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条件。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必须重视概念教学。加强概念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钻研教材,掌握规律;②运用直观,揭示本质;③组合归类,形成系统;④进行对比,防止混淆;⑤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关键词】 加强 概念 落实 双基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双基”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中,概念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体系的基础,没有数学概念,也就无法构成数学知识体系。每一条性质、法则、公式等,都要应用到许多数学概念。例如: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性质应用到除法、被除数、除数、扩大、缩小、倍数、商等许多数学概念。可见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条件。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必须重视概念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实际就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正确的数学思维要依靠准确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清晰、准确的数学概念,思维就没有依据,各种能力就无法培养。所以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种必须切实抓好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概念教学呢?
1钻研教材,掌握规律
要加强概念教学,首先要钻研教材,掌握各类概念形成过程的规律。从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引入,有下面的三种形式:
1.1从实际引入——用实物、教具、实例引出概念。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14~15页的教材,是从一个太阳、一头大象等具体事物中,去掉它们非本质的属性,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将它们数量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就得到自然数“1”的概念。又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4~25页的教材,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各个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发现它们都有两条边相等,从而引出“等腰三角形”这个新的概念。
1.2从旧概念引入——从旧概念引出新概念。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7页例2,是通过三扎彩色气球的实物图:每扎5个彩色气球,启发引导学生,从5+5+5=15引出5×3=15,这样就从旧概念“加法”引出新概念“乘法”。
1.3从计算引入——从计算中引出新概念。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第69页的教材,是从计算73÷3=24.33……中,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从上面三中形式的实例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是:具体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2运用直观,揭示本质
进行概念教学,必须按照概念形成过程的规律,也就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儿童的认识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教具、图形、算式、数字等感性材料,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口讲。但是,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概念教学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把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一个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3组合归类,形成系统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数学概念是逐步发展的,是前后连贯的。许多数学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当讲完一个新概念,就应当引导学生,把互相联系的新旧概念,按照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类,逐步形成合理的概念系统。例如,讲“比”的概念后,便与除法、分数联系起来,用a÷b=a÷b=-(b≠0)来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列出如下的表格,对三者的各部分进行类比:
把数学概念进行归类比较,形成概念系统,不仅使学生学到的概念更加系统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其反三,融会贯通,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到的概念,这正所谓“类比促迁移”。
4进行对比,防止混淆
许多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接触的概念多了,特别是出现某些近似的概念时,不对比就容易混淆。从心理学上说,是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学生对某些概念发生混淆,就会造成思维的错误,以至产生解题的错误。例如:学生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常和求长方形的面积混淆,这是因为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了;又如,“除”和“除以”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不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因而在解题时往往产生错误。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可以采用对比训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编出对比题组,上课时指导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训练中进行对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分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防止在解题中产生错误,这正所谓“对比抗干扰”。
5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学生理解了概念,不等于掌握了概念。况且学生掌握概念有一个过程。所以,形成概念后,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巩固概念,并在实际中应用概念。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到一定程度后,又必须通过概念的综合应用,揭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把形成的概念逐步充实、扩大、深化和系统化。因此,每当教学一种概念时,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
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概念课堂教学与其它课堂教学有着共通性的地方,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中心。但是要满足这些要求,根据概念教学本身的特点,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概念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加强 概念 落实 双基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双基”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中,概念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体系的基础,没有数学概念,也就无法构成数学知识体系。每一条性质、法则、公式等,都要应用到许多数学概念。例如: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性质应用到除法、被除数、除数、扩大、缩小、倍数、商等许多数学概念。可见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条件。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必须重视概念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实际就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正确的数学思维要依靠准确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清晰、准确的数学概念,思维就没有依据,各种能力就无法培养。所以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种必须切实抓好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概念教学呢?
1钻研教材,掌握规律
要加强概念教学,首先要钻研教材,掌握各类概念形成过程的规律。从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引入,有下面的三种形式:
1.1从实际引入——用实物、教具、实例引出概念。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14~15页的教材,是从一个太阳、一头大象等具体事物中,去掉它们非本质的属性,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将它们数量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就得到自然数“1”的概念。又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4~25页的教材,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各个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发现它们都有两条边相等,从而引出“等腰三角形”这个新的概念。
1.2从旧概念引入——从旧概念引出新概念。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7页例2,是通过三扎彩色气球的实物图:每扎5个彩色气球,启发引导学生,从5+5+5=15引出5×3=15,这样就从旧概念“加法”引出新概念“乘法”。
1.3从计算引入——从计算中引出新概念。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第69页的教材,是从计算73÷3=24.33……中,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从上面三中形式的实例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是:具体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2运用直观,揭示本质
进行概念教学,必须按照概念形成过程的规律,也就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儿童的认识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教具、图形、算式、数字等感性材料,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口讲。但是,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概念教学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把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一个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3组合归类,形成系统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数学概念是逐步发展的,是前后连贯的。许多数学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当讲完一个新概念,就应当引导学生,把互相联系的新旧概念,按照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类,逐步形成合理的概念系统。例如,讲“比”的概念后,便与除法、分数联系起来,用a÷b=a÷b=-(b≠0)来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列出如下的表格,对三者的各部分进行类比:
把数学概念进行归类比较,形成概念系统,不仅使学生学到的概念更加系统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其反三,融会贯通,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到的概念,这正所谓“类比促迁移”。
4进行对比,防止混淆
许多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接触的概念多了,特别是出现某些近似的概念时,不对比就容易混淆。从心理学上说,是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学生对某些概念发生混淆,就会造成思维的错误,以至产生解题的错误。例如:学生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常和求长方形的面积混淆,这是因为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了;又如,“除”和“除以”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不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因而在解题时往往产生错误。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可以采用对比训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编出对比题组,上课时指导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训练中进行对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分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防止在解题中产生错误,这正所谓“对比抗干扰”。
5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学生理解了概念,不等于掌握了概念。况且学生掌握概念有一个过程。所以,形成概念后,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巩固概念,并在实际中应用概念。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到一定程度后,又必须通过概念的综合应用,揭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把形成的概念逐步充实、扩大、深化和系统化。因此,每当教学一种概念时,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
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概念课堂教学与其它课堂教学有着共通性的地方,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中心。但是要满足这些要求,根据概念教学本身的特点,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概念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