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体育课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逐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让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对初中体育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运动;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学习和探寻的动力,它影响着每一位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情感,还可以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问题探究,知识积累,全心的观察,牢固的记忆,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纪,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中善于调动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先我就结合这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各位同仁给以指正。
一、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每学期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往我们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学形式单一,不灵活,内容枯燥乏味,多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另外,还有些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严,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老师配合,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把体育教学变成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兴趣转换的要求。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发面包括教师的价值观念,对事物认知、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师来说,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得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的示范动作,将会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感受,这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关,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直观的感受会比较敏感,而且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也是最为旺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同过把自己熟练的教学内容,通过轻松、优美的方式直管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四、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学工作是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家长这个大环境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摒弃“重文轻武”的思想,倡导并督促学生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体育老师也要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思想观念,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对待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形成增强体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待体育课堂的正确的思想观,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传统的体育课堂把完成教学大纲作为目标,统一安排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完全忽視了学生的主体性。体育课程改革后,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来安排活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吸收并引进新的体育教材内容,努力打造多元化体育课堂,创造一个更科学合理、创意新颖的体育课堂,让快乐、和谐的感情氛围充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浓厚的参与兴趣,这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融洽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很多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方法不灵活,“批评太多、表扬太少”已成为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对体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和老师配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教师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融入学生,并作为学生榜样,先练自身。示范时做到认真规范,练习时积极充当学生的陪练,必要时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师生互动。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耐心教导,循序渐进,以实际行动激励学生,学生得到进步要及时表扬学生,并提出新的期望,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能让他们产生学习激情和兴趣。
总的来说,兴趣是一切知识和快乐的源泉,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爱上体育课,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03)
[2] 李冰.初中体育教学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7)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运动;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学习和探寻的动力,它影响着每一位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情感,还可以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问题探究,知识积累,全心的观察,牢固的记忆,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纪,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中善于调动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先我就结合这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各位同仁给以指正。
一、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每学期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往我们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学形式单一,不灵活,内容枯燥乏味,多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另外,还有些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严,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老师配合,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把体育教学变成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兴趣转换的要求。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发面包括教师的价值观念,对事物认知、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师来说,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得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的示范动作,将会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感受,这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关,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直观的感受会比较敏感,而且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也是最为旺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同过把自己熟练的教学内容,通过轻松、优美的方式直管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四、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学工作是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家长这个大环境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摒弃“重文轻武”的思想,倡导并督促学生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体育老师也要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思想观念,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对待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形成增强体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待体育课堂的正确的思想观,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传统的体育课堂把完成教学大纲作为目标,统一安排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完全忽視了学生的主体性。体育课程改革后,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来安排活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吸收并引进新的体育教材内容,努力打造多元化体育课堂,创造一个更科学合理、创意新颖的体育课堂,让快乐、和谐的感情氛围充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浓厚的参与兴趣,这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融洽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很多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方法不灵活,“批评太多、表扬太少”已成为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对体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和老师配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教师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融入学生,并作为学生榜样,先练自身。示范时做到认真规范,练习时积极充当学生的陪练,必要时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师生互动。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耐心教导,循序渐进,以实际行动激励学生,学生得到进步要及时表扬学生,并提出新的期望,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能让他们产生学习激情和兴趣。
总的来说,兴趣是一切知识和快乐的源泉,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爱上体育课,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03)
[2] 李冰.初中体育教学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