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起源略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是我国自有文书以来的第二大书体,它代替篆书,上继周秦,下开魏晋,直贯秦、汉、魏、晋六朝,盛行于世,以 至今日。隶书字体结构整齐,笔法富有变化,庄重大方,艺术性强,为人们所乐于应用。隶书书体的出现,在中国文字发展及书法发展的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草篆 古隶 盟书 简牍 帛书 隶书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是我国自有文书以来的第二大书体, 它代替篆书,上继周秦,下开魏晋,直贯秦、汉、魏、晋六朝,盛行于世,以 至今日。我国陆续出土的战国至秦代的竹木简牍,为人们揭开了隶书起源的神秘面纱,并把隶书起源的时间推到战国中后期。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把隶书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这样会为隶书书法的学古与借鉴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隶书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汉书·艺文志》载:“秦时始造隶书,起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曰:“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事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佐书,曰隶字。”又云:“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相传是秦代书家程邈所造。程邈,字元岑,秦代下杜人,初为县之狱吏,他对文字很有研究,后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在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狱中,覃思10年。他感到当时官狱公牍繁多,篆书结构复杂,书写不便,因此就动脑筋把它改革,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削繁就简,变圆为方,拟定了一批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成隶书3000字奏之。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并以其所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佐书,故曰“隶书”。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
  潘良桢先生在《书法研究》上曾撰写了《隶书艺术及在书法演变中之作用》一文 ,认为隶书的起源不能归于某一人所创制,程邈造隶书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隶书的出现,无疑是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的、是古代先民长期的群众性书写实践的结果。文字是社会实践的工具,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隶书的出现,决不是某一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也决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突然发生的。
  有学者认为:隶书的嬗变,早在西周大篆中即已露出端倪,以《散氏盘》为代表的简率一路,其用笔方法就对规范的“篆引”形式造成肢解和破坏,使大篆的纵向牵引之势削弱,左右摇摆之笔使字势易纵为横,这种用笔方法的改变可以看作是解散篆体、开启隶书快捷书写的先兆。
  杨宽教授在所著《战国史》一书中,根据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秦昭王时期的刻有“冷贤”两字的玉印和战国后期秦国的“高奴禾石铜权”铭文的字样,作出论断说:“在秦始皇没有完成统一中国以前,实际上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都早已存在”,并指出“草篆”也可称为“古隶”。他认为隶书是在篆书的母体中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
  还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隶变轨迹应该在周秦一脉中追寻。因为当时的秦国地处西周本土,秦系文字是沿着周文字的轨迹发展的,而其他各国的文字却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地域书风。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一书中则认为“六国文字的日渐草率正是隶书的先导”。
  2 依据出土文献推测隶书的起源问题
  在竹木简上书写记事,按文献记载当追溯至商代,但是,竹木易腐,故迄今尚未发现当时的手写简牍。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简牍是战国时代秦国和楚国的简牍。如《曾侯乙墓简书》、《长沙仰天湖楚简》、《河南信阳楚简》等。1965年出土的山西《侯马盟书》和1979年出土的河南《温县盟书》,可称为草篆的标本,是春秋晚期晋国人的手笔。“盟书”又称“载书”,是用来缔结具有契约关系的文书,多以朱色(少数为墨)书于呈圭形的玉石片上。这些手迹用笔十分生动,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出锋收笔,圆转自如。楚简较晋盟书的用笔更加放松,因为简条具有狭长的书写空间,所以造成左右撑足而字距较大的特殊章法,用笔明显的表现出横势,这种在竹简上书写的章法形式,一直到汉代竹简也没有改变。可以推断,后来汉碑上的书写章法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流传至美国的著名墨迹《战国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也展示了同期竹简上的这种章法形式.如果说楚简上明显的快节奏书写和连笔意识都与盟书一样体现了“草篆”的特征,那么,楚帛书则更多地反映了隶变的迹象。快写、省略、假借、部首的合并都是篆书快写演化成隶书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隶书的形成,正是依靠这些手段,破坏和肢解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式,并在变化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律,当这种变化的规律逐渐成熟而普遍运用时,有篆而隶的书体演变步伐就大大加快了。《战国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世的隶书。”(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发展》),已经初具了早期隶书的胚芽。
  1980年四川省《青川郝家坪木牍》出土,震惊中外,经过考证,牍上三行墨书定为战国后期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手迹。《青川郝家坪木牍》的书写时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早88年。它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青川郝家坪木牍》上的书体,与以前及当时钟鼎上所铸金文相比较,有许多差别。其特点是:减少盘曲,化繁为简,圆者渐方,字形从狭长渐变而为正方或扁形,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简书写章法形式的发展。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横势强烈。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郝家坪木牍》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青川郝家坪木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等美感已大相径庭,展示了与金文审美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
  1986年发掘出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也是战国古隶的重要资料。计460枚,有《墓主记》、《日书》等。书风与《青川郝家坪木牍》小异,但是笔意却大致相同,反映了同期古隶共同的特征。
  1975年出土于湖北的1100余枚《云梦睡虎地秦简》,有学者认为是早期隶书作品,其中一部分的成书年代可上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运笔上有了明显的波挑,时有连笔意识和提按痕迹,逆入横出的横画及点的运用都明显增多,笔画浑厚而丰满。用笔上有的短促果断;有的古拙奇崛;有的左收右放,左仰右抑,颇显浪漫恣肆的性情,兼容了篆书和隶书之美,少数木牍轻松活泼的笔致,竟可隐约些许草书的踪影。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和简书,据考证,部分成书年代与《云梦睡虎地秦简》年代接近,在用笔、造型、行款、节奏等多方面都表现出风格的一致性,这些充分反映了该时期隶变的大趋势,说明隶书的笔法正在日臻成熟。我们很容易从《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找到隶书发展的脉络。
  从出土的诸多汉简可以说明,西汉时期隶书已经普遍使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隶书的产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用毛笔在玉、石、帛及简牍上书写的朱墨书迹,直接反映了由篆至隶的书体演进。春秋战国时期朱墨书迹的出现,翻开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隶书萌生于战国中后期,其母体为同时代的各国官方篆书。秦末至西汉初年,隶书日渐成熟,很快替代了小篆的官方文字地位,至西汉中期隶书已经十分成熟。隶书的产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
  [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黄惇等.书法篆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005重印).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2O5-SiO2系质子导电材料,借助XRD、SEM、FT-IR表征了其结构,并分析了材料电导与组成、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含有水分子和形成氢键的
针对以传统的谱图和模型参数等方法提取得到的水下目标特征高维数据,文章提出了LPP的非线性降维方法,有效的去除特征向量各分量间的相关性,增大了特征向量的可分性,降低了后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超声辅助提取忽地笑中加兰他敏的最佳工艺.方法 忽地笑鳞茎样品碱化后用醋酸乙酯超声辅助提取,用HPLC法测定加兰他敏含量.结果 最优提取条件为:加
测定液态发酵羊肚菌胞外多糖含量时,由于受到培养基中夹带的糖类物质(如淀粉、蔗糖)等物质的干扰,其有效羊肚菌胞外多糖的含量测定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分别以苯酚-硫酸法和改
目的 研究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桂酸的新工艺.方法 一定量的内桂酸与一定量的异丁脂,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为催化剂进行微波合成实验.结果 内桂酸2 g,酸醇摩尔比1:
目的 观察由不同用量左旋多巴诱发的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异动症(LID)的行为学区别,探讨左旋多巴用量与模型大鼠LID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通过6.羟基多巴(6-OHDA)由右侧中脑前脑束(MBF)二点注射法成功制备的P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左旋多巴甲酯10 mg/kg体重用药组和50 mg/kg体重用药组,行药物腹腔注射,2次/d,连续21 d,比较不自主动作(AIM)评分和旋转行为.结果
以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原料,制备了末端舍有C-Li的丁苯橡胶(S-SBR),以此SBR大分子活性链为引发剂,DMF为极性调节剂,引发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聚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热
We describe the algorithm to reconstruct the charged tracks for BESⅢ main drift chamber at BEPCⅡ, including the track finding and fitting. With a new method o
摘要:  所谓基坑支护主要是指为满足现代建筑施工在施工工艺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挡土墙”功效的一种支护工程。基坑支出作为建筑施工质量保证的组成环节,能够保证支护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及抗渗性。现代建筑施工中,为保证坑底的稳定性,避免因塌方事故的发生对周边建筑形成破坏性影响,工程实施往往要采取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进行稳定。但在实际应用和施工的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坑支护施
目的 建立石榴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石榴有效成分没食子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榴中没食子酸含量.结果 石榴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