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心要平 老人的心态非常平和,“知足常乐”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老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姊妹多,从小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还曾给人当过童养媳。建国后,组成了家庭,分到了田地,建起了新房,结束了东讨西要、流离失所的日子。现在,老人四世同堂,晚辈中有5人考上了大学,3人成为国家干部,1人出国深造。晚辈都很孝顺,日子也都很富裕,从没让老人操过心,政府还每月给老人发“养老金”。每每想到这些,老人心里就非常知足。老人还无视“老之将至”,“什么老不老的,想它干吗呀,过自己的日子呗!”真正是不以衰老而自卑,不以年高而颓废。这种平和的心态使老人的“心理年龄”始终年轻。
○ 脑要用 老人认为,大脑就像一台机器,多用则灵,不用则锈。别看老人生于农家院,却喜欢读书看报听广播。晚辈们给订阅的报纸,老人每期必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孙子们。老人说:“越读报心里越敞亮,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新奇事呀!不看报的话,我上哪知道去呀?”老人还把晚辈们的生日逐一写下来,然后练习用大脑记。现在,老人对家人的生日全都了如指掌。家里的物件放在哪里、圈里的母牛何时配种等这些家庭琐事,晚辈们都经常询问老人,老人一答一个准,毫厘不差!
○ 脸要笑 最能笑者最健康,最乐观者最长寿,老人深谙此理。生活中,老人不论是在家还是出门总是笑口常开。别人对此不理解,以为老人心里总也没有愁事。老人解释说:“谁没不顺心的时候啊?可愁能解决啥问题呀?遇事办事,愁顶什么用啊?愁能把事情办妥啊?”听得大伙频频点头。老人还“发明”了一套“笑疗法”:遇到难心事时,对着镜子,笑上5分钟,难心事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自己也就增加自信心了。老人还“创作”了《十笑歌》教给家人:“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万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七笑人缘好,八笑健康到,九笑无价宝,十笑寿命高!”
○ 人要动 老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老人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外面走一走,早晨呼吸乡野新鲜的空气,晚间到村头的广场上坐一坐,看村民们打球、下棋、扭秧歌。老人不主张“饭后百步走”,她认为饭后要休息1个小时再出去散步,这样对消化有利,对身体健康有利。老人坐在炕上时,还经常从头到脚按摩一遍,以疏通血脉。
○ 食要度 老人不挑食,媳妇们一日三餐做啥她吃啥。但老人也有“四不吃”:不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过凉或过热会伤胃;不吃大棚里种的蔬菜——农药残留多;不吃油炸食品——不易消化。老人平时吃东西讲究“八分饱”,细嚼慢咽,且不吃零食。她还自编了一首《饮食养生歌》:“清淡饮食最为佳,五谷杂粮并不差。一日三餐八分饱,饥饿可配豆腐渣……”
○ 身要闲 老人认为,人就像一台机器,也需要休息。适度休闲,可使疲惫的身体得到歇息,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浮躁的心态得以沉静。老人时常到村头广场看村民们活动,从中体味快乐;在菜园里种了几棵倭瓜、葫芦和几株芍药花,在亲近作物和“拈花惹草”中放松身心,找到乐趣,得到休闲。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百岁不稀奇。道法自然重保健,桑麻之间笑期颐!”这是一位村干部赠给于黄氏老太太的一首诗。这首诗,也写出了村民对老人的祝福和老人对生活的自信。如今,老人依然每天都乐呵呵地生活着,笑迎红男绿女,遍阅人间百态,在平和中颐养天年。
○ 脑要用 老人认为,大脑就像一台机器,多用则灵,不用则锈。别看老人生于农家院,却喜欢读书看报听广播。晚辈们给订阅的报纸,老人每期必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孙子们。老人说:“越读报心里越敞亮,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新奇事呀!不看报的话,我上哪知道去呀?”老人还把晚辈们的生日逐一写下来,然后练习用大脑记。现在,老人对家人的生日全都了如指掌。家里的物件放在哪里、圈里的母牛何时配种等这些家庭琐事,晚辈们都经常询问老人,老人一答一个准,毫厘不差!
○ 脸要笑 最能笑者最健康,最乐观者最长寿,老人深谙此理。生活中,老人不论是在家还是出门总是笑口常开。别人对此不理解,以为老人心里总也没有愁事。老人解释说:“谁没不顺心的时候啊?可愁能解决啥问题呀?遇事办事,愁顶什么用啊?愁能把事情办妥啊?”听得大伙频频点头。老人还“发明”了一套“笑疗法”:遇到难心事时,对着镜子,笑上5分钟,难心事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自己也就增加自信心了。老人还“创作”了《十笑歌》教给家人:“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万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七笑人缘好,八笑健康到,九笑无价宝,十笑寿命高!”
○ 人要动 老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老人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外面走一走,早晨呼吸乡野新鲜的空气,晚间到村头的广场上坐一坐,看村民们打球、下棋、扭秧歌。老人不主张“饭后百步走”,她认为饭后要休息1个小时再出去散步,这样对消化有利,对身体健康有利。老人坐在炕上时,还经常从头到脚按摩一遍,以疏通血脉。
○ 食要度 老人不挑食,媳妇们一日三餐做啥她吃啥。但老人也有“四不吃”:不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过凉或过热会伤胃;不吃大棚里种的蔬菜——农药残留多;不吃油炸食品——不易消化。老人平时吃东西讲究“八分饱”,细嚼慢咽,且不吃零食。她还自编了一首《饮食养生歌》:“清淡饮食最为佳,五谷杂粮并不差。一日三餐八分饱,饥饿可配豆腐渣……”
○ 身要闲 老人认为,人就像一台机器,也需要休息。适度休闲,可使疲惫的身体得到歇息,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浮躁的心态得以沉静。老人时常到村头广场看村民们活动,从中体味快乐;在菜园里种了几棵倭瓜、葫芦和几株芍药花,在亲近作物和“拈花惹草”中放松身心,找到乐趣,得到休闲。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百岁不稀奇。道法自然重保健,桑麻之间笑期颐!”这是一位村干部赠给于黄氏老太太的一首诗。这首诗,也写出了村民对老人的祝福和老人对生活的自信。如今,老人依然每天都乐呵呵地生活着,笑迎红男绿女,遍阅人间百态,在平和中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