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目的为依据改革我国外语教育体系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205205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外语教育大致有两个层次的目的。一是培养大众日常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二是培养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达到目的的途径主要是:把我国外语教育的重心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高中特别是大学开设特殊用途外语课程;有效进行小、中、大学一条龙外语教育。因此,必须从三方面改革现行的外语教育体系:缩短基础外语学制;改革大学外语的教学内容;落实分工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外语教育;目的;途径;体系;改革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外语教育才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至今外语教育在我国已进行了一个半世纪。从起初的少数官宦子弟到如今的普通大众,学习外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国家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外语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需要外语,这些人的外语水平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等值得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弄明确。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得到国家政府领导、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和普通国民的广泛重视。随着学习资源和条件的不断改善,学制延长,学时增加,外语(主要是英语,下同)的学习人数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学校、个人投入外语学习的时间、金钱、人力不断增加。效果有目共睹,30多年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基本上都获得了一定的外语知识和一定的外语能力。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只有少数学习勤奋、刻苦钻研又加上有留学经历的人达到了精通某种外语的水平。据教育部2010年12月30日发布的《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普通本、专科分学科学生数》的数据,2009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为5311023人,其中外语毕业生324724人(本科毕业生161021人,专科毕业生163703人)。[1]即使2009年的全部外语毕业生都是优秀,也只占2009年全部本、专科毕业生的6%多一点。非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外语水平优秀者屈指可数。可以说90%多的人学近10年或10多年的外语,其外语水平和能力十分有限,在实际中仍然难以正确应用。因此,从普及外语的角度看,我国的外语教育是成功的,但从各方面的投入与达到的效果看,我国的外语教育效率不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要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效率,必须从大处着眼。首先要明确在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的或目标明确之后,才能确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探讨教法和学法等才有意义。
  一、我国外语教育的目的
  就个体而言,学外语的目的有扩大就业机会、晋职、出国等,本文探讨的是集体行为的目的,也就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外语教育目标。在各级学校的外语教学大纲、课程要求、课程标准中可以找到官方对教育目的或目标的表述。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表述是:“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六至九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3]教高厅[2007]3号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从上面的表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外语教育大致有两个层次的目的:一是培养国民日常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二是培养一定数量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
  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多数的工作岗位对外语的需求水平并不高,需要应用外语的机会很有限。从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毕业应该达到的水平看,非涉外工作的人员具有高中毕业甚至是初中毕业的外语水平已足够了,完全可以满足第一种教育目的的要求。涉外单位、部门或岗位对外语的需求水平很高,要达到这些岗位所需求的水平,受教育者不但需要在中学良好的外语基础上在大学进行三至四年的专业外语教育,而且还需要在相当长的社会实践中边工作边继续学习。因此,培养外语高级人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通某种外语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既精通外语又精通一种或多种行业知识的人才,即复合型外语人才。而现在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是用少数单位、少数部门、少数人的高水平需求来要求几乎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长达十年的外语学习,这显然是人力、时间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不够切合实际,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至于某些个人对外语的特殊需求,完全可以由个人来解决,无需作为大众教育目标兴师动众让没有需要的人陪读。
  二、达到目的的途径
  1.把我国外语教育的重心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国际化背景下把外语作为国民应具备的一种素质来看待是不会有多少人反对的。要达到普及外语和培养综合应用外语能力的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把外语作为必修科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几十年来,这一阶段的外语教育为在我国普及外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过去的外语优势资源集中在大学以及应试教育对外语教学的严重干扰等原因,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外语教育质量还不能令人满意。大学不得不继续进行基础外语教学,占用了大学进行专业外语教育的资源,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外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的必修课完全能够满足普及和培养综合应用外语能力的教育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为了提高这一阶段的外语教学质量,首先要革新观念,改革机制,形成共识,切实重视这一阶段的外语教育教学,把这一阶段作为我国外语教育的重心,因为这一阶段是基础,时间长,对人才的后续培养影响巨大。
  2.开设特殊用途外语课程。要达到高中课程标准的九级目标和教育部教高厅[2007]3号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换句话说为满足各行各业的工作对外语的一定需求,必须开设专业外语课程,或叫行业外语、职业外语、特殊用途外语。只有让外语与专业或行业、职业结合,才能满足工作需要,才能学以致用。当然,由于过去长期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社会发展对外语需求的局限性,我国的外语院系形成了重视外语语言和文学教育的传统,培养了大量的外语语言人才,而没有或很少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当我国需要大量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时,我们缺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师资。结果,教育界的专家、高校的老师大都知道学生需要专业外语知识和能力,但开设专业外语课却困难重重。原因很简单,让只有外语语言知识的教师去教某门专业外语课难度当然很大。因此几十年来专业外语教学若有若无。大学开设专业外语课尚有如此难度,在高中开设就更困难了。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大学外语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专业外语而不是基础英语或目前的大学英语。开设特殊用途英语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正确途径。
  3.小、中、大学一条龙教育。这不是新的观念。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一条龙教育。外国语小学、外国语中学、外国语大学早已存在,这应该是一条龙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这种思想观念还不够突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培养体系不够明晰,培养规模满足不了需求。培养外语人才应像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样,实行对口招生对口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扩大或缩小各个层次的规模。而目前的情况是外语人才供不应求,扩大一条龙培养规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只有把外语教育作为长期的系统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级的人才。
  当然,除了外国语小学、外国语中学的学生对口升入外国语大学或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外,外国语大学或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计划从普通中学招收一些外语成绩优秀又愿意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来丰富生源。
  在专业设置上,外语专业和复合型专业应做好统筹兼顾。外语类专业院校除了保证一定量的语言文学方向的专业外,应重视和扩大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政治全球化而带来的越来越大的需求。
  三、改革现行的外语教育体系
  1.缩短基础外语学制。基础外语的教育应重点放在中小学。经过中小学6~9年的教育,多数学生的外语水平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和非涉外工作的需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基础外语的必修时间到中学毕业应该结束。但是几十年来,基础外语作为必修课一直延续到大学,只不过换个名称叫大学英语而已。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搞基础外语教育有现实需要,因为那时大多数中学缺乏外语教师,很多大学新生的外语还不如现在的小学生,即使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从ABC学起的。现在大多数中学都有正规院校毕业的外语教师,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了,但是外语教育的学制却没有变化。学制的一成不变是阻碍外语教育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最大障碍,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改革学制势在必行。
  2.改革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内容。与缩短基础外语教育学制相配合,大学公共外语的教育内容必须进行根本的改变。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应以服务职业、行业或专业为宗旨,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特殊用途外语作为教学重点而设为必修课。而对于基础外语水平仍然薄弱者和想提高基础外语水平的学生,可开设与中学外语相衔接的选修课来满足需求。多年来大学开设特殊用途外语课一直举步维艰、效果平平,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是缺乏师资。几十年来培养的教师基本都是语言文学方向,教基础外语轻车熟路,而教与其他专业有关的特殊用途外语则多有畏难情绪。另一原因是几十年来盛行不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该考试为提高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无形指挥棒的四六级考试已不符合大学外语教育的目的要求,极大地干扰了特殊用途外语教育的开展,或取消或根本改变考试内容是现实的选择。
  3.落实分工学习的理念。目前我国各地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外国语小学、中学和大学,特别是在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对外语人才和外语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些外语学校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正如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社会大分工是社会进步一样,分工学习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方式。政府应该高瞻远瞩,把握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好教育的宏观调控,扩大外国语学校的规模,使一条龙外语教育充分发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造就大批高级外语人才和外语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普通本、专科分学科学生数[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郑长发(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麦的种植面广,产量也高.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主食也多以小麦粉为原料制成多种食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饮食的要求也越来
2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一种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910071224.0。
2011年12月17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完成的“中国对虾‘黄海2号’新品种培育与扩繁技术”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
研究了有机铬对热应激下蛋鸡的各种血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热应激下的蛋鸡补充有机铬(GTF),可对蛋鸡的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和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异
主要论述了绿色无公害饲料的基本含义,对绿色无公害饲料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饲料原料、饲料配方、加工工艺、产品检验、卫生管理等,进行了较全面、详细的阐述.
饲草压捆时的应力松弛特性对压捆工艺的安排和压捆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用试验的方法对压捆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主要工艺参数的影
'应激'一词源于英文'stress',原意为'紧张、压力、应力'.应激学说,1936年由加拿大病理专家Selye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
综述了预混料生产加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包括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配料与混合、成品的包装及贮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粉尘控制,旨在对提高预混料的生产水平、保证加
随着卫星互联网功能日益广泛,卫星系统的模型设计和精准仿真愈发重要。卫星姿态确定是其姿态控制的基础,也是实现卫星功能的前提。目前航天任务对姿态确定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
据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和科学局发布的2012澳大利亚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在过去十年,澳洲水产养殖业在渔业中的比重由30%上升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