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已经不在本人身上,而在亲人的心里。
在天津市蓟县元宝山庄陵园,最南边的山脚下,立着一块近600平米的黑色大理石墙。1055个描金的名字一个挨着一个,没有生卒日期,没有照片,没有骨灰。他们离开的时候,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还留在这个世界。
这是天津市所有遗体捐献志愿者的纪念碑。
“一个电话就拉走了”
老赵是一名遗体捐献宣传服务志愿者,不属于任何组织。十几年来,他不仅宣传遗体捐献,还会在捐献者过世时帮忙料理后事。至今为止,他和妻子送走了300多位捐献者,在千余个描金名字中占了约1/3。
老赵有一个“生死簿”,排1号的是他自己。“赵永华,男,59岁,遗,角。”遗,代表遗体捐献;角,代表角膜捐献。后面打一个红色小对勾,意思是“夫妻同捐”。从排2号的妻子开始,依次往后编到了122号。
封皮上用透明胶贴着一张横格纸条,上面一笔一划地写着——《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公证名单册》。这是他2004年开始登记的信息,这样的本子越来越多,登记的人年龄从10岁到90岁都有,“故去原因”的信息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癌”。
2012年,他把家里的电话变成了服务热线,只要夜里12点以后铃声嘟嘟一响,妻子就叫他:“老赵,起吧。又走一个。”
他接起电话先问,人在家还是医院?然后翻开“生死簿” ,找到这个人的信息核对,再打电话给红十字会、医学院和眼科医院的眼库,通知他们赶紧派车去“请”。整个过程中,时间要协調好。如果一个人同时捐献了遗体和角膜,医学院先把遗体拉走了,眼库需要的角膜还没摘,“就崴了泥了”。
碰上在医院过世的更难办。“好比病房是三人间,护士才不管你捐不捐遗体,反正屋里只能搁活的,不能搁死的,一直催你赶紧拉走。但车还没到,怎么办?”
与普通人至少三天的遗体告别时间相比,捐献遗体者从宣告死亡到遗体送走,快的五六个小时,慢的也就一天。
在老赵眼里,每个人都有了不起的一生。可到了生命终结时候,“一个电话就拉走了”。
“说这个那个的太多太多了,不能听他们的”
72岁的老赵记得,第一次听妻子孙秀兰说起捐献遗体是1998年。他纳闷,她年轻时长子宫瘤都不愿上手术台,怎么遗体放到医学院的台子上让人家大卸八块她就愿意?
“省事儿,省钱。”20年后,孙秀兰用两个简单的词回答了无数人问过她的问题。在老赵看来,遗体捐献有四点好处——丧葬费十万八万省了;村里不用占块地方了;医学院的小孩儿能拿活人练习了;清明节祭扫日儿女不用请假了。
2002年,老赵两口子终于办成了遗体捐献手续。此后,但凡有人找他了解遗体捐献,他就带着申请表上门。遇到腿脚不利索的,他还领着去公证。
捐献者生前,从冒出这个想法到最终实现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要自己下决心并说服全部子女同意;之后,本人和家属要在捐献申请表上签字;然后,还要到公证处公证。每个人都可以自愿申请无偿捐献遗体、角膜,申请人过世后,由生前指定的执行人操办捐献后事。这一系列流程不变,但人心在不停地变化。
对于老年人,最难的是过儿女关。有的老人想深入了解遗体捐献,便把报纸上的相关新闻剪成豆腐块,掖在一个角落里,“又怕儿女看见了,又怕儿女不同意,又怕弄丢了,再换个地放塞”。捐献者过世后,家属反悔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家属会把表藏起来,当没签过。
有时会冒出来大舅哥、大伯、三叔这样“搅和”的亲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兄弟姐妹签署了捐献申请,去世的时候跑来骂子女“不孝子”,“怎么把你爸妈给捐了”?也有脾气撒到老赵身上的。
老赵也知道,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和他同样想法的人很少。有人说他“有病”“脑子进水了”,他两手捂住耳朵,“说这个那个的太多太多了,不能听他们的”。
“人家要啥,咱就给啥”
十多年了,找老赵办捐献手续的年轻人很少,29岁的刘淼就是其中一个。
由于出生时小脑缺氧,她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正常走路。父母离婚后,刘淼和姥姥住在一起。十几岁时,刘淼参加过老赵志愿小组的活动,当时就想捐角膜,后来又想捐遗体。老赵一直反对,他总觉得年轻人脑袋一热就嚷嚷着要捐,等到老了,给子女留下一个“扎手”活儿。在老赵眼里,子女未成年时做这个决定,等于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
但他并不知道,刘淼做出捐献决定源于姥姥的突然离世。姥姥捐献的一对角膜帮了四个人。所以刘淼决定,在捐角膜的基础上还要捐遗体。
老尚决定捐献遗体也和别人有关。那是他的异卵双胞胎弟弟,两人出生只相差10分钟。
十几年前,弟弟得了尿毒症,浑身插着管子一遍又一遍地透析。本来他想给弟弟捐献肾脏,但两人血型不同,没法移植。
弟弟幸运地等到了肾源,来自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名捐献者的一个肾装在弟弟身上,另一个肾和肝也分别救活了同一家医院同一时间病危的两个患者。
弟弟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后来,老尚也申请了遗体捐献。“人家要嘛(天津话,类似于“啥”),咱就给嘛。”至于遗体会到哪里去,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是不是一回事,老尚不知道也不关心。
他的灵魂在亲人心里
对于遗体捐献者来说,眼角膜的去向是眼科医院的眼库,遗体的去向是医学院校——做教学标本。
解剖学是医学中的基础,北京大学医学部谷老师打了个比方,就像盖一座大楼,没有窗户没有门能盖起来,但不能没有地基。“大体老师”是地基中珍贵稀缺的资源。
2009年以前,捐献者较少。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现在医学院每年接收的遗体约有六十多位。其中不少生前就是医护工作者。
在谷老师的眼里,当一个“人”变成了解剖台上的“教学标本”,他还是他,也不是他。是他,是因为他的身体经过专业处理保存得非常好,除了褪去了血色,其他几乎和生前一样。不是他,因为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已经不在本人身上,而在亲人的心里。
(本文选自:华声 2018年01期)
在天津市蓟县元宝山庄陵园,最南边的山脚下,立着一块近600平米的黑色大理石墙。1055个描金的名字一个挨着一个,没有生卒日期,没有照片,没有骨灰。他们离开的时候,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还留在这个世界。
这是天津市所有遗体捐献志愿者的纪念碑。
“一个电话就拉走了”
老赵是一名遗体捐献宣传服务志愿者,不属于任何组织。十几年来,他不仅宣传遗体捐献,还会在捐献者过世时帮忙料理后事。至今为止,他和妻子送走了300多位捐献者,在千余个描金名字中占了约1/3。
老赵有一个“生死簿”,排1号的是他自己。“赵永华,男,59岁,遗,角。”遗,代表遗体捐献;角,代表角膜捐献。后面打一个红色小对勾,意思是“夫妻同捐”。从排2号的妻子开始,依次往后编到了122号。
封皮上用透明胶贴着一张横格纸条,上面一笔一划地写着——《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公证名单册》。这是他2004年开始登记的信息,这样的本子越来越多,登记的人年龄从10岁到90岁都有,“故去原因”的信息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癌”。
2012年,他把家里的电话变成了服务热线,只要夜里12点以后铃声嘟嘟一响,妻子就叫他:“老赵,起吧。又走一个。”
他接起电话先问,人在家还是医院?然后翻开“生死簿” ,找到这个人的信息核对,再打电话给红十字会、医学院和眼科医院的眼库,通知他们赶紧派车去“请”。整个过程中,时间要协調好。如果一个人同时捐献了遗体和角膜,医学院先把遗体拉走了,眼库需要的角膜还没摘,“就崴了泥了”。
碰上在医院过世的更难办。“好比病房是三人间,护士才不管你捐不捐遗体,反正屋里只能搁活的,不能搁死的,一直催你赶紧拉走。但车还没到,怎么办?”
与普通人至少三天的遗体告别时间相比,捐献遗体者从宣告死亡到遗体送走,快的五六个小时,慢的也就一天。
在老赵眼里,每个人都有了不起的一生。可到了生命终结时候,“一个电话就拉走了”。
“说这个那个的太多太多了,不能听他们的”
72岁的老赵记得,第一次听妻子孙秀兰说起捐献遗体是1998年。他纳闷,她年轻时长子宫瘤都不愿上手术台,怎么遗体放到医学院的台子上让人家大卸八块她就愿意?
“省事儿,省钱。”20年后,孙秀兰用两个简单的词回答了无数人问过她的问题。在老赵看来,遗体捐献有四点好处——丧葬费十万八万省了;村里不用占块地方了;医学院的小孩儿能拿活人练习了;清明节祭扫日儿女不用请假了。
2002年,老赵两口子终于办成了遗体捐献手续。此后,但凡有人找他了解遗体捐献,他就带着申请表上门。遇到腿脚不利索的,他还领着去公证。
捐献者生前,从冒出这个想法到最终实现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要自己下决心并说服全部子女同意;之后,本人和家属要在捐献申请表上签字;然后,还要到公证处公证。每个人都可以自愿申请无偿捐献遗体、角膜,申请人过世后,由生前指定的执行人操办捐献后事。这一系列流程不变,但人心在不停地变化。
对于老年人,最难的是过儿女关。有的老人想深入了解遗体捐献,便把报纸上的相关新闻剪成豆腐块,掖在一个角落里,“又怕儿女看见了,又怕儿女不同意,又怕弄丢了,再换个地放塞”。捐献者过世后,家属反悔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家属会把表藏起来,当没签过。
有时会冒出来大舅哥、大伯、三叔这样“搅和”的亲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兄弟姐妹签署了捐献申请,去世的时候跑来骂子女“不孝子”,“怎么把你爸妈给捐了”?也有脾气撒到老赵身上的。
老赵也知道,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和他同样想法的人很少。有人说他“有病”“脑子进水了”,他两手捂住耳朵,“说这个那个的太多太多了,不能听他们的”。
“人家要啥,咱就给啥”
十多年了,找老赵办捐献手续的年轻人很少,29岁的刘淼就是其中一个。
由于出生时小脑缺氧,她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正常走路。父母离婚后,刘淼和姥姥住在一起。十几岁时,刘淼参加过老赵志愿小组的活动,当时就想捐角膜,后来又想捐遗体。老赵一直反对,他总觉得年轻人脑袋一热就嚷嚷着要捐,等到老了,给子女留下一个“扎手”活儿。在老赵眼里,子女未成年时做这个决定,等于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
但他并不知道,刘淼做出捐献决定源于姥姥的突然离世。姥姥捐献的一对角膜帮了四个人。所以刘淼决定,在捐角膜的基础上还要捐遗体。
老尚决定捐献遗体也和别人有关。那是他的异卵双胞胎弟弟,两人出生只相差10分钟。
十几年前,弟弟得了尿毒症,浑身插着管子一遍又一遍地透析。本来他想给弟弟捐献肾脏,但两人血型不同,没法移植。
弟弟幸运地等到了肾源,来自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名捐献者的一个肾装在弟弟身上,另一个肾和肝也分别救活了同一家医院同一时间病危的两个患者。
弟弟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后来,老尚也申请了遗体捐献。“人家要嘛(天津话,类似于“啥”),咱就给嘛。”至于遗体会到哪里去,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是不是一回事,老尚不知道也不关心。
他的灵魂在亲人心里
对于遗体捐献者来说,眼角膜的去向是眼科医院的眼库,遗体的去向是医学院校——做教学标本。
解剖学是医学中的基础,北京大学医学部谷老师打了个比方,就像盖一座大楼,没有窗户没有门能盖起来,但不能没有地基。“大体老师”是地基中珍贵稀缺的资源。
2009年以前,捐献者较少。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现在医学院每年接收的遗体约有六十多位。其中不少生前就是医护工作者。
在谷老师的眼里,当一个“人”变成了解剖台上的“教学标本”,他还是他,也不是他。是他,是因为他的身体经过专业处理保存得非常好,除了褪去了血色,其他几乎和生前一样。不是他,因为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已经不在本人身上,而在亲人的心里。
(本文选自:华声 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