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姐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使我变化,水在各处描绘
  孤独的颜色,它无法使我固定
  我是无止境的女人
  我的眼神一度成为琥珀
  ——翟永明《女人》
  一个看着怎么也不老去的女人,不是妖精就是女神,妖精美貌却祸患人间,女神则用她持久的美好感染人心,让人仰慕,翟永明显然属于后者。虽然她现已年满六十,但在她身上几乎看不到年老色衰的妇女痕迹,有的只是时间附着其表面像古董一般地高贵与端庄,加之她举止优雅,生命力超乎寻常地旺盛,实在无法把她同普通六十岁跳广场舞的大妈相提并论。这里并非说跳广场舞的大妈有什么不好,她们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但像翟永明这样的少数者,必定是更稀有且引人注目的。
  在成都,几乎所有人都称呼翟永明为“翟姐”,就像某个行业团体的老大,走到哪儿都受到无比的尊敬。她的文学成就造就了她现在的地位,我认为仅仅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在于她大气而不失温婉,体面而不失友善的性格,她待人随和,从来没有所谓文化名人的架子,相处起来真就像一位大姐。
  巧合的是,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后遇见了与翟永明有着重要联系的两个男人,他们不称翟永明为“翟姐”而是亲切地唤她为“小翟”。两个男人运用自己的专长,把这个女人化为了经典。他们一个是肖全,一个是何多苓。
  记得肖全在他《我们这一代》的影集里形容翟永明:“到今天,她依然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
  翟永明在照片里散发着她刚刚褪去少女稚气的女性魅力,欲说还休的表情,面对时代的怀疑与惊愕。通过肖全的黑白影像,可以想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盛况,我没有经历过,现在折返回去探寻当年的“梦中情人”似乎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肖全的摄影和何多苓的油画记录下了许多。
  何多苓和翟永明曾经是夫妻,有相当多的作品里,何多苓的女主角都是翟永明。让人过目不忘的是画中翟姐那双充满巨大吸力的眼睛,投射出的惶惑不安,如同漩涡使观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我更愿意相信这些空灵、迷离、决绝的画作背后是爱情的怂恿和蛊惑,画中的女子有谜一般的内心,作画的男子有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专注与沉迷。
  青春的热烈总是动荡的,它有着自己的期限,完成使命之后就该散场了,这或许是艺术家的宿命。现在何多苓和翟永明已分手多年,不过两人依然是很好的朋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要是翟姐白夜酒吧的活动,何多苓都会来捧场,有时候他还会上台朗诵几句,这或许又是艺术的魅力,化解人心中的芥蒂,让一切变得平和而圆满。
  我羡慕这种结局,也向往他们那个年代的冒险与激情。只是不太凑巧,我生在了一文学逐渐边缘化的年代,与那场人与人之间摩擦就能迸发出诗意的狂欢隔空相望。那场诗意的盛宴还余音绕梁般影响着现在的写作者,我刚刚写诗那会儿,无意中读到了翟永明的组诗《女人》,不得不说这组诗深深地刺激了我,让我镇痛,把我身心都悬挂了起来。
  阅读《女人》,有一种撕裂感,感受到作者的情绪积压,爆发出来便不留余地,不留退路,力图破除身体与意识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她大量运用隐喻,将幻想注入到残酷的现实中,流露出一股绝望、迷茫、凄美的洪荒之力,女性的觉醒与挣扎将冲破桎梏的疼痛感引向了高潮。就是在八十年代,性别意识和自白构成女性写作的内在驱动力,翟永明恰恰是女性写作的代表,而《女人》则通常被看作是女性诗歌开始的标志。
  《女人》出版于1984年,而我在二十年后的2004年读到。不久,我在网络上发现了翟姐的博客,我有些激动,内心充满忐忑,再三犹豫还是给她留了言,阐述了一下自己对诗歌的浅显认知,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然回复了我,并对我加以鼓励,这给我很深刻的影响和促进。那年,我十四岁。之后,便与她再也没有了联系。
  时间一晃就是十年,2014年五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邮件,万万没想到发件人是翟永明,她说从朋友那儿读到我的诗,很喜欢,问我在不在成都。我看邮件发送的时间,已经是两天以前了。我立马回了信,与她再次有了联系。
  邮件发出后几天,我在白夜酒吧与翟姐有了第一次真正的见面和交谈。此前,白夜于我来说是一个传说,它和它的老板早已声名远扬,我知道它是一个文人的聚集地,所有与文学有关的人到了成都必定要造访白夜,还有很多是慕名前来,不仅为了喝酒,还希望见到它的女主人——翟永明。长此以往便有了一种说法:没到过白夜就算没有到过成都。白夜的老店位于成都玉林西路,1998年开业,我没有去过,现已关闭,但看过老白夜的照片,里面举办各种沙龙和Party,非常热闹。新店处于成都的一个旅游景点宽窄巷子,我偶尔会和朋友去坐坐,具体来讲也只是个喝酒休闲的地方,我从未去观摩过里面举行的任何活动。那天,是我第一次因为文学而跨入白夜的大门。眼前的翟姐穿着一袭黑袍,十分典雅,她正在台上主持李樯编剧的《黄金时代》,给电影宣传预热。
  一番交谈以后,我对翟姐和白夜有了新的认识。回到家,我又读了许多她的诗歌。如若把翟永明的创作局限于女性意识之中,明显是过于狭隘了。女诗人一直在寻求着超越与改变,她在2001年出版的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在题材上有了不同,转而描写现代都市,享乐主义笼罩下的迷惘与困顿,它的语言抛去了以往的封闭式的独白和激昂抒情,语言趋于口语化,解构着城市生活。
  翟永明去年出版的《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完全是一部脱离过分情绪缠绕的优秀诗集,从观赏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而得到启发和灵感,她在诗意内外进出自如,以一种静观的态度和沉稳的叙述来写作,穿透古今,漫游山水,并引发今日之思考。诗歌语言更加精炼,没有多余的句子,行行承接,每一行都能抓住人心。诗歌同时被改编成了同名诗剧,由青年导演陈思安执导,那段时间她们几乎形影不离,天天在一起讨论剧本和舞台表演。九月底,我在北京遇到她俩的时候,她们正在为剧本的事而忙碌,最后诗剧分别在北京和成都两地上演,演出非常成功。
  翟姐有一方面我很喜欢,她并不是那种娇滴滴、过分压抑自己的人,这点从她吃饭便能看出。我见过太多类似于她这样的女人为了保持身材和风韵,吃饭像兔子一样,一点都不尽人生之乐事,看着让人非常着急。而翟姐是个例外,她不会辜负一桌子的好菜,看她吃饭也是一种愉悦,她不忌口,也不太会去纠结高热量,什么先吃了再说,感觉特别爽快。有次我们一起吃火锅,四个人,其他三个包括我在内的都停筷子了,翟姐吃着吃着,望着我们说:“怎么就我一个人吃,你们怎么不吃了?”说完自己就哈哈哈笑了起来,然后又从锅里捞了一块腰花放进嘴里。
  她说她在德国住的一段时间,实在受不了当地的饮食,作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怎么能忍受没有辣椒。她很聪明,提前准备好了辣椒面和火锅底料,一起带到了德国。于是她就在租的房子里自己煎辣椒油,还在里面煮火锅,期间还因为味道太大,遭到了楼上邻居的抗议,但她并不在意,继续关上门来吃。住了几个月之后,本来洁白的厨房,天花板上多了一坨黑色的污渍,就是她煎辣椒油时烟窜上去造成的。
  翟姐的手机里存着一张她十六七岁的照片,拿给我看的时候说:“那时候我婴儿肥,肉都长来飞起!”我接过手机一看,果然是,和她成年过后的样子差别很大。她扎着两个辫子,看上去还乳臭未干。那时候的她既不是女神,也不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她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可能从未想过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她住在照片里,笑得那么天真烂漫。
其他文献
凜冽的风,呼啸着停在窗沿  天空灰白,孤独,毫无表情  似乎有一种紧张的预谋  下班的人轻描淡写  有着某种庆幸和顾盼  一根火苗正在点亮街灯  预告是一场埋伏  雪在苍穹踌躇,闪着可爱的眼睛  考验雾霾、小鸟和江南人的耐心  我愿意和大地这样祈祷着  等待一瓣瓣思想的种子  进入自己空虚的身体  等待暴雪过后更大的寂静……
期刊
无边无际的夜  传送风,打在屏蔽门上  呼呼声被铁轨一次次送回来  红色信号灯睁大眼睛  徘徊在兩排座椅间,仿佛我  即将可以获得  一条自由穿梭的通道  倒计时显示的数字像在倒叙  ——这里没什么是多余的  地下的空气,灯光  荒芜的时光,没有人荒着  地铁来了,门关掉孤独  上一站的人没在这一站下车  他们是否要和我一起同行
期刊
1939年3月30日,正当国共两党已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力抵抗外辱时,国民党顽固派却在山东省博山县太河村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反共事件,无辜杀害和抓捕八路军指战员200余人,鲍辉等多名八路军山东纵队高级干部遇难。惨案引起毛泽东的无比愤怒,他代表中国共产党严正提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反摩擦”斗争原则和策略。  三个反共“急先锋”  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
期刊
能灿烂整个冬的  唯有眼前这场纯粹的白  摄影者忙着调焦距,诗人酝酿  研墨。街灯亮处  舞蹈的雪,一场远比一场动情  没有飛鸟,风声。旷野如此安静  雪花,是大地的羽毛  我站在南窗下,如阅读天书  天空中一朵朵洁白在飘  一棵老榆树用卑微之势相迎
期刊
从一条河流到另一条河流  雪已在回去的路上  布谷鸟很早就在田野上练习歌喉  几个孩子,在用风筝线垂钓  更多的鸟鸣。潜入天空  一只小喜鹊,在梅树上扑腾霞光  此时,它明亮的眼睛  像是梅枝上刚打开的骨朵  春天构思的图案  从梦幻入手,有更多的人  把杏花、细雨、江南  放在一片叶上妙想,会不会摄入  我中年后的隱忍,尔后舒展  一种躁动,不肯离去
期刊
你戴着从森林深处采撷而来的蔷薇花环,  涉水而来,  我从你轻盈若风的发梢间绾住离别的季节。  泪潮汹涌,还来不及勾勒你的脸,  归程的夜莺飞落过黄昏的曲,夜影盈盈。  潮湿的雨雾摇醒了船头的酒,  越过河渡,一缕清冷的月还记着我。  我曾在小镇的夜雨里裁剪你的记忆,  漫溢而过的潮汛里早已遗失了你的消息。  凝香的马蹄在石路上辗转游离,  一桥高,一城低,归途悬满紫色的风铃。  呼啸而过的夏日在
期刊
东湖镇东湖路口,铁家百货商店门前。  头发花白的铁木昆静静地站在自家店外的水泥场上,看着邻居叶福林家的二层小楼。黄昏的太阳光把铁木昆的影子拉得很长,阳光照在铁木昆瘦削的脸庞上,仿佛给他的脸镀上了一层金光。  铁木昆微微眯缝着的眼睛里,浮着淡淡的雾气,说不清是喜悦还是伤感,有一些复杂的神色在眼睛里藏着。他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久久地一动不动。一个围着蓝色碎花围裙的中等个儿的妇女,提着一篮小青菜走了过
期刊
转眼间,在南京已经生活20多年了,如果再加上读书时的3年,算起来,我也应该是个老南京了。  1985年的夏季,我只身来到南京读师范,从此和南京结下不解之缘。在南京,我和同学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南京长江大桥;亲眼见到南京第一个立交桥——中央门立交桥的贯通;见到第一个人行天桥——小市天桥的通行。也就是在那一刻,改变了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桥下必有水和船”的印象。  刚到南京的那一年,我和同学几乎把市里的大小
期刊
当下的文坛新锐,杂花生树,百舸争流。他们或操练小说也好,或经营非虚构也罢,或者是在所谓的网络文学领域纵横驰骋也好,腾挪跳跃于各种文体之间,负势竞上,崎岖艰辛,在文字丛林里跋涉,在文本河流里泅渡,呈现出与他们的前辈们本质相同而呈现方式各异更具时代特色与痕迹的各种身段。有的跋涉不懈,矢志不移,终于柳暗花明,得见坦途;有的深陷丛林,左冲右突,荆棘满途,无奈放弃;有的不谙水情,呛水沉迷,不得要领,最终颓然
期刊
“当啷”一声锣响,人马的喧闹和腾腾的热气忽而都涌起来了。碧县人做得好锅贴,沿街都是油煎锅贴的焦香和吆喝声。天将晚不晚,拉车赶集的都坐下嚼。  三师傅忙着热,薄棉袄已经解了一半。小女儿阿团站在板凳上帮他包馅儿,锅贴鼓胀得不像是月牙儿,倒是个圆月了。“不是我钻了钱眼子,近来面粉涨得厉害,实在撑不住,只能给大伙儿涨个一毛。”三师傅说着就拿手在围裙上擦几下,脸上不知怎的发烧。  一个车夫嘟嘟囔囔:“谁都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