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三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例1男,37岁.因发热、言语不能、精神异常伴一过性右侧肢体无力3天入院.入院前3天吃晚餐时,家属发现其胡乱找东西,饭后洗碗时,将碗筷放错地方并摔碎碗碟,家属询问时,避而不答.当晚7时起,患者出现阵发性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后伴大汗,有时用左手按压左侧头部,疑有头痛.当晚11时,患者第3次呕吐后,家属发现其右侧上下肢无力,搀扶下亦不能行走,同时发现患者淡漠、不语、不能正常交流.既往体健,有非婚性生活史,未婚.入院体检:体温36.8℃、血压120/70mmHg.神志欠清,感觉性失语,不能正常交流.体检配合欠佳。

其他文献
随着对老年期认知损害研究的深入,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VCI相关的致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需要可靠和
HSV-2与HIV-1的感染有协同作用,HSV-2感染可增加HIV-1的感染率,并可能提高HIV-1的传播率.生物学实验证据表明,HSV-2合并感染可以促进HIV-1的增殖,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HSV-2感染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概述两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学作用机制,为将HSV-2作为HIV-1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通过行为干预、抗病毒治疗HSV-2来防控HIV-1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β淀粉样蛋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几项研究,提出Aβ可能与朊病毒蛋白类似,可以在脑组织中传播.首先,Aβ在物理化学性质及增
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和微动脉的一组疾病.脑小血管病在MRI上的主要特征性改变为弥漫性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这些改变可能与认知
心房颤动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血管性危险因素,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方面对目前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累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前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疾病,影像学分型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和脑微出血,被认为是认知功能损害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白细胞介素(IL)是一大类常见的细胞因子,在一系列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可能会导致认知损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能解除颈动脉狭窄,提高脑灌注量,进
癫痫持续状态(SE)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 min以上不自行终止.SE通常在院外环境突然起病,需立即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主要包括通过静脉注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所有与血管性疾病有关的认知损害综合征,包括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在内的重度认知损害.胞磷胆碱是神经元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