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肠管前禁食禁饮6 h对超声引导下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留置胃肠管前让患者禁食禁饮6 h对其超声引导下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需要留置胃肠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留置胃肠管前,让观察组患者禁食禁饮6 h,让对照组患者禁食禁饮12 h,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置管前,观察组患者的饥饿程度评分、口渴程度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其平卧位下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右侧卧位下CSA、单位体重胃容量(GV
其他文献
IgA肾病是全球最为常见的肾小球性疾病之一,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导致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损伤等。中医学对IgA肾病无相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尿血”“水肿”“虚劳”“腰痛”“肾风”等范畴。中医学认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标实证候中又以湿热、湿毒、瘀血最为常见[1]。风湿内扰在IgA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学是建立于中医整体观念的从整体角度看待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独特医学,往往通过对人体某一局部的诊查以判断全身整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变化。张颖清教授所提出的生物全息系统理论表明,生物体每一局部均包含整体完整的信息,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相通之处,是从新的生物学角度对中医诊法进行解读,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应用生物全息理论分析中医学诊法中望、切二诊的机制,能更好地指导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汤联合中医保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胰岛素抵抗(PCOS-I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COS-IR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非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3组均予以中医保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苍附导痰汤口服,对照1组予盐酸二甲双胍口服,对照2组予盐酸黄连素片口服,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参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Ferriman-Gallwey(F-G)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对接受胸腔镜下先天性膈疝(CDH)修补术的49例新生儿进行术中护理和手术配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胸腔镜下CDH修补术的4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胸腔镜下CDH修补术的过程中,对这49例患儿均进行高质量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然后观察并记录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这49例患儿均顺利地完成手术,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7 h,术后接受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113.5 h,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平均时间为7.3 d。术后对这些患儿进行2-12个月的随访得知,其均存活,
百合病是一种以精神恍惚、心神不宁、饮食失常、坐卧不安、口苦、尿黄、脉数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本病经久难愈,具有杂、怪、难的特点,属于中医学“情志病”的范畴[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马祖彬主任医师擅长采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各类疑难杂病,尤其对情志病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第一作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采用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百合病验案1则介绍如下。
嗳气,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可由多种生理和心理原因导致。目前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将嗳气分为胃嗳气和胃上嗳气两类,嗳气的诊断标准为:令人不适的嗳气(影响日常活动),且超过每周3 d(诊断前症状至少有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嗳气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常反复缠绵难愈,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困扰。施丽婕,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二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方面具有独特经验。
目的:探究“中医辨体调护”改善气郁质中风恢复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气郁质中风恢复期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对气郁质的中医体质护理,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护理,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并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H
目的:通过分析乌梅丸医案,挖掘其临床使用的剂量、加减药物、症状、辨证、辨病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有效运用乌梅丸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搜集乌梅丸医案,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8年12月21日。建立Excel数据库,提取剂量、用药、主症、辨证、辨病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分析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乌梅丸中乌梅剂量最大,黄连剂量最小;加味药中白芍(29次,6.3%)、甘草(26次,5.6%)、茯苓(17次,3.7%)频数排前3位,皆味甘,归脾经;
目的:观察“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合脐部艾灸治疗产后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产后风患者给予“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并配合脐部艾灸,均于每天上午操作1次,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关节数、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痊愈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19/20);半年内电话随访,痊愈患者均未复发。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疼痛关节数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