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教会学生科学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培育学生形成讨论的习惯更进一步触发创造性思维,从而真正实现创造性突破。
  关键词:求知欲;求异思维;讨论习惯;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这是人类智慧最集中表现的思维活动。它使人类突破各种自然极限,在一切领域开创新的局面,以不断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社会极其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语文作为一门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机盎然。按常理说,学生应该十分喜爱。而事实上,不少学生除了应付考试外,大多感到语文索然无味,少读少写,甚至不读少写,无求知的欲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讲解中我就为学生展示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这一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这样一个人间炼狱为何要说没有什么新闻”的疑问。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积极培养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项羽之死是天命还是人为”的探究性问题,并给出了历史名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为参考,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学生表现出了积极探索的创造性。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对学生说:“老师想听到不同的声音。”“谁有更新鲜的想法?”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求异思维。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求异思维冲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沿着不同的思维方向去思考,探索新的远景、途径、假设,寻求多样性答案,另辟蹊径,得到“柳暗花明”。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让学生大胆质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而因势利导、巧妙置疑是求异思维的问路之石。
  四、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触发创新思维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触发创新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减少对课堂的控制,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在交流与碰撞中触发创新思维。
  总之,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教会学生科学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培育学生形成讨论的习惯,更进一步触发创造性思维,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创造性突破。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相关,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所以,各地政府对粮食安全较为重视.水稻是农业发展重要农
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统筹考量、一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启迪学生多向思维,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初中是学生学知识,长见识,观社会,学人生的重要时段,由于他们年
甜瓜品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强,分布广,栽培效益较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技术较易掌握,适宜规模化栽培.文章主要包括甜瓜的品种选择、育苗、定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拳作为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它的形成汲取了诸多历史、地理环境、文化及社会环境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文化特色。对其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进行研究
本文以“通玉9585”玉米杂交种子为例,对其生产种植期间的处理种子、环境条件、土地平整、质量管理、收成、田间管理等内容进行研究,最终确认吉林省适合通玉9585玉米杂交种子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施肥可以为小麦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明显提升小麦的产量,还能改善小麦的质量与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小麦种植经济效益.为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小麦施肥中存在
花生是信阳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较大的栽培面积,显著促进了地区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花生栽培效益,扩大花生产量,应创新和发展花生栽培技术,推广地膜覆盖
平凉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为地区民众增收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近些年来,平凉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推行种养结合模式,且积极应用全膜双垄沟播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玉米栽培效
采用大棚栽培西红柿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解决西红柿栽培中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以及减少天气因素的影响,帮助农民实现西红柿的增产增收.本文对大棚栽培西红柿技术加以解释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