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到极致的女人, 总有开挂的人生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我刚上大学,是个十足的小胖子。不是婴儿肥的那种胖,是膀大腰粗、实打实的胖。
  我身高160厘米,体重65公斤,朋友不太多,平时的爱好倒是有很多,但都是关于吃的。
  比如一边看美剧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小说一边吃零食,一边上自习一边吃零食,一边散步一边吃零食。最夸张的时候,我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吃零食。吃得多,不动弹,我简直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
  我那时候没有喜欢的人,也不觉得每天吃一堆零食身体越来越膨胀有啥不好。就连放假我爸要带我去运动我也死赖在床上坚决不去。
  直到遇见她。
  我们住在一个宿舍楼上,早就面熟了,发现她在看我时我很傻白甜地笑了笑,没想到她冷着脸说:“为什么每次在路上见你,你的手里都提着零食……”看到我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连爬个五楼都气喘吁吁时,她又补了一句:“你真的要任由自己这么胡吃海塞,也不运动,一直胖下去吗?”
  我是后来才知道,她每天早晨会早起半个小时去跑步。
  她跑步前,有着一整套严格又标准的热身;她跑步后,还有一套严格又标准的拉伸。所以她整个人都保持着优美的线条,不该长肉的地方,一点儿赘肉都没有。
  虽然恨她批评我,但我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胡吃海塞,不再死不运动。我也像她一样去跑步,每天在宿舍楼下的体重秤上称体重。
  很多姑娘是为了一个喜欢的男生才瘦下来的,大概只有我,是因为一个很牛对手的批评才瘦下来的。
  她向你展示了青春的另一种可能——克制、勤奋、永远对更美好的身体和更遥远的目标有着狂热的追求。
  后来,我瘦了,衣柜里的衣服全扔掉,通通换了新的。
  在商场里试各种我曾经望而生畏的热裤时,我第一次发现,不是衣服不好买,而是过去的自己太胖了。那种感觉太爽了,我买了十几件,每天得意地走在路上,路过镜子都要照三照。
  瘦下来真好啊。有些衣服我以为我一辈子都穿不进去,没想到,我竟然能穿上!
  可她又来了。这次更犀利,把我摁在宿舍楼下的镜子前,问我:“你照照镜子,不觉得你这一身很土吗?”
  我这才知道,原来她在我随便买几件衣服就穿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是个每周去上形体课的女同学了。
  为了走路好看,为了一切姿态好看,她简直像韩星训练一样,在头上顶本书练习走路,咬着筷子练习笑起来嘴角的弧度,兢兢业业地观察自己哪个角度拍照更美,花时间研究时尚杂志的穿搭,还向身边每一个看起来皮肤超好的姑娘讨要她们的秘籍。
  当我们的青春只有每周一更的韩剧、零食和暗恋的小男生时,她的青春,全是对自己毕恭毕敬的管理。不仅是灵魂和头脑,还有皮肤与肉身。
  她从不羞于表达自己的野心,不管这野心是维持两位数的体重,是时时刻刻都像街拍一样舒适好看的穿搭,还是满分的数学成绩,以及更流利的英语口语。
  是的,在我们还浑浑噩噩刚上大学之时,她就告诉其他人:“我毕业之后想出国读书。”所以她从不逃课,把每门课都考到最高分;她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托福雅思考试了,大二时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英国某高校交流一年的机会,回来之后,她的口语突飞猛进;在我们都迷迷糊糊,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时,她跟所有老师说:“有和专业相关的实习,能推荐给我吗?我想更多了解这个行业。”
  看著她这样飞速的变化,我也变了一些。
  我迅速地制定了考研计划,在其他人都打击我,说成绩也不算好就不要考研了时,只有她把厚厚的英语学习攻略分享给我。
  和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待在一起,更大的好处是——你会爱上自己的野心。
  现在,她在美国一个名校读博,研究新能源。
  我说:这个专业以后能赚钱吗?她说:你懂个屁,这能造福全人类,你怎么那么庸俗。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隔着山山海海,可我能想象得到她的神情和眼中的光芒。
  在我被催婚不胜其烦时,她说:“每一个女生想出嫁都能出嫁,但想不出嫁就不出嫁的女生,我觉得更酷。”在我犹豫要不要辞职创业的时候,她说:“辞呗!哪里还找不到一个月薪五千元的工作,但你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她的口头禅是:“你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或者“你怎么不学呢?”她永远有一张野心勃勃的脸,她永远相信,一切都能得到,只要她想。
  我曾在文章里写:“那么多人只教你怎么放低姿态、怎么嫁出去、怎么一辈子套牢一个男人的心。但我还是想陪你一起守护你心里的那头野兽。”
  她说:你心里有野兽就行了,脸上绝对不能是野兽啊。
  我说,好的女王大人。
  感谢这个牛气的对手,更感谢这个牛气的朋友,让我从一个混沌的小胖子,变成了一个清醒的瘦子。
  十年前我问自己:青春如何度过才不算浪费?
  看着朋友圈里她新发的照片,十年后的我终于有了答案:我们要瘦,我们要美,我们要对这个世界野心勃勃。我们要看最壮丽的风景,我们要上最难的课,我们要对这个宇宙充满好奇。就像“辩论女神”马薇薇说的:我要永远看到宇宙的疆界,我也要永远看不到宇宙的疆界。
  这些都是她教给我的。
  统统悦纳,再不归还。
  摘自龙源期刊网
其他文献
1  在热搜看到这样一条新闻:罗志祥砸下5700万买豪宅做婚房。更有媒体大胆猜测他的婚期将定在9月12日,也就是周扬青生日的那天。  这条消息一出,立马就迎来很多粉丝的围观。其实在我眼里,小猪一直都是一个很低调的艺人,极少有绯闻,一直都很专注自己的娱乐事业,直到近期他在微博上频繁点赞,和周扬青秀恩爱,我们才关注起了他的感情生活。  今天橘子和我说,林熙,你知道吗,我粉了小猪十多年了,今天看到微博的
期刊
最近,霍思燕和杜江又公开撒狗粮了。在某电影节上,两人十指紧扣手牵手走红毯,简直甜到爆炸!  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在他们这里,不存在的!结婚多年,两人仍然以手牵手标准姿势出场、讲话时常四目相望,几乎走到哪儿亲到哪儿,依旧甜蜜如热恋期。  自从去年《爸爸去哪儿5》播出后,大家纷纷羡慕陈小春和应采儿“一物降一物”的爱情,后来又被吴尊“宠初恋22年”的深情打动,而现在,姑娘们都哭着喊着要GET杜江同款老公
期刊
2017年下半年,著名电影演员余男出演的动作犯罪悬疑片《引爆者》、国内第二部3D动作战争电影《战狼Ⅱ》在全国先后上映。2018年1月,她主演的电影《西北风云》引起了众多观众的热议。余男囊括了中国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包揽过巴黎、杜威尔、芝加哥等国际电影节影后。然而,她的光环背后却是一场一场的激情戏。  一  余男拍过一组时尚大片,叫《大地的孩子》。她是全裸出镜的,惊呆了海内外的目光。作为第一
期刊
小时候我并不爱吃香椿,但是长大以后突然就爱吃了。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小时候不爱吃某种食物,长大后的某天突然就爱吃了。  记得奶奶家有棵香椿树,每逢开春出芽的时候,奶奶都会托人给父亲带话,告诉他周末回家来吃香椿。等父亲带着一家人来了,奶奶又会踮着小脚,紧张地盯着小叔,让他小心剪下来香椿芽。  父亲总对奶奶说,您把香椿腌起来,等我们回来吃腌菜就可以。奶奶说,香椿芽就开一季,每季就那么几天时间是最
期刊
婚姻真是个矛盾体,它有鸡飞狗跳,也有岁月静好;它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却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弱不禁风。  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到了第七年就是婚姻的分水岭,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浪漫,甜蜜也在鸡飞狗跳的柴米油盐中褪去光泽。  我和老公已结婚两个七年,看到彼此的缺点像放大镜一样,成倍增长,随之悄然无声地带来一丝丝嫌弃之情。  老公为人憨厚,做事勤快,烧得一手好菜,让我的胃经常变着花样地得到礼遇。我也常
期刊
1  下班回家,刚到家门口,我就听见屋子里传来争吵声,可等我一转动钥匙准备开门,争吵声就停止了。沈嘉阳和婆婆一见我进屋就噤了声。我看着他们两人的样子,就随口问了句:“吵什么呢?”  沈嘉阳说了句没什么,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婆婆看了我一眼尴尬地笑笑,坐沙发上拿出手机玩了起来。看着眼前这母子俩的举动,我心里有种奇怪的预感,总觉得他们有什么事瞒着我,而且是件大事。  那天我又问了沈嘉阳几次,他都说是老家
期刊
2017年10月14日,商界精英峰会上,马云和王健林遇到,两个人聊上了,从开始的商业,渐渐聊到家庭上,最后是自己的孩子。  马云和老婆张瑛,现在有个女儿叫“元宝”,王健林笑着问马云,有个女儿什么感觉?马云笑着说:“女儿就是小棉袄,既贴心又保暖,真好。”  因为,王健林和老婆林寧,有个儿子叫王思聪,本来在商界,却在娱乐圈非常火。与父亲的低调不同,王健林的独生子王思聪非常活跃,常有麻辣热评,被网友称为
期刊
关于家庭零库存,某人这样说过:让超市当你家的仓库,不是更好吗?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你不能轻易打击一种生活愿望,就像不能打击一个单纯而无所畏惧的理想。  谁都不希望过度储备。你不会希望在一堆牙膏防晒霜里翻找出一支过期的唇膏,也不愿意经常打开橱柜去实施各种丢弃,你希望家里的各种必需品保持一种适度的供给,需要的时候刚好有准备,不需要的时候又不会显得冗余。总之,不要给生活添乱。  可是现实中,我们
期刊
1  她是我的奶奶,他是我的爷爷,他们成婚的时候,年纪都很小,她12岁,他13岁。  成婚当天,她哭闹着不肯上花轿,抱着娘嚎啕大哭,她的奶奶一边忍着泪,一边将她拉出娘怀,盖上盖头交给喜娘。并不断叮嘱着,到那边不许任性,要好好学着做人媳妇。就这样,她不情不愿地上了花轿,踏上了那未知的婚姻之路。  揭开盖头的那一刻,她紧张地绞着双手。映入她眼帘的是一个瘦小的男孩,皮肤黝黑,双眼明亮,只见他对她羞涩地一
期刊
她在研讨会期间一直都很热情。研讨会的内容非常好。她知道这些理念有助于她的企业,但一想到她自己的团队,她自己就先泄气了。她已经预见到了他们的冷嘲热讽。她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像是一个沉重的砝码压了下来。  那么她应该去尝试一下吗?这种情景每一天都有,无论是在业务研讨会、人际关系讲座,还是在志愿者峰会。  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筹款研讨会,同行的是我任职的一家非营利组织的一位董事。我们俩对了解到的新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