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的发展也是如虎添翼,如何在迅猛发展的非公企业中继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工人党员工作,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当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时期 发展 党员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1 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云阳镇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486家,规模企业106家,工人3万多名。建立党组织的有56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3个,共有党员687名。2010年,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30名,占全年发展指标的41.7%。其中,生产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党员20名,占66.7%,35岁以下17名,占56.7%,大专以上文化13名,占43.3%。全年实现工业销售106亿元、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3%、30.11%。
2 主要做法
为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我们做到了“四个突出”:
2.1 突出宣传引导
积极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作用,主动与企业业主进行沟通,赢得业主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对企业发展党员的目的、意义及党的基本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引导企业业主和员工正确理解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思想进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等党性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党的影响,激发企业员工的政治热情,增强广大员工争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支部党员陈宏芳、徐成海等积极推行“生产绿色产品,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实现企业废水达标排放,为企业节省数万元。
2.2 突出跟踪培养
通过建立工作台帐和档案,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跟踪管理,着力构建在学习上帮、工作上扶、实践中带的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一是在学习中,为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企业党支部理论学习活动。二是在工作中,让积极分子担任生产骨干助手,由帮扶人员做示范,指导他们如何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技术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三是在实践中,通过党员议事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渠道,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真正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的吸引力。同时,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和人才“结对子”,进行“一帮一”跟踪联系和教育引导,把人才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恒宝公司党支部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培养,一是把入党积极分子登记造册,编入各党小组,并按照活动制度,严格进行管理;二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形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三是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动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2.3 突出发展重点
按照“培养与发展并重”的思路,在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时突出三个侧重点,即侧重在企业业主中发展党员,侧重在生产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侧重在优秀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以此改善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如鑫丰源公司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积极实施“红领”培养工程,开展“双培养双发挥”活动: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恒宝公司党支部坚持二项原则:一是坚持质量第一,防止突击发展。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二是坚持党性原则,严格入党程序,严把“二关”,即把好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关和把好预备党员转正关;坚持“三个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不发展,政治思想一般、工作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2.4 突出制度建设
在坚持发展党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团组织“推优”制、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培养制、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入党后跟踪考察制度,确保“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动一方群众”。如鑫丰源公司党支部实行“三推一选”制度(即企业工会、党员、员工向党支部推荐优秀分子,党支部“选优”),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真正把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各类人才及时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
3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存在以下“三难”:
3.1 教育管理难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许多工人的政治热情淡漠,对党的认识不到位,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较强。有的想通过入党来提高社会地位,有的想通过入党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也有的是为了个人和企业的名誉等。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的少,其中认识深刻、要求强烈的更少。有的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疑虑,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2 跟踪培养难
有的苗子刚刚选定或培养到中途,因为工作流动而前功尽弃。有的培养对象处在相对独立的企业环境中,与联系人和党组织联系不够密切,给定向跟踪培养带来困难。还有的由于企业党组织不够健全,预备党员不愿或无法把组织关系转入所在企业,难以对其进行预备期的考察而影响正常转正。
3.3 调查政审难
由于工作的不稳定和流动性较大,发展对象的外调政审和公示难度增大,甚至很难操作,无法掌握其全面、真实情况,外调政审也流于形式。探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3.1 思想观念转变,政治工作不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非公企业工人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因自身职业限制,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与教育跟不上、不到位。特别是在暂无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员工基本上没有条件和机会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等政治理论。
3.3.2 工作流动频繁,工人队伍不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员工的流动性加大,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与员工都是双向选择,大多数员工都不会在一个企业呆很长时间,有的员工甚至连考察期未满就离开了,这给考察培养和发展党员带来了难度。
3.3.3 支部组建困难,党建覆盖面不广。
目前,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数量与非公经济组织的数量相比有很大差距。从整体上看,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企业中的党员分布零星分散,部分党员由于在原户籍所在村的待遇福利较好或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等原因,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入企业,使党员数量达不到建党组织的要求,尽管建立了联合支部也难以奏效;二是部分非公企业业主不是党员或忙于搞经营,不重视党建工作,对建立党组织不支持,存在顾虑,怕受限制、约束而不愿建党组织。
3.3.4 政治宣传滞后,党群联系不紧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管理的特殊性,业主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工人追求的是劳动极限报酬,相对外界来说几乎是一个半封闭的圈子,成了政治宣传教育的空白点,工人根本没有途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党的知识,从而疏远了党组织,淡化了党群关系,致使党组织无法在企业员工中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 方法与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在企业业主和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其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教育的主动性。引导业主、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为发展党员企业业主、员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点加强企业业主的政治思想教育,引起企业业主足够重视,以更好地支持和开展党建工作。
4.2 强化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把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当作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了联系会议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发展党员第一责任人,并在各非公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具体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领导机构,形成专人分管、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4.3 加大组建力度,扩大组织覆盖面
本着“积极、坚决、稳妥、灵活”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合理增设党组织:一是独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按规定单独建立党支部,由党员非公企业业主担任党支部书记。企业业主为非党的尽快发展为党员,并培养成党支部书记;二是联建。对企业相对稳定,党员人数不足3人或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无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上级党委牵头,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近和党员自愿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对经营规模小、稳定性差、只有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关系挂靠在所在地有关单位;四是统管。对仅有个别党员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由工商部门党组织(个体协会)把对其业务管理和党的工作统一管理,通过健全的党组织来培养、吸纳、发展优秀青年党员;五是在没有党员和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大型企业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4.4 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层层签定责任状,将组织发展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抓好干部队伍,尤其是联络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通过选举、培训、考核,锻造出一批敢管善管、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基层党务干部和义务工作者。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做到思想上有人帮、组织上有人管、作风上有人带,确保发展质量。
4.5 加大创新力度,统一操作规程
结合非公企业党员的流动实际,创新工作方式,严把“五关”:一是入口关。通过广泛了解、重点调查、定位跟踪、定期交心、民主评议、综合考核等步骤,选出好苗子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做到“三个结合”,即选苗工作与企业岗位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群团推优工作相结合、与群众公推工作相结合;二是培育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采取“三位一体”的培育方式,即由非公企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培养联系人三级共同培育;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进行测试,测试成绩存入考察档案;教育内容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信念教育、典型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模式;三是审查关。运用内查外调和查阅考察记录等方法,重点对发展对象的政治背景、入党动机、思想觉悟、作风品质等方面进行审查;四是公示关。坚持对拟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拟转正的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单位和户籍所在村(居)的“两地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五是程序关。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较长时间考验原则,在本企业工作连续满二年的员工方可考虑发展;坚持对未经过组织培训和测试的不发展;坚持未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档案的不发展;坚持未经过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清的不发展。
4.6 加大管理力度,发挥党员作用
一是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所处的特殊环境,着重抓好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先锋模范意识,使他们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强化党员管理。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3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接转临时党组织关系;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都应接转正式党组织关系;属于经常异地流动的党员,统一办理流动党员证。同时,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三是树立典型。充分挖掘、培育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周围员工,提升组织形象,增强党组织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7 加大渲染力度,改进活动方式
一是在时间安排上,坚持每月一次党日活动制度,尽量不占用生产时间,遇有特殊情况主动争取企业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在活动内容上,抓大放小,对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须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其它活动内容则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党员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是在活动方式上,坚持自主灵活,讲求实效。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自身实际,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献计献策、技能比武、安全生产竞赛、党员示范岗等活动。
【关键词】新时期 发展 党员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1 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云阳镇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486家,规模企业106家,工人3万多名。建立党组织的有56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3个,共有党员687名。2010年,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30名,占全年发展指标的41.7%。其中,生产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党员20名,占66.7%,35岁以下17名,占56.7%,大专以上文化13名,占43.3%。全年实现工业销售106亿元、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3%、30.11%。
2 主要做法
为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我们做到了“四个突出”:
2.1 突出宣传引导
积极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作用,主动与企业业主进行沟通,赢得业主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对企业发展党员的目的、意义及党的基本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引导企业业主和员工正确理解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思想进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等党性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党的影响,激发企业员工的政治热情,增强广大员工争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支部党员陈宏芳、徐成海等积极推行“生产绿色产品,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实现企业废水达标排放,为企业节省数万元。
2.2 突出跟踪培养
通过建立工作台帐和档案,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跟踪管理,着力构建在学习上帮、工作上扶、实践中带的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一是在学习中,为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企业党支部理论学习活动。二是在工作中,让积极分子担任生产骨干助手,由帮扶人员做示范,指导他们如何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技术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三是在实践中,通过党员议事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渠道,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真正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对积极分子的吸引力。同时,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和人才“结对子”,进行“一帮一”跟踪联系和教育引导,把人才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恒宝公司党支部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培养,一是把入党积极分子登记造册,编入各党小组,并按照活动制度,严格进行管理;二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形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三是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动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2.3 突出发展重点
按照“培养与发展并重”的思路,在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时突出三个侧重点,即侧重在企业业主中发展党员,侧重在生产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侧重在优秀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以此改善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如鑫丰源公司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积极实施“红领”培养工程,开展“双培养双发挥”活动: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恒宝公司党支部坚持二项原则:一是坚持质量第一,防止突击发展。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二是坚持党性原则,严格入党程序,严把“二关”,即把好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关和把好预备党员转正关;坚持“三个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不发展,政治思想一般、工作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2.4 突出制度建设
在坚持发展党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团组织“推优”制、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培养制、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入党后跟踪考察制度,确保“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动一方群众”。如鑫丰源公司党支部实行“三推一选”制度(即企业工会、党员、员工向党支部推荐优秀分子,党支部“选优”),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真正把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各类人才及时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
3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存在以下“三难”:
3.1 教育管理难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许多工人的政治热情淡漠,对党的认识不到位,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较强。有的想通过入党来提高社会地位,有的想通过入党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也有的是为了个人和企业的名誉等。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的少,其中认识深刻、要求强烈的更少。有的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疑虑,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2 跟踪培养难
有的苗子刚刚选定或培养到中途,因为工作流动而前功尽弃。有的培养对象处在相对独立的企业环境中,与联系人和党组织联系不够密切,给定向跟踪培养带来困难。还有的由于企业党组织不够健全,预备党员不愿或无法把组织关系转入所在企业,难以对其进行预备期的考察而影响正常转正。
3.3 调查政审难
由于工作的不稳定和流动性较大,发展对象的外调政审和公示难度增大,甚至很难操作,无法掌握其全面、真实情况,外调政审也流于形式。探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3.1 思想观念转变,政治工作不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非公企业工人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因自身职业限制,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与教育跟不上、不到位。特别是在暂无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员工基本上没有条件和机会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等政治理论。
3.3.2 工作流动频繁,工人队伍不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员工的流动性加大,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与员工都是双向选择,大多数员工都不会在一个企业呆很长时间,有的员工甚至连考察期未满就离开了,这给考察培养和发展党员带来了难度。
3.3.3 支部组建困难,党建覆盖面不广。
目前,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数量与非公经济组织的数量相比有很大差距。从整体上看,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企业中的党员分布零星分散,部分党员由于在原户籍所在村的待遇福利较好或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等原因,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入企业,使党员数量达不到建党组织的要求,尽管建立了联合支部也难以奏效;二是部分非公企业业主不是党员或忙于搞经营,不重视党建工作,对建立党组织不支持,存在顾虑,怕受限制、约束而不愿建党组织。
3.3.4 政治宣传滞后,党群联系不紧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管理的特殊性,业主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工人追求的是劳动极限报酬,相对外界来说几乎是一个半封闭的圈子,成了政治宣传教育的空白点,工人根本没有途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党的知识,从而疏远了党组织,淡化了党群关系,致使党组织无法在企业员工中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 方法与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在企业业主和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其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教育的主动性。引导业主、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为发展党员企业业主、员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点加强企业业主的政治思想教育,引起企业业主足够重视,以更好地支持和开展党建工作。
4.2 强化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把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当作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了联系会议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发展党员第一责任人,并在各非公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具体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领导机构,形成专人分管、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4.3 加大组建力度,扩大组织覆盖面
本着“积极、坚决、稳妥、灵活”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合理增设党组织:一是独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按规定单独建立党支部,由党员非公企业业主担任党支部书记。企业业主为非党的尽快发展为党员,并培养成党支部书记;二是联建。对企业相对稳定,党员人数不足3人或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无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上级党委牵头,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近和党员自愿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对经营规模小、稳定性差、只有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关系挂靠在所在地有关单位;四是统管。对仅有个别党员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由工商部门党组织(个体协会)把对其业务管理和党的工作统一管理,通过健全的党组织来培养、吸纳、发展优秀青年党员;五是在没有党员和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大型企业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4.4 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层层签定责任状,将组织发展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抓好干部队伍,尤其是联络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通过选举、培训、考核,锻造出一批敢管善管、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基层党务干部和义务工作者。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做到思想上有人帮、组织上有人管、作风上有人带,确保发展质量。
4.5 加大创新力度,统一操作规程
结合非公企业党员的流动实际,创新工作方式,严把“五关”:一是入口关。通过广泛了解、重点调查、定位跟踪、定期交心、民主评议、综合考核等步骤,选出好苗子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做到“三个结合”,即选苗工作与企业岗位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群团推优工作相结合、与群众公推工作相结合;二是培育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采取“三位一体”的培育方式,即由非公企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培养联系人三级共同培育;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进行测试,测试成绩存入考察档案;教育内容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信念教育、典型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模式;三是审查关。运用内查外调和查阅考察记录等方法,重点对发展对象的政治背景、入党动机、思想觉悟、作风品质等方面进行审查;四是公示关。坚持对拟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拟转正的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单位和户籍所在村(居)的“两地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五是程序关。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较长时间考验原则,在本企业工作连续满二年的员工方可考虑发展;坚持对未经过组织培训和测试的不发展;坚持未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档案的不发展;坚持未经过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清的不发展。
4.6 加大管理力度,发挥党员作用
一是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所处的特殊环境,着重抓好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先锋模范意识,使他们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强化党员管理。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3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接转临时党组织关系;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都应接转正式党组织关系;属于经常异地流动的党员,统一办理流动党员证。同时,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三是树立典型。充分挖掘、培育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周围员工,提升组织形象,增强党组织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7 加大渲染力度,改进活动方式
一是在时间安排上,坚持每月一次党日活动制度,尽量不占用生产时间,遇有特殊情况主动争取企业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在活动内容上,抓大放小,对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须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其它活动内容则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党员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是在活动方式上,坚持自主灵活,讲求实效。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自身实际,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献计献策、技能比武、安全生产竞赛、党员示范岗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