘化倾向,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于道德理念解读的实践能力。基于此,必须消解教育模式中的实践路径障碍,方能体现出从理论到实践的德育教育成果。
  (二)“家庭教育”道德价值形式化
  交通教育是辅助德育教育可以积极推广和实践的必要支持,父母的褒奖、赞同、表扬是支持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得以形成的补充条件。目前多数家庭,多数父母将关注点集中于物质价值,而对于精神价值的解读过于片面,是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链接的阻碍。这一阻碍的表现便是道德价值形式化的倾向。部分家庭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对工作、物质、金钱的需求,青少年心理心理情绪也同样受到来自父母和亲朋的思想观念干扰。因此,道德价值的个体曲解,影响了青少年道德价值的正确诠释。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要规避的道德价值形式化的问题,也是基于学生心理支持的道德价值引导需求。
  三、助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策略
  (一)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为规范对接
  中小学德育教育课堂必须引入实践模式,落实于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思想转化方向,着力于学生审视诸多社会行为的个人能力。当学生无法客观甄别其中的利弊关系时,教师有必要加以引导和规范。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其中的辩证关系,认真审视自身的道德行为是否达到了“行知合一”的表现。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度剖析自我价值在集体价值中的体现方式,才能形成从思想到实践的跨越,支持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衔。
  (二)从校园到家庭的多重德育引导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必须突出,学生父母必须反省自身的行为举止是否影响或干扰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在诸多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应当引导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转化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思想,对于青少年形成道德审视维度,以及构建家庭教育环境均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
  (三)从社会到校园的道德价值重塑
  德育教育以校园为起点,以家庭教育为实践引导的方向和解析维度,但实质上也无法规避社会道德价值的干扰或波动性影响。在网络信息多元文化冲击下,从社会到校园的道德价值重塑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必须重视的教育维度。一方面,需要引导社会道德价值的表现形式,契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求,从道德角度辅助学生审视社会现象、文化思潮、行为举止等诸多道德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需要在文本载体中寻找呈现道德教育价值的有效信息,诸如《红海行动》这样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资料正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文本载体,在可对比、可参考、可借鉴的文本信息中提炼道德教育内容,有助于加强从社会价值体系中提取教育元素,支持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并激发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为引导和规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的延续性引导。在其衔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行知合一”评价维度边缘化,以及“家庭教育”道德价值形式化的现象。为了消解诸多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建议完善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为规范对接,优化从校园到家庭的多重德育引导,最后完成从社会到校园的道德价值重塑。进而支持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杜尚荣.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6(02):95-98.
  [2]董芸,左志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12):111-115.
  [3]李家成.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74-179.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为农村提
【摘 要】基于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知道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应该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积极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展开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75-0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劳动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维持社会前进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泛深厚扎实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实际能力素质和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并且是这诸种素质的和谐、完善的结合。有了这样一些素质,教师才能顺利地进行组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是一切学习历程的初始,为他们今后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了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由于其独特的地位,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主阵地,它是对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总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明道理、知要求、见行动三者统一,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思想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这种要求下,“教学生活化”在我国各小学实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改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就如何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高中化学具有文理结合的显著特点。高中化学的学习既需要用理科的思维去理解,也需要用文科的头脑去识记。那么,如何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呢?本文尝试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内在动机,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难懂、难学,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对化学课堂的参与积极
【摘 要】初中英语的词汇记忆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夯实的词汇应用能力上,才能够有序的推进英语的后续深化理解,使得学生从被动的英语求知状态,转移到主动的英语探究平台,英语的词汇记忆与理解中,学生的基础水平与认知层次不同,造成了参差不齐的词汇影响,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记忆,且对于英语的思维模型构建提供引线,使得学生在词汇的学习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向,借助思维导图增加词汇量,灵活的利用词汇,提高
重要性原则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或修订性惯例,它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整个核算过程.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对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30-02  一、研说教材的提出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要达到高效课堂,从教师的的角度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新课改以来,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怎么教”,在教学方法、如何处理教材上考虑得更多-些,淡化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