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为何“蜗牛行”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陆上风电因弃风陷入困境时,资源充沛且易就近消纳的海上风电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热。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底列入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 总容量为1053万千瓦的44个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已建成投产仅2个,装机容量6.1万千瓦,核准在建9个,装机容量170.2万千瓦,如果算上此前已建成项目,我国现有海上风电总装机量仅44万千瓦。
  这与《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的目标,相差甚远。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鹏副处长表示,海上风电进展缓慢,一方面受到政策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市场机制自发起作用的结果。
  难在成本高
  成本高一直是海上风电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海上风电由于环境特殊,对于风电机组、输变电设施、运行维护都有特殊要求,导致无论风机设备还是运维成本都要高于陆上价格。通常海上风电项目成本约为陆上风电的2倍。在风电机组运行寿命一定的情况下,投入成本高自然会增加发电成本。
  2014年前,国家没有统一的海上风电电价和补贴政策,仅通过采用特许权招标上网电价的方式开发。由于电价政策不明朗,严重制约了海上风电发展。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海上风电价格政策: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潮间带风电项目0.75元/千瓦时(含税),近海风电项目0.85 元/千瓦时(含税)。但电价政策出台已有一年,海上风电发展并未加快。
  中国风能协名誉理事长施鹏飞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规模有限,国产风机关键技术依然有待完善,进口风机成本太高,项目周边缺乏大规模的电网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不完善,导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成本难以和新出台的电价相匹配。
  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建忠表示,在不同海域,不同的输送距离,不同的装机基础成本都不一样。“目前海上风电工程建设成本相比,0.85元的电价是企业投资积极性较差、产业发展较慢的关键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电价政策仅包括2017 年以前项目,但风电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测风到投产往往需要数年,而价格政策的波动会对其造成极大影响。2017 年后价格如何变化也给海上风电开发企业带来决策困扰,影响项目进展。
  此外,我国的海上风电场大都处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的区域。这些区域气候变化大,频繁遭遇台风、暴雨、潮汐、巨浪等影响,不利于进行海上风电施工建设。因此,我国东南沿海1 年的有效施工天数仅为 150天左右。这也导致海上风电场的施工工期延长和维护难度加大,增加了开发成本。
  多头管理难审批
  项目审批难也是导致海上风电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章建忠说:“2013年开工的中广核在广东某项目,到现在环评审批手续没有办完。”


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慢的关键还是利益,近海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建设风电一旦与其形成冲突,就需要权衡。

  与陆地风电通常建设在人烟稀少的丘陵地带不同,海上风电常建于潮间带和近海,海洋、海事、环保等众多部门均对此有不同程度的管辖权利。
  在国家能源局9月15印发的《关于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有关情况的通报》中,积极协调海洋、海事、环保部门依然是其中重要内容。可见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多头管理”依然是个大问题。
  华东勘探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生校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导致海上风电协调难进展缓慢也存在客观原因。海洋环评的专业性强,比较复杂,此前我国没有海上风电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和依据,需要深入调查和论证,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客观原因仅是一方面。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建立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做好与海洋、海事、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企业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的用海场址等问题,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此前的2010年和2011年,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海洋局就先后联合下发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针对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中的流程进行了清晰的规定。显然,协调依然是个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进展慢背后关键还是利益,近海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建设风电一旦与其形成冲突,就需要权衡。比如,建设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对当地经济拉动十分有限,不能对投资、就业、税收形成带动,部分地方政府的协调积极性就不高。对于企业来说,在未来发展中,维护好海洋、海事、环保等任何一方的关系都十分重要。如何推进,只能看各方眼色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海上风能,在苏北海域统筹规划海上风电建设。这意味着,长期以来阻碍海上风电发展的海洋资源开发综合规划问题或将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往开来,翻开新篇章。  中国从未面对如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广阔视界。“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发展层次、国际地位、人民生活均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坚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发挥投资消费促进政策的关键作用,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四
期刊
作为金融行业中与产业发展关系最为亲密的子行业,融资租赁近年来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大显身手。也正因如此,融资租赁成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目光所向之地。  2015年8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发布的《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 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参与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获得资金支持的速度明显加快。  这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意图通过融资租赁
期刊
今年一季度末和三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分别发布了两次互联网金融战略,董事长姜建清、行长易会满都出席站台,比每年定期业绩发布的阵容都强大,足以见工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  如今,工行在“融e购”、“融e行”、“融e联”三大平台上,又推出了一个网络融资中心,号称是“e-ICBC的2.0版本”。三大平台打造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信贷问题,实现网络融资贷款。这在姜建清看来是商业银行的本
期刊
在近日召开的“2015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称,此前推出的《关于促进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设立大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推出科技创新板等措施有望在年内落地。此外,上海方面财政对科技金融的支持措施也将在年内出台。  上海要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金融的介入和支持必不可少,而要使金融服务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营
期刊
又到“双十一”,又是一年电商大考之时。和往年一样,各家电商正厉兵秣马,迫不及待拉开大战。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局势已然不同。  一方面,今年是阿里巴巴举办网购狂欢节的第七个年头,“双十一”进入“七年之痒”;另一方面,今年的“双十一”也是电商老大阿里巴巴和老三苏宁“喜结连理”后第一个“双十一”,它们共同的对手——排名第二的京东,今年“双十一”看起来败局已定。  剧情会照此剧本演下去吗?  阿里的规模优
期刊
英国存在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的智库。这些智库显著提升了英国智库行业的总体水平,在塑造英国涉外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影响。  依据关注重点、历史传承和业务特征等指标,可将英国知名智库分为三类。  第一类智库的产生和发展与英国自身背景密切相关,在英国全球影响力收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着眼于国际大格局的雄心与野心;第二类智库虽然将总部设立于英国,但并未明确将自身定位于英国智库,而主要是利用英
期刊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创新也成为五中全会公报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的提出,是事关国家经济稳增长与结构转型的战略考量。10月19日,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6.9%的GDP增速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记录。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作为创新驱动核心抓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寄予厚望。  近一
期刊
雷布斯的好梦似乎到了清醒时刻。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10月22日公布的简报称,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1%,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大生产商。而小米——下滑到第二名!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表现乏力。  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提前透露了小米和华为的第三季度出货量: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机整体出货量为1850万台,较第二季度出现了下滑。而华
期刊
秦商(陕西商帮)作为我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商帮之一,因其独有的地缘和政治因素,在历史上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  与其他商帮一样,秦商的兴起、繁荣与衰落同皇权官僚体系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当徽商、晋商等商帮多多少少走出了这条老路,在近现代续书中国商业史的时候,秦商却始终局限于西部地区,掣肘于低端贩卖。  与其它商帮相比,秦商也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的人文潜质,最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秦商火出木尽
期刊
近一年来,国务院多次会议都涉及融资担保(下称“债保”)问题,修改法规,建再担保体系,最近一次甚至还拟设立“国家级融资担保基金”。这一方面彰显政府对融资担保问题的空前重视,同时也映射出融资担保业面临的困境。  但笔者研究发现,面对数百万亿级的债券市场或固定收益产品市场(下称“固收市场”)的规模化发展需求,沿袭原有思维和旧的制度框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是时候跳离主体信用的窠臼,从市场信用的层次寻找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