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招贤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昭王即位时,燕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天,昭王对贤臣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内动荡不安,突然举兵打垮了我们。眼下我们国土狭小,国力单薄,三两年内是很难报仇雪恨的。如果能够招揽有真才实学的人来一起治理国家,我想一定能够洗刷掉先王的耻辱。先生如果发现有合适的人才,请一定推荐给我,我保证给他优厚的待遇。”
  郭隗说:“大王如果真有这个心愿,何不从尊重我郭隗开始做起呢?您想,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大王的尊重,比我賢能的人,难道还不来投奔大王吗?”
  燕昭王听了觉得有理,立即下旨为郭隗改建房舍,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不久,燕昭王又下了一道旨,在定兴境内易水河畔修筑起一座黄金台,上置黄金,用于招纳贤才。
  没多久,乐毅从魏国动身,邹衍从齐国出发,剧辛从赵国启程,各国的贤才纷纷奔向燕国。
  选自《幽默与笑话》
其他文献
巴掌村饮酒界有三仙:张三、李四、王五。不久前,有“酒窖”美称的张三得肝癌走了;紧随其后,享“酒坛”盛誉的李四醉酒驾驶,撞成植物人,至今还在医院躺着。眼下,就剩下外号“酒精”的王五了。  那天,王五又喝醉了,借着酒劲儿跑到村道上横躺着,要收过路费。“小车五毛,大车一块”,王五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支粉笔,在村道上龙飞凤舞写上八个大字。这一阵省道正在大修,拥堵严重,好些私家车便借路村道,哪知却遇上了醉酒的王
期刊
萧三爷救的秀才,有土匪的嫌疑,这让管家心里很不安。  萧家冲是雪峰山腹地一个村庄。萧三爷有良田百亩,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他乐善好施,修桥铺路、赈灾救民,乐此不疲,人送绰号:萧大善人。  那一天,是个风雪夜,管家在巡查院落時,发现一个人倒卧在大门前。萧三爷细细端详这个人,二十来岁,一副秀才装扮,虽然衣裳单薄,神情憔悴,身上有几处刀伤,倒也是眉清目秀,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子弟,顿时动了恻隐之心。便令人将他抬
期刊
阿婆黄鱼面馆,开在一条小马路上,与淮海中路挨得近。店堂只有20多平方米,擱着一些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还真不错,不仅店堂坐满了人,在门口还常常排起一长溜等待入座的队伍。  阿婆姓张,是个宁波人,长得清瘦,面目也有几分清秀。虽然上了年纪,腿脚还算灵活。每天起大早到市场,找到上好的黄鱼,带回家清洗加工,烹煮上料,做得精细。  顾客盈门,应该是好事,可是阿婆的小外孙,英文名叫杰克,心中并不爽。看到外婆这么
期刊
金龙顶子后岗的棒槌可多了,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每到挖参季节,人们都成群结伙地从四面八方来这里放山。  这一年,挖参的季节又到了,老张头带着他十八岁的儿子山宝,背着小米和挖参工具进了山,在一个向阳傍水的地方,搭起了马架子,支上锅灶,住下来。  老张头六十多岁了,花白的胡须,紫红色的脸膛,精神充沛,挖参可在行呢,經验就甭提有多少了。山宝是老张头四十五六岁上得的儿子,还是第一次随他爹进山挖参,有一点点
期刊
哑巴天生就不能讲话,从小到大没说过一句话,前几年在市残联办了残疾人证。  哑巴常年带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遇到需要说话的时候,就在本子上写下流利的字句,虔诚地捧到人家跟前,一手楷书流畅俊秀,看过的人都忍不住赞叹一句。  在市残联的关心下,哑巴开上了出租车,每天出车前,先把自己全身上下洗刷干净,再用抹布把全车里外洗刷干净,连夹带在轮胎凹槽里的小泥巴,也会用竹签一小沓一小沓地剔出来。  哑巴很感激这份工
期刊
一  抗战期间,清河城里有两家棺材铺,城东那家是老店,掌柜的叫陈雄;城西那家是新开的,老板姓武,单名也叫雄。武雄原先在邻县做棺材买卖,不知闯了什么祸,逃难到清河,还干老本行。  一开始,陈雄并没把武雄放在眼里,可他没想到,武雄的铺面刚开三个月,自己的生意就冷清了。一打听才知道,武雄有一手绝活儿:做棺材从不使一根铁钉。他打造的棺材,全部是木齿咬合,死者装进棺材,只要棺盖一封,任你用什么办法都打不开,
期刊
在腾冲抗战中,云南的高山大川之间修筑了可与巴拿马运河媲美的滇缅公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横断山脉的上空开辟了世界上最艰险的运输航线。云南始终都是抗战时期中国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对外通道,作为接合部,它因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而形成。  当时大伯爷爷是活动在这一带滇军的地下情报员。一天,他送完情报往回走,天快黑了,山路上一棵大树下,听到一声微弱生硬的“救我”,他见地上仰面倒着一个人,仔细看了看,这人胸前一只
期刊
揭皇榜  很久很久以前,海半仙还不叫海半仙,她是个没有名字的小丫头。医痴贵湘子在同山镇上的酩酊山巅采药时,看见仙气缭绕的云雾中站着一个身穿白衫的小丫头。湘子皱了一下眉,上前问:“你叫什么名字?”丫头摇摇头。湘子又问:“你从哪来?”丫头还是摇摇头。湘子心想,或许她是哪家走丢的孩子,于是便好心把她带下了山。  可下了山,丫头还是一句话也不说,一直跟着湘子。湘子笑了,他看到落日映红了整个同山镇,把丫头的
期刊
一  秋风萧瑟,三个人背着背篓在山道上快速地行走着,忽听一声梆子响,山道两旁涌出一群捕快。捕头顾二虎高声喝道:“哪里走!还不快快趴下!”三人飞快地放下背篓,战战兢兢地趴在地上。  顾二虎收到耳目的消息,说是有人贩卖私盐,今天会去县城,故此才带人埋伏在这里。顾二虎让捕快把三人拖到面前审讯,为首的自称胡三,是一个小商贩,雇两人背一些山货到县城里贩卖。捕快们倒出背篓里的东西,除了一些不值钱的山货,还有几
期刊
民国时期,豫南古集南李店有个张记茶庄,掌柜的是个中年人,名叫张然,膝下有一子,名唤张平,父子二人不但都才智过人,而且还都乐于助人。  这天,张然正在店里忙碌,一个身穿细布马褂的陌生人走进店内。张然以为是客人光临,连忙迎上前去,那人却躬身一揖:“掌柜的不必多礼,在下鲁有品,今儿个是来求事儿的。”  张然一见,赶紧将鲁有品请进内间,端茶让座后,问:“鲁先生,不知你所求何事?”  鲁有品端茶品了一口,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