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应对外友协邀请的芬兰合唱团在北京海淀剧场演出,在出席观听的贵宾中,除彭冲副委员长外,第二位重要人物便是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同志。我其时任友协文宣部主任,负责接待芬团演出,故曾在剧场休息室向他们介绍外宾情况,又在演出结束后陪同其登台向演员祝贺,并合影留念。我对陈昊苏已早闻其名,但与他面对面接触这还是第一次。他身为陈毅元帅的长子,暨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部级领导人,自然格外惹人瞩目。他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平易近人,谈吐不俗。谈到文化艺术的话题,他尤表热情,显得十分内行;原来他在北京市委就是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的。
  陈昊苏与友协其他历任会长(如王炳南、章文晋等)不同,他不是老外交家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搞外交的。但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且对民间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具有一个战略性的思考。有人说现在官方外交统揽一切,民间外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他却不这样认为;他基于对时代发展的观察和认识,指出现在是“各项事业都走向群众化的世纪,外交事业也不例外。”“民间外交恰恰适应了外交事业群众化的趋势,”“民间外交的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近几年友协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更上层楼,便是他按此思路领导友协全体同志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正好印证了他的这一真知灼见。
  陈昊苏在友协工作中有不少大手笔、大举动。譬如积极推动中欧合作,成立中国欧盟协会,由他担任该会会长;又如友协加入地方政府国际联盟,他当选为该组织的世界执委;再如由他主持创立友好基金会,在短短数年中,基金会资金从210万增至近5000万元。提到基金会,我至今难忘其草莱初辟时的情景。成立基金会需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为使基金会及早获准成立,他曾亲笔致函民政部领导;并带着我去中国人民银行,登门拜访副行长陈元(陈云长子),说明友协建立基金会的意义。基金会创建之初,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因基金会需接待金融和企业界人士,我们把办公室稍事装修了一下,竟引起风言风语,说是搞“豪华装修”。陈昊苏来查看后发现传言不实,鼓励我们要勿畏流言大胆工作,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坚持勤俭办基金会的原则。
  


  陈昊苏很重视民间外交的理论研究。2004年友协成立50周年之际,他写了《民间外交论》,全文共分十章,洋洋数万言,从理论的高度对民间外交的基本属性、历史地位、工作宗旨 、发展前景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关于我国的民间外交工作,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作有重要指示;但没有任何人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陈昊苏做了一件前人未做过的事。他为写作此文,反复推敲,十易其稿,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他在文中提出民间外交的“四个宗旨”(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点布局”(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民间交往为立足点、以对大国和邻国开展民间合作为着力点、以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多边外交为拓展点)和“三个服务”(民间外交要为总体外交、祖国建设、世界和平三个全局服务),堪称是民间外交的一个理论创新。
  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国内国外的朋友,都喜欢听陈昊苏讲话,因为他讲话不打官腔,不落俗套,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风格。他的讲话稿从来是自己写的,无需秘书代为捉刀。他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或用生动幽默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次他在世界地方自治政府会议上谈到文化多样性问题时说,他在旅馆餐厅里用早餐时发现,这里有西式中式等多种风味的早餐,这正是人类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如果人类只推行一种文化,那么我们的餐厅里就只能有一种风味的早餐,那将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啊。与会者听后都笑了起来。他与外宾谈话善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譬如他在谈到可持续发展问题时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土地经过5000多年的开垦,现养育着13亿的人口,难免造成土壤贫瘠,生态恶化;因此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负担尤重,成本很高,对此国际社会应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向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外宾听了这番话,不能不为之服膺。
  大家还知道,陈昊苏深思好学,素以勤奋著称。他的办公室里不讲究陈设,到处满满当当的摆的都是书。他出国访问时,旅行箱里也多半装的是书。他住在国外旅馆里,每天起得很早,先读书写文章,然后才去吃早餐,开始一天的访问日程。一次我参加由他率领的诗人代表团访问西班牙和葡萄牙,见他乘飞机时也在阅读西葡两国的诗歌;或埋头起草讲话稿,倚马走笔,手不停挥。他在大学里原学的是无线电物理专业,却爱好文学历史;甚至对欧洲历史、对希腊罗马文化,也颇有研究。他访问希腊后,曾有《希腊之旅》诗集印行。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创作,笔耕不辍,迄今已有十余种诗文集问世。友协工作基本上是交友工作。陈昊苏的学问素养,有利于他作为友协会长在国内外广泛交友,并赢得人们的尊重。
  陈昊苏的朋友也真多,国内国外,各界人士都有。既有政界要员、企业巨头;也有文苑名家、艺坛新秀。既有已逮耄耋之年的长者,也有尚是发如青丝的年轻人。像学界泰斗季羡林、年轻作家邹静之等,都与他是忘年交。有一次我去看望季羡林先生,临别时他特意要我向陈昊苏问好,说他秉性爽直,深得家父遗风;又关心文化事业,实属难得。老诗人杨山是四川人,他也嘱我问候陈昊苏,说四川人民为陈毅父子感到骄傲。我所接触的国际友人也对陈昊苏多有称道。去年我在吉隆坡参加世界诗歌朗读会,听马来西亚朋友说,他们对陈昊苏会长深表尊敬;一位教授还在朗读会上宣读了评介陈昊苏诗作的论文。提起陈昊苏,人们还说他看重情义,是个雪中送炭的人。多年前,章含之曾亲口告诉我,乔冠华去世后,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门庭冷落,吊唁者寥寥;但陈昊苏来了,说乔冠华与他父亲曾是战友,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希她节哀保重。章含之说到这里时,眼圈都红了。
  


  然而,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汙。此话曾用在陈老总身上,似也可用之于陈昊苏。我知道,在陈昊苏担任广电部副部长期间,发表过电影应寓教于乐、应以娱乐片为主体的观点,因而曾遭致非议。有一次他也跟我谈起这件事。我说其实不仅是电影,所有艺术皆源于娱乐,源于游戏。小孩子呀呀学唱,捏泥饼,过家家,就是人类艺术天性的表现。艺术兼有教育功能,要重视教育功能;但若离开娱乐,离开审美,就不成其为艺术了。朱(德)老总不是也曾说过:“我打了一辈子仗,想看点不打仗的电影行不行?”现在事过境迁,当人们在观赏国内外大量的娱乐片时,自然会对这件往事做出公正的判断了。
  作为友协会长,陈昊苏在使用干部方面,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挥其长处,不求全责备。对此我个人是有深刻体会的。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到的是,除了工作上的指导之外,陈昊苏对我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也曾给予支持和鼓励。1993年我翻译的《英诗300首》完成后,曾因经费缘故一度搁置,未能梓行。他对此表示十分关心。后来《300首》终于出版了,他又建议要搞个首发式,就在友协举行,由他亲自主持。在首发式上,会内会外、诗歌界翻译界都来了不少人。多家报刊发了消息,电台电视台也作了报导。我为此向他深表感激;他却说:“这是应该的,因为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工作嘛。”
  在国内外许多地方,提起陈昊苏的名字,是人所熟知的。其实,若以官位而论,陈昊苏并不算多么显赫腾达。但由于他多年致力友好工作,又由于他独特的资历丰富的学识,由于他热诚待友善于交友,使他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人缘很高的声誉。古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想以此诗句喻之陈昊苏,亦当并不为过吧。我曾问过陈昊苏他最喜欢的格言和座右铭是什么。他说他记得的格言倒有不少,但很难说那一条是他最喜欢的。友协成立50周年时他提出一个口号:“为人民友谊工作过百年,为世界和平奋斗到永远!”他说这是友协的奋斗目标,也算是他自己的座右铭吧。在友协美丽如画的院子里,矗立着一尊展翼飞翔的和平女神像;在院子另一侧新建有一口铜铸的和平友好钟。这女神像与和平钟都是由陈昊苏创意、按照他的设计思想建造的,现已成为友协的标志。在和平钟亭内也镌刻着他的上述座右铭---友协的奋斗目标。
  随着2005年新年的到来,友协院内的和平钟声又敲响了。我衷心祝愿陈昊苏会长,也祝愿友协将实现其美好的愿望和目标。
其他文献
编者按:应对外友协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亲善大使、日本著名歌唱家加藤登纪子于2004年7月19日至28日访问了北京、大同、贵阳、上海等地。加藤登纪子是一位积极投身环保的社会活动家。自2000年10月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亲善大使以来,她走访了亚洲、东盟各国,将自己亲眼所见的环境现状和危机用传媒、用音乐反映出来,呼吁环保。加藤女士回国后撰写了访华观感《中国环保纪行》一文,现译出,以飨读者。  北京期待着
期刊
6所“花旗中美友好英语阅览室”在贵州建立    为帮助贵州贫困偏远地区中学改善英语教学条件,中美友协在美国花旗集团资助下,在贵州省6所中学建立了“花旗中美友好英语阅览室”。目前6所阅览室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近日,花旗银行中国区副总裁王力考察了位于黔西南地区贞丰中学的阅览室和位于黔东南地区雷山县民族中学的阅览室。这两所中学均地处偏僻山区,学生分别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英语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尤其是缺乏英
期刊
我国与哥伦比亚于1980年2月7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民间往来到官方接触,直至签署建交公报,这中间经历了一段路程。哥伦比亚一大批热心哥中友好事业的朋友,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直到促成建交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其中,何塞·玛丽亚·戈麦斯先生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杰出代表。  戈麦斯先生出生在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年轻时代起即思想激进,投身进步运动,向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1976年他随哥伦
期刊
7月15日,中國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欧盟协会与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在对外友协礼堂联合举行招待会,欢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访华。会上,对外友协、中欧协会会长陈昊苏向巴罗佐主席赠送了中欧协会为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制作的邮册和中文版的《欧洲联盟法典》。  当前,中欧均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了多层次政治对话机制。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进行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外友协和中欧协会积极开展对欧盟
期刊
1961年9月至10月,当时还没有和中国建交的比利时王国国王博杜安一世的祖母——伊丽莎白王太后到中国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并由比利时王室的摄影师留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仅就所知,略记其详。     “可以和欧洲的王室打打交道”    1961年秋,中国的经济状况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已经开始走出“大跃进”所造成的灾难低谷,城乡老百姓虽然还饿肚子,但是已经有恢复的迹象,文化、体育活
期刊
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地区的人民,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2002年文明古国埃及从中国进口瓷器占埃及全年进口陶瓷的 96% 。把中国瓷器和这些地区的人民紧密连接的使者,就是600年前的郑和。  今年是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 郑和及王景弘等带领官兵2.78万余人,船舶200多艘,从苏州启航至福建,扬帆出海。 1407年(明永乐五年)10月
期刊
李小林副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于2004年11月24日至27日访问了中美洲未建交国危地马拉,在短短两天半的访问中,代表团共出席了16场会见和座谈。  代表团拜会了危地马拉议长罗兰多·莫拉雷斯、经济部长马尔休·奎瓦斯和副部长恩里克·拉克斯、国家计委副主任玛丽亚·卡斯特罗、公共项目及交通部副部长罗贝托·迪亚斯和国家旅游局局长丹尼尔·莫尼等6位政府高级官员,并应邀到危前总统、现国会议员维尼休·塞雷索家中做
期刊
应对外友协邀请,以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辻井乔为团长的日本经济界代表团一行9人来访北京、杭州等地。在京期间,代表团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了座谈,拜会了文化部、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辻井乔还出席了其作品中文版出版座谈会。  3月8日下午,国务委员唐家璇会见了代表团,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永昌在座。  唐家璇国务委员首先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对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多年来为
期刊
今年是广东省与加拿大卑诗省结好10周年和广州市与温哥华市结好20周年。为庆祝两省、两市结好,应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卑诗省温哥华中华会馆牵头组织了该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各界华人组成42人的友好访问团于3月18日至22日访问广州。  3月20日,来自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广东粤剧院一团、广州粤剧院以及加拿大温哥华振华声艺术研究社、温哥华白雪红学院的粤剧艺术家们在广州友谊剧院同台献艺,联合演出了《
期刊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和煦的春风吹开了对外友协院中的白玉兰花,吹绿了满园的芳草。3月30日,德国工商界的朋友们与中德友协会长王殊,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建华少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德国前驻华公使、现驻马来西亚大使耶斯等嘉宾和中德友协理事以及各界朋友相聚在对外友协友谊馆,参加对外友协授予德国友人卡尔·海因茨·嘉斯先生“人民友好使者”称号仪式。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