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创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才能促进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情境;自主探索;合作实践
  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
  想法讲出来,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怀、尊重、理解和信任带给学生,积极营造一种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给学生注入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如在教学“千克、克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组题目:500 500=1,1-500=500,1000 1000=2…这组等式能否成立?此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于是我告诉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你就可以想办法使这些等式成立了。简单的一组题目,创设了学习的情境,拨动了学生学习的心弦,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渴望学会这些知识。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红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自主探究,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
  给学生提出观察、操作、自学、尝试、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相关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反思、交流等。在探索中运用,在运用中探索,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如我在教“可能性”的认识时,玩了一个游戏——“投球游戏”,通过投掷球猜猜每个小组投中的次数,让学生对投中的次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预测,
  进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发现与预测的结果有较大的差距,对
  自己预测的结果产生怀疑从而认真分析,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提出有关的问题。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提出疑问:能被9、11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呢?在教学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后,提出疑问:凹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这样求呢?让学生感觉其中奥秘无穷。注重了探究的发散性,也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勤于探索、勤于学习。
  三、实践作用,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运用它来解决问题,体现出应用的价值,学生参与知识的过程并不等于完全掌握知识,更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于实践中,还需要通过练习、实践来巩固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出既有利于帮助教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培养了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知识问题的积极思考与探索。实践证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变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价值,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信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陈奕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浅谈班主任正确的学生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187.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在很多人看来很难掌握。尤其是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如果一味地强调知识,势必造成死学知识,对于知识的掌握必然会死板,不会变通。而如今的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对于强化知识的理解是很重要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通过颗粒级配试验方法,阐述了从取样、计算、以及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绘制的全过程。论证了李家粱水库筑坝材料颗粒级配的总体情况,为工程后期建设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课堂富有生命力。但不可否认,有些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上有异化现象,甚至走向极端
由于隧道开挖施工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使得围岩局部产生应力集中,因而隧道容易产生塌方、变形过大等危害。因此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衬砌的状态,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此方式是学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途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
高效课堂是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顺应局势发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体育锻炼,获取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从而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因此,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至关重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慢慢提升。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小学生的数学
读写结合的话题既古老又新鲜,它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是推进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读和写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表达运用。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