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曲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就运用U形曲线,增强课堂效果、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教学 心理 U形曲线
  
   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是一个U形曲线,说明开始与结束的记忆最好. 笔者有计划地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教学实践. 从高一到高三,在课堂40分钟的教学中,坚持每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做2分钟的数学操,从未间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则:(高一)
  
   1. 如果A(2,-1),B(x,1),C(4,x)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x = .
   2. 如果A(a,2)和B(1,b)是以C(4,-2)为圆心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那么a = ,b = .
   3. 如果菱形ABCD的一个顶点为A(3,-1),两条对角线交点为G(-7,3),那么,对角线BD的斜率为.
   三则:(高三)
   1. 4名运动员争夺三项冠军,则冠军获得者的可能情况是 ().
  
   A. 24 B. 12 C. 60 D. 120
   三年的实践,让我看到的是学生喜欢做我的数学题. 有的老师说:“一走进教室,看到学生都在做数学题,仔细一看还挺多,但学生丝毫没有怨言,他们还真肯做. ”有的家长说:“孩子做数学题总是很认真,常常会因为做对一道数学题而欢呼雀跃. ”有的学生说:“假如,今天的数学题没及早布置出来,做不到数学题,我就会有一种失落感. ”这些都来自于数学操的神奇力量,来自于不可抗拒的U形曲线.
   另外,一般地,我们总是在复习课时,才有时间、空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总是显得很匆忙,难以消化. 若我们注意到平时的点滴积累,让学生在平时就认识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化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也就是学生主动学习开始之时. 实践告诉我,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他将会充满信心地投入下面的学习. 因此,我在课堂40分钟的教学中,坚持一开始让学生做2分钟数学操,在这个时间、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实现了良性循环. 三年实践下来,觉得2分钟数学操+38分钟新课学习的教学效果>40分钟学习的教学效果. 这种“38 + 2”的教学方法有四大优点:(1)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就凝聚起来了;(2)学生在2分钟的时间、空间得到了能力训练;(3)学生有成就感,认为自己行;(4)每天的潜移默化,将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同时,也有一些难度:(1)2分钟去掉,余38分钟,新课较紧张;(2)每天出的题目须来自于学生,又高于学生;(3)每天把题目写在小黑板上,较麻烦.
   “38 + 2 > 40”是肯定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去攀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地去完善这种方法. 在电脑进入课堂的今天,这种“38 + 2”的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会让它熠熠生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写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与总结,对教学效果的反思、评价与完善,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学后记。  关键词 教学后记;反思;记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数学家总是掌握着一批简单而又应用广泛的、富有启发性的原理,并反复地运用他们,这些原理之一就是不变量原理,在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中,我们总是被复杂的变换弄得晕头转向。是否是这些变换真的无法掌控呢?记住一句容易记住的话“如果有变换,请寻找不变量”,这不正是验证了一句古老的名言“以不变应万变”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过点A(2,2)作曲线C:y=3x-x3的切线,则这样的切线有几条?  给学生讲解完这个问题后,笔者想,对一般的三次函数而言,过已知一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其图像相切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1.一些概念和符号的说明    问题m个不同的A类元素,n个不同的B类元素,k个不同的C类元素,全部元素排成一排,如果同类的元素不能相邻,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 获得重要数学知识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知识包括“客观性知识”的数学事实和那些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及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知识的分类可以依据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分成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两类。  关键词 知识;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知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 立体几何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无棱二面角,本文给出几种证明方法。  1.射影面积法。  2.构造正方体或长方体图形法。  3.补出交线法。  4.平移平面法。  关键词 无棱二面角;射影面积;二面角的大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 数形结合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一方面给许多数量关系、抽象概念和解析式赋予其几何意义,变得非常直观;另一方面,一些图形的属性,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研究,会使得图形的性质更丰富、深刻,本文就数形结合在集合、不等式、函数中“形”促进了“数”的概念,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可以从“数”中思“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形结合;数中思形;形中觅数:指导解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
期刊
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最大的喜悦也许并非加工资、升职称,也不是“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大大小小的光环,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学生的成功——哪怕是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发现”,也足以让我们惊喜. 今天我要把学生的精彩表现告诉同行,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并请为我的学生喝彩!  案例 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P53练习七). 因为前面两节新课中学生已
期刊
1. APOS基本理论  APOS理论集中于对特定学习内容——数学概念学习过程的研究,对数学概念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过程和对象的双重性”作出了切实分析. 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作出深入的研究,正确揭示数学学习活动的特殊性,提出学生学习概念要经过活动(Action)、过程(Process)、对象(Objeet)和概型(Scheme)4个阶段. 从数学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以上4个学习层次分析是合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内容及第101页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