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女孩,用琵琶当“眼睛”感知世界的美丽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失明,4岁接触钢琴
  王雅祺2006年出生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个教师家庭,小家伙出生不久,正當爸妈欢天喜地邀请亲朋好友喝女儿的满月酒时,他们却吃惊地发现小雅祺不会注视物体。“莫非这孩子视力有问题?”妈妈心里忐忑不安,便把她送进医院检查。
  医生的诊断结果,让王雅祺的父母如遭五雷轰顶,大夫说:“孩子由于大脑皮层先天发育不良,造成双眼全盲。”当时,小雅祺的妈妈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又带着孩子到省城呼和浩特市的大医院检查核实,无奈,医生的结论都是一致的。
  他们一边带小雅祺奔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四处求医,一边悉心呵护她的成长。但求了不少名医后效果甚微,女儿重见光明的希望也渐渐破灭了。
  从此,夫妻俩除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好女儿外,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如何让雅祺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他们就从给雅祺讲故事开始,像《中国古代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雅祺最喜欢其中的励志姐“花木兰”还有“灰姑娘”。
  夫妻俩还一直不放弃对女儿的独立性培养。比如小雅祺早早就学会了自己吃饭、洗脸、穿衣服等等,他们经常夸她说:“雅祺你很棒,其实你没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就这样,在家人的温暖陪伴和鼓励下,小雅祺渐渐成长为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姑娘。
  也许由于眼睛看不见,雅祺的听觉特别灵敏,除此之外,爸妈发现她的记忆力也特别好。每当电视里播放音乐时,她都会静心地倾听,有的歌曲,她听几遍自己就会唱了。
  父母想,是不是让她学学电子琴、手风琴什么的,因为有键盘的乐器可以摸索,学着可能方便些。如果学成了,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因为有了一门技艺而自食其力。就这样,王雅祺4岁那年结识了一位钢琴老师,从此便开始了音乐之旅。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小雅祺对于音乐特殊的敏感也渐渐凸显。一次,雅祺听到了电视上的琵琶声,问妈妈那是什么声音,妈妈告诉她那是琵琶的声音。没想到,以后每次电视上有琵琶声出现的时候,王雅祺就很安静地听着。
  忽然有一天,王雅祺对妈妈说:“我要学琵琶。”听了女儿的话,爸妈一时惊呆了:一个失明的孩子怎么学琵琶呢?
  迷上琵琶,每天弹断两根弦
  尽管如此,夫妻俩还是想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她买了一把儿童琵琶,原本想只是作为一件玩具,让女儿开心开心。几天后,王雅祺又说:“我要学弹琵琶!”夫妻俩一时有点为难。
  学琵琶要有老师教才行,到哪里去找老师呀?其实对于雅祺的未来,父母考虑的还是要比其他家长多一些:她将来要独自面对生活,如果她没有一个很强大的内心,没有一技之长,以后生活会非常艰难,我们一定要培养她自立自强的性格,将来她能够自己去谋生,自己去融入这个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久,为了给6岁的小雅祺更好的教育,妈妈带着她来到北京,母女俩先租了一个10平方米的小屋住了下来。接着,王雅祺被送进北京盲人学校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雅祺遇到了她的琵琶启蒙老师于燕,从此开始了琵琶的学习之路。
  王妈妈说,盲人学习琵琶有很多困难,比如艰涩难懂的乐理知识,别人一眼看过,小雅祺却需要用双手一个字一个字地“触摸”。正常人只要10分钟就学会的技艺,王雅祺却要花10天的时间才能掌握。
  雅祺学习琵琶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学指法,学习指法时,她需要老师手把手带她感受。等到她自己练习时,常常因为无法掌握琴弦的位置,手指重重地磕在琵琶面板上,或者因为判断失误,一下就把琴弦划断了。由于平均每天要断2根弦,母亲干脆批发购买了一大包琴弦。练习时琵琶还常常被“误伤”,现在王雅祺这把用了5年的琵琶,已经换了3次琵琶品,还修过一次琴头。琵琶面板上明显发白的划痕,也是她刻苦练习的证明。
  对于雅祺来说,手指受伤更是常有的事。学琴5年来,小雅祺的手指无数次受伤,妈妈和老师看了都十分心疼,但她自己却毫不在意。王雅祺喜欢挑战,当攻克一个个难关后,她会开心地笑。
  5年后,经于燕老师推荐,王雅祺又拜在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江洋门下,学习琵琶演奏。雅祺说,琵琶是民乐里面最难学的乐器,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琵琶的表现力特别丰富,一把琵琶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感觉,里面的学问太深了!
  一次上课正赶上北京最热的一天,王妈妈有点担心雅祺会中暑,问她外面这么晒还要去吗?雅祺说:“风雨都没有阻挡我学琴,酷暑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女儿如此坚强,妈妈十分欣慰。王妈妈说,雅祺热爱音乐更喜欢琵琶,尤其喜欢弹琵琶时的心境,有时甚至感觉到琵琶成为了女儿的“眼睛”,让她“看”到了多彩的世界!
  在跟江教授学习的2年里,雅祺进步飞速。
  江洋说:“这孩子对音乐的感悟,非常人可比,她非常专注刻苦,将来必成大器!”王雅祺也没有让恩师失望,从2015年开始,她不断参加全国性的琵琶赛事,先后获得了“燎原杯琵琶大赛”儿童业余组金奖、“中国菁英琵琶展演”非职业儿童组金奖。
  立志做中国第一位“盲人琵琶演奏家”
  真正让王雅祺成名的,是2019年8月她参加在浙江宁波举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2019全国琵琶展演”,她也是内蒙古音协从全自治区选拔出来的最优秀选手。
  由于正好是暑假,父母和还在读小学的妹妹,特意陪着王雅祺来到了宁波。本来小雅祺已经接到不少赛事和商演邀请,但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雅祺听江教授说,宁波是中国琵琶大师王范地、王惠然的故乡,所以她决定一定要来这里参加展演,感受一下大师的灵气。
  8月中旬,来自全国各地的琵琶高手齐聚宁波市。
  在第一轮比赛中,她演奏了《春雨》和《霸王卸甲》。王雅祺琴音稳定、指法纯熟、技艺精湛,整个人都散发着气定神闲的高雅气质。这刚柔相济的两首琵琶名曲,在她的指尖时而“小弦切切如私语”,时而“铁骑突出刀枪鸣”,颇为传神地体现出琵琶这件民族乐器能“文”又能“武”的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赢得阵阵掌声。
  在现场,评委们也被她的技艺折服。最后,王雅祺以丝毫不弱于其他选手的琵琶技艺,获得了业余组“琵琶新秀”称号!
  别看小雅祺只有13岁,心智却很成熟。多年来她担任班长和少先队大队长,懂得帮助比她还困难的孩子,并热衷于参加盲人学校的集体活动。对于乐观的小雅祺来说,失明并不是什么致命伤。她说:“人生广远,只要有着丰富的内心,就能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
  不论是在不久前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的比赛现场,还是在中国音乐小金钟2019全国琵琶展演中,小雅祺都以自身的实力和淡定的心境激励着现场的观众和广大的琴童。琵琶大师江洋预言:也许用不了多久,王雅祺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优秀盲人琵琶演奏家!
  鲜为人知的是,小雅祺虽然是盲童,但多年来父母一直把她当成正常小孩来养育。事事都是按照正常孩子的标准去要求她,尽量挖掘她身上的潜力,帮她塑造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雅祺开朗活泼。看着女儿在一天天成长中蜕变成一个自信、大方的美丽女孩,妈妈很欣慰。
  妈妈经常问雅祺:“你想不想成为演奏家?”她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想啦!”这个喜爱读《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的女孩,心里一直还有个梦想:举办全国巡演,回报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也让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同龄人,看到生活的美好!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1岁的宿管阿姨汤杏芬绝对是个“名人”。此前,她因为6年创作200万字的小說成为“网红作家”,还被邀请加入浙江网络作家协会。2019年11月开始,她又多了一个身份,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邀请担任“写作与沟通”课的讲师,为学生讲解沟通和写作技巧。  讲台上的新教师  2019年11月15日下午2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活动中心内的投影仪上出现了八个大字——“粗缯大布,腹有诗书”。  台上
期刊
“自从我到达武汉后,得到了太多领导的关心和爱心人士的相助,这个世界是有温度的,是众志成城的。驰援武汉期间,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和温暖,有大家的支持我们终将取得这场疫情的胜利。”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人挺身而出,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有人靠前指挥,坚决守护乡村大门。然而,这样的故事却发生在了同一个人的身上,她就是辽宁省开原市中固镇清水沟子村第一书记魏洪艳。  出生于1976年的魏洪艳,1998
期刊
在杭州萍水西街有一家名叫“舌品天下”的小吃店。这是一家特别的小吃店,老板是6位阿姨,平均年龄50岁,她们之中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在经营自己的产业。和一般创业者不同,她们收入优渥,并不需要在事业上继续拼搏。然而,她们对生活仍然热血沸腾。在6位阿姨看来,这样的养老方式有活力、有张力、有意义。  退休生活无聊,闺蜜组团开餐厅  陈笑媚是浙江台州人,今年52岁,在当地一家农业银行工作。2018年4月,陈笑
期刊
放弃外出打工,陪伴患抑郁症的爷爷  2016年6月,家住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申庄村的晃爽高中毕业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她做出重要决定: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闯闯!  没想到的是,晃爽出发前一天,在广东打工的父亲专程请假回了家。当天晚上,父亲和晃爽谈心,说出几条不想让她外出打工的理由,其中一条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爷爷还患有抑郁症,身边离不开人。  爸爸提出的这条理由让晃爽沉默了,是啊!如果她执意离家外出
期刊
去年年底,我开车回老家,途中遇到车祸。  那天下着雨夹雪,路面湿滑,我在转弯避人时不小心撞到了护栏上。  我立马停车,打开双闪,然后下车查看;把警示牌放好后,又打电话联系保险公司。  同车的朋友感叹于我的冷静,跟我说,要是他自己遇到这种事,早就心慌意乱了。  其实,我能遇事不慌,也是因为有过教训。  5年前,女友的爷爷去世,我陪她连夜赶回,因为心急联系了一辆私家车,没想到司机是疲劳驾驶,我们在高速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西方某些人士曾在多个场合将新冠病毒与中国关联,引来不少批判声。最近,正在出演BBC热播剧《杀死伊芙》第三季的韩裔加拿大演员吴珊卓,针对这种不正确的言论勇敢发声。   吴珊卓认为这种言论很不负责任,应该受到批评,而她也是好莱坞中少有的敢于对这种言论勇敢发表反对意见的演员。  “误入歧途”的女学霸  长着一张“韩范儿”脸的吴珊卓,其实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她的父母当年在韩
期刊
北普陀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西北七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游客最喜爱的“辽宁五十佳景”之一。北普陀山占地面积27.26平方公里,它与南普陀山遥遥相望,被誉为关外“第一佛山”。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据史料记载,北普陀山自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就开始修筑寺庙宝刹,至辽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其中尤
期刊
每个上学日,只要我有空,一定坚持送四年级的儿子上学,路上的亲子时光,用来抽背英语单词。我牵着儿子的手,把他一直送到校门口,然后看着他小小的身影走进校园,直到看不见。  自打儿子出生起,他就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在哪,吃到好吃的,就想留给他。冷了热了刮风下雨了,第一个想到的全是他。我不希望他在外面受半点委屈,希望他学习成绩好,被老师和同学温柔以待。  就是我这样“孩奴”一般的妈,这两年也跟风,
期刊
辽阳市郑德忱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大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郑德忱耳濡目染,并将良好的家风传承下来。他不仅爱护家人,也乐于帮助周围的人乃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郑德忱家庭于2016年被评为辽宁省最美家庭。他说,崇高的精神大厦,需要全社会共同建造,每个人都可以献上一砖一瓦。  父爱是一架“梯子”  “无论如何,你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父亲。” “在我的眼里,妈妈是一个完人,她
期刊
2020年春天,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之际,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方舱医院“小品哥”夏斌创作并主演的搞笑小品《开往健康站的列车》火爆网络。殊不知,夏斌之所以拍幽默小品,是源于他对爱妻岑朦的深爱和担心,因为岑朦不仅也感染了新冠肺炎,还是一位罕见癌症重症患者……  患癌爱妻又遭新冠肺炎  现年31岁的夏斌是武汉的一名货车司机。四年前,他与小自己4岁的岑朦喜结连理,岑朦在武汉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工作。婚后,性格开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