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亚航空失事,2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的女生遇难。这随即引来社会舆论对暑期夏令营安全的质疑,有一些家长已经考虑取消孩子的出游、游学计划,“哪儿也不去了,留在家里最安全。”而组织夏令营的学校所在的浙江衢州,已叫停夏令营。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大家反思安全问题,加强安全防患,是十分必要的。可是,分析安全问题必须理性,如果因意外“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那就值得警惕了。1931年,徐志摩先生因飞机失事,去世时年仅35岁。蔡元培先生为徐志摩题写的挽联是:“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里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到底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可谓利用所有机会进行教化,要大家正确认识意外事件,这别有意味的挽联,是不是还可以读出某些意味?
诚然,这次飞机失事,造成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伤亡,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可是,就此推论夏令营安全问题严重,则太过武断。从夏令营的组织角度说,如果从出发地到机场,学校包的车没有运营资格、超载,或者到达目的地后,学校和当地的安排漏洞百出,安全隐患严重,这可以说夏令营的组织有严重问题,可是,对于飞机失事,也把这归为夏令营的组织问题,就不妥当———这是夏令营组织者不可承担的责任之重。
从媒体的报道看,夏令营的组织者是为每位学生买了航空保险的,因此,飞机失事的责任,完全在航空公司,将由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理赔。在这种情况下,把飞机失事这种偶发灾难事故,也推到夏令营的组织者身上,会导致我国学生一步步走进“圈养教育”的怪圈:出国不安全、在国内到其他省市也不安全、就在家附近也不安全,最后只有放在家里最安全。还有人称,有必要花那么钱走那么远去搞海外夏令营吗?这就好比问为何要花那么多钱走那么远到国外留学一样,在教育国际化,全面开放,逐渐走向多元的今天,还抛出这样的观念,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要检讨安全问题,这起事件中,一名学生没有系安全带,导致整个人被抛出机舱,则暴露出安全意识的薄弱和安全教育的缺失。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飞机起降时,都会有广播通知系好安全带,可还是有一些人不系安全带———是否做好这一在某些人看来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在事故发生时,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不仅坐飞机如此,平时乘车,不系安全带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会说,现在的夏令营组织比较混乱,有的机构就是为了赚钱,说是让学生游学,其实是游而不学。对于夏令营的变味,这当然要批评并检讨,要求夏令营的组织方对参与者负责,但是,这和飞机失事是两码事,有的媒体想以这一事件为由头,深入报道海外夏令营的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混淆了事件的本质,没有揭露出夏令营“变味”,反而可能让家长、社会,对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抵触。
我国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取消了春秋游,就是一例。本来,学校组织春秋游,可以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同时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然而,由于某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之后,春秋游在安全责任的高压线下,逐渐退出校园,不少学校已经明确取消春秋游———既然只要外出就可能有安全事故发生,那么,消除安全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外出。这是一种懒人办法,可却是时下“最行得通”的办法。
因安全责任所取消的教育活动,不止春秋游,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下课后不得随意离开教室,包括上厕所也得请示教师,原因是,学校担心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即便学校为学生已经投了保险,但只要出现事故,学校校长以及整体办学业绩,就可能被一票否决。
这是不依法治教的结果。对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应该教育的归教育、法律的归法律,深入调查,依法理清责任,而不能动辄把责任都归到学校身上,不然,学校就会承担太多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而出现严重的扭曲。
当然,要做到依法治教,需要首先做到两点,其一,公众有权参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订,即要把民意纳入立法过程,法律法规不能由行政单方面主导;其二,学校应有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和决策,像对于学生参加海外夏令营这类活动,从收费到活动方案,再到安全保障,都应该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决策,并接受家长的监督。如果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校方的做法会得到理解,家校之间的冲突、矛盾也可得到化解。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大家反思安全问题,加强安全防患,是十分必要的。可是,分析安全问题必须理性,如果因意外“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那就值得警惕了。1931年,徐志摩先生因飞机失事,去世时年仅35岁。蔡元培先生为徐志摩题写的挽联是:“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里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到底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可谓利用所有机会进行教化,要大家正确认识意外事件,这别有意味的挽联,是不是还可以读出某些意味?
诚然,这次飞机失事,造成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伤亡,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可是,就此推论夏令营安全问题严重,则太过武断。从夏令营的组织角度说,如果从出发地到机场,学校包的车没有运营资格、超载,或者到达目的地后,学校和当地的安排漏洞百出,安全隐患严重,这可以说夏令营的组织有严重问题,可是,对于飞机失事,也把这归为夏令营的组织问题,就不妥当———这是夏令营组织者不可承担的责任之重。
从媒体的报道看,夏令营的组织者是为每位学生买了航空保险的,因此,飞机失事的责任,完全在航空公司,将由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理赔。在这种情况下,把飞机失事这种偶发灾难事故,也推到夏令营的组织者身上,会导致我国学生一步步走进“圈养教育”的怪圈:出国不安全、在国内到其他省市也不安全、就在家附近也不安全,最后只有放在家里最安全。还有人称,有必要花那么钱走那么远去搞海外夏令营吗?这就好比问为何要花那么多钱走那么远到国外留学一样,在教育国际化,全面开放,逐渐走向多元的今天,还抛出这样的观念,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要检讨安全问题,这起事件中,一名学生没有系安全带,导致整个人被抛出机舱,则暴露出安全意识的薄弱和安全教育的缺失。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飞机起降时,都会有广播通知系好安全带,可还是有一些人不系安全带———是否做好这一在某些人看来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在事故发生时,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不仅坐飞机如此,平时乘车,不系安全带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会说,现在的夏令营组织比较混乱,有的机构就是为了赚钱,说是让学生游学,其实是游而不学。对于夏令营的变味,这当然要批评并检讨,要求夏令营的组织方对参与者负责,但是,这和飞机失事是两码事,有的媒体想以这一事件为由头,深入报道海外夏令营的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混淆了事件的本质,没有揭露出夏令营“变味”,反而可能让家长、社会,对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抵触。
我国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取消了春秋游,就是一例。本来,学校组织春秋游,可以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同时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然而,由于某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之后,春秋游在安全责任的高压线下,逐渐退出校园,不少学校已经明确取消春秋游———既然只要外出就可能有安全事故发生,那么,消除安全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外出。这是一种懒人办法,可却是时下“最行得通”的办法。
因安全责任所取消的教育活动,不止春秋游,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下课后不得随意离开教室,包括上厕所也得请示教师,原因是,学校担心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即便学校为学生已经投了保险,但只要出现事故,学校校长以及整体办学业绩,就可能被一票否决。
这是不依法治教的结果。对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应该教育的归教育、法律的归法律,深入调查,依法理清责任,而不能动辄把责任都归到学校身上,不然,学校就会承担太多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而出现严重的扭曲。
当然,要做到依法治教,需要首先做到两点,其一,公众有权参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订,即要把民意纳入立法过程,法律法规不能由行政单方面主导;其二,学校应有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和决策,像对于学生参加海外夏令营这类活动,从收费到活动方案,再到安全保障,都应该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决策,并接受家长的监督。如果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校方的做法会得到理解,家校之间的冲突、矛盾也可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