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鼻内镜下治疗隐蔽性鼻出血临床分析体会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体会.方法:对66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实施全麻下鼻内镜检查,对于在鼻内镜下能明确出血点的患者实施电凝止血,对未能明确出血点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敏感区域填塞止血.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麻下48(72.73%)例患者均明确寻及鼻腔出血点,经电凝后止血.18(27.27%)例患者未能明确出血点,予以敏感部位内镜下填塞后止血.结论:全麻下应用鼻内镜寻找隐蔽性鼻出血的出血点,同时予以实施电凝止血效果明显.对于不能明确出血点的患者,予以鼻内镜下鼻腔敏感区域填塞后止血.所有患者均仅经一次治疗后出血停止.相比传统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承受痛苦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诊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27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并存活12周以上的患者根据第12周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型组12例(GCS评分≥8分)及重型组(GCS评分≤7分)15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第3,7天和第2,3,4,12周时的血清抗脑抗体水平,并与对照组(15例同期健康查体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轻、中型组与重型组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 L D)患者采用64排螺旋C T(64-M S C 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高非典型肺疾病警觉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 L D患者临床资料,均行64-M S C T扫描,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导管遇有阻力时立即行桡动脉造影,或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束时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桡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ost-
目的:总结直径≤5m m肺部微结节采用C 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病例对象为2017年1—12月收治40例直径≤5mm肺部微结节患者,CT引导实施经皮穿刺活检,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 根据颅脑MRI的结果,将16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96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64例,监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V)、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V)、白昼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V)、白昼平均舒张压变异
目的:观察序贯肠内营养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流质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T)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06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导管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4周血流通畅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颈内静脉留置2 033例,股静脉留置173例.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40.6±32.7)d,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22.4± 16.3)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留置导管4周血流通畅率96.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103例MS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S患者中具有3项MS诊断条件者为低危组(51例),具有≥4项MS诊断条件者为高危组(52例).所有入选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