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页面审读方法探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念及辨析
  
  期刊页面审读,是指期刊在付印前为保证期刊出版质量而由相关专业人士或业务主管进行的审读活动,其特征有3:(1)以页或跨页为一个视觉单位,(2)按照页码顺序,(3)从版面、编排、装帧等方面入手略读并评价期刊版面元素及其组合方式。由于页面审读属于期刊印前环节,是对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期刊所做的检查,因此它可以作为期刊社对期刊的外观、内容所进行的有组织的事中检查行为。它不仅有利于及时改正页面上存在的错误,避免给期刊社带来额外的损失,相比事后检查行为的期刊审读,页面审读是事中检查行为,可以对期刊出版物质量起到事中把关的作用。
  页面审读就期刊审读研究来说是一个空白。薛耀晗先生的《报刊审读初探》是目前关于审读方面仅见的专著。该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审读的概念、内容、性质、对象、作用、范围等,并对“审”与“读”的关系作了较为透彻的比较分析。①但该书没有专注页面审读。后起的诸多研究文献主要以论述科技类期刊的审读方法为主。对于一般期刊的审读,多数只关注期刊的内容方面,或重点探讨“审”与“读”、“一般性阅读”与“审读”的异同。而对于页面审读的概念、对象、范围、性质、方法以及它与审读、页面阅读的异同等内容都没有提及。因此,展开相关研讨很有意义。
  ⒈期刊审读与页面审读的关系
  期刊审读,是指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期刊社,根据各自的职能对期刊所进行的审读。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审读是代表国家或一级政府对新闻出版物的社会效果所进行的事后检查,是对已经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新闻出版物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法令,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②期刊社的审读是对期刊在选稿、组稿、装帧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环节进行科学地分析与判断。
  目前期刊审读,在关注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对期刊的版面质量有所忽略。从而造成审读的单一性与期刊整体评价标准的不平衡。而页面审读主要侧重于版面的审读——对版面的设计、编排做出评判,其对象是版面上的元素(标题、图片、正文、分栏、留白、线条等)。因此,从二者的对象上来说,页面审读是审读标准的补充。
  期刊审读的主体是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与期刊社。前者是国家主管机关对期刊所行使的具有政治性的检查职能,其目的是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期刊产业;后者是出版社对期刊所进行的检查,应属于社内的自检行为,其目的是提高期刊质量。而页面审读的主体是期刊社,对期刊所进行的页面审读,也属于期刊社内部的自检行为,其目的也是提高期刊质量。因此,从主体与目的上来说,页面审读与期刊社的审读是一致的,它包含于期刊社的审读工作之中。
  由于期刊审读偏重于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求审读员对文章的阅读程度要达到研读或笔读,而页面阅读偏重于版面,对编辑阅读程度的要求,只需达到略读即可。因此,从阅读的程度上来说,页面审读轻于期刊审读。它是期刊审读的基础,是期刊审读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期刊审读的初级阶段。
  ⒉一般阅读与期刊审读
  阅读学认为:通常的阅读可分为3种:工具性阅读、发展性阅读、娱乐性阅读。③而现在大多数读者阅读的期刊,主要是大众期刊,因而阅读方式主要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而期刊阅读的主体是个人,阅读的行为主要是凭借个人喜好的翻阅行为,阅读的对象是根据个人喜好所挑选的期刊,包括里面的内容、图片、标题等,因此阅读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喜好。
  期刊审读的主体是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与期刊社,前者的行为主要是具有政治性的检查行为;而后者的行为属于社内有组织的自检行为。审读的对象都是期刊的内容、封面、插图、版式设计等是否符合管理规定。对于前者来说,这些规定都是为了对所审读的期刊做出客观而权威的评判,这就是审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期刊产业,使期刊产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最终目的。而对于后者来说,这些规定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期刊质量。
  此外,一般阅读与期刊审读除了在目的、主体、对象方面的不同外,还表现在“读”的程度与形式的不同。阅读一般可分为一级阅读、二级阅读、三级阅读,而孟昭晋教授认为,一般读者的阅读活动只达到了一级,少量的可达二级,而期刊审读工作中的“读”要达到二级、三级阅读的水平。④因而,阅读是审读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审读。审读是阅读的升华。在形式上,阅读常常是自由的个人行为,属于兴趣爱好,而审读往往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需要与人合作,共同研究,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客观的评价,因此审读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
  ⒊页面阅读与页面审读
  由于大多数读者主要以翻阅性阅读为主,所以不可能把期刊内所有的文章全部看到,而只会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阅读。在挑选的过程中,读者往往以页或跨页为一个视觉单位,把自己感兴趣的标题、图片、版式从中搜索出来,进行略读,而此过程可称为页面阅读。
  页面阅读与阅读的目的、主体、形式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页面阅读的程度浅于阅读。如果阅读是对期刊内容的载体、题材、情节、结构等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页面阅读可能仅仅就是选择对自己有用或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只浏览一下文章的标题、图片即可的翻阅行为。因此页面阅读包含于阅读之中,是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页面审读的主体是期刊社,对象是即将印制的期刊外观,目的是提高期刊质量。因此,它属于社内有组织的事中检查行为。
  页面阅读与页面审读除了主体、目的、对象的不同外,还表现在:两者的标准不同。页面阅读主要以读者的审美倾向与兴趣为标准评判期刊的外观和选择想阅读的文章。而页面审读除了要考虑期刊的“外形”是否符合读者的兴趣外,还要注重期刊的外形是否与内在的思想相统一、和谐——版面的设计与文章的思想是否统一;版面符号是否能为表现版面服务;版面的布局,是否区分主次、讲究层次等。因此,页面阅读是页面审读的基础,是页面审读的初级阶段。
  
  二、 页面审读对象及方法
  
  ⒈页面之内的审读对象及方法
  页面之内的审读方法主要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页面设计是否和谐,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原则,同一页面或跨页内的文章的编排是否合理。形式上:页面或跨页内的元素是否齐全,页或跨页内的各元素之间的配合是否和谐。
  页面设计是否和谐,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原则,主要体现在:首先,文章标题的设计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原则。文章标题要醒目,标题的设计应层次分明有变化。其次,图片的选择、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读者的视觉感受。图片有冲击力但不能过多过滥,且搭配要匀称。如果文章的起始页或跨页上已经安排了一张图片,那么其他的图片最好安排在之后的页面上。⑤最后,版面内其他文字—— 辅文,是否明显。最好采用与辅文字体颜色反差较大的底色。
  同一页面或跨页内的文章编排是否合理,包括: 第一,同一页面或跨页上,文章自身思想内容是否一致。主要体现在图片与标题所表达的内容要一致。此外,较短的题目最好避免使用动名词和修辞的手法。第二,同一页面或跨页上,文章与文章之间布局是否和谐。第三,中心跨页的使用是否合理。在空间上,中心跨页肩负着承接期刊后半部分文章的作用,所以中心跨页应编排一篇文章为宜。第四,文章标题是否能体现单元的主题。在很短的时间里,体现文章主题的因素,只有文章的题目。因此文章的标题,在语言的表达上必须要表现单元的主题。
其他文献
秋日的北京,金风送爽。在人民日报社旁边的一栋小楼里,记者采访了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话题是即将到来的“十一·八”记者节。记者:今天“记者节:作为一个职业节日,同教
6月28日下午,贵州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县委、县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当地一些群众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期间,少数不法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比较而言,由新闻管理部门组织的阅评,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宏观监控,其意见更客观、更权威,其反馈更直接、及
走进报社,担任驻站记者和要闻版编辑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却时常想起当年在乡村当业余通讯员时,陪同中央媒体三位记者在基层采访的事儿。特别是今年初新闻系统开展“三项教育”和“三贴近”活动以来,当年陪同三位中央媒体记者采访的情形更加清晰,久久难以抹去。  我陪同采访的第一位中央媒体记者,是《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王艾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岐山县蔡家坡公社岐星大队(即现在的岐星村)当业余通讯员。那时候,岐星
文化的本体意义从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哲学的理性思辨两个角度全面观照一下,就会看出,“文”字的本身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一个形象化的符号,表示灯具与火苗,或表示太阳刚从地平线上
记者节对记者来说,固然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全国各地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喜迎记者节”,但正如一位记者同行所说,记者节也是一个记者反思的日子,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传媒业加速转型的时代,记者们更需要直面一些潜在的或者全新的挑战。  北京奥运会期间传媒业一些新动向已经印证了当前传媒业的转型趋势:《广州日报》在其网站上为每块金牌制作电子版的“金号外”,体现出受到互联网冲击最大的纸质媒体,已经开始直面这种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18岁-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比例
我一直以为,媒体虽是记录大众历史的,但对于个人体验而言,媒体的个人使用是更为珍贵的历史。  奥运期间,我从个人媒体史的角度来观察媒体是如何被人们使用着的,同时我也感到了人们是如何被媒体“使用”着的。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媒介是)进化还是(人们被媒介)异化?这是个问题!  基本上用一句简短的话即可概括我的奥运个人媒介消费史:  “看着电视,听着广播,用着网络,拿着手机……”这是最佳的奥运观赛方式了
经常上网,穿梭于各种网站的各种论坛之间,也偶尔写写博客。于是,对博客这玩意逐渐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对某些玩家费尽心思耕耘自己的博客感到有些可笑甚至可悲。  通常,玩博客的人,为了让自己的点击量增多,他在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之后总忘不了在各论坛上打个广告,比如:XXX的博客,欢迎光临指导,欢迎链接。  这是最初的最原始最朴素的博客广告。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样的广告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呢,就换着花样继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出自《论语》的话意思是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而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光飞逝,今非昔比,“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