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e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逆向思维,不但能标新立异,往往给人以独具一格、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能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章段落的分析能力,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会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不仅可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会不拘一格,千变万化。例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在学完全文,领会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时,教师提问:“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应该学习船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沉着冷静,急中生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引导逆向思考:“小孩的遇险,船长自己有责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像船长那样,平时对自己的部下管教不严,水手与儿子追逐打打闹,不加强制止管理,缺乏安全意识”;有的学生说“船上本来就不是特别安全的场所,不应该把宠物猴子带在船上,本身猴子生性调皮,容易发生意外”。学生的一席话,真是让人子目一新,儿子遇险,船长虽然能够沉着冷静,急中生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也是船长平时不加强管理,不防范安全造成的,船长自己负有不推卸的领导责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让我们都明白了,作为管理者,安全重在防范于未然。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今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新意。
  二、在写作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遣词造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1.逆向审题。
  学生作文时往往会受某种习惯和心理定势的影响,思维被限制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里,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在审题时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之相反或相对的另一种观点,就能写出比较新异的文章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习作《二十年后的我》一文时,此文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反过来想,毕竟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在二十年后就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人人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吗?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于是有学生突发奇想,自己在二十年以后虽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搬运工、工人、农民等,但我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人们丰衣足食,夜不关门,我在这个和谐安定的社会中为社会的发展默默奉献。于是学生写作热情高涨,这次作文写得各具特色。
  2.逆向选材。
  学生在审题立意以后,大概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些什么,写出来反映什么主题,但到底写什么,选择那些材料,有的学生又会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选择的材料平凡而普通。俗话说:“文似青山不喜平”,如果能跳出定向思维的框框,我们采用逆向思维,就能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例如学生在写《我的家》一文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家庭成员相互关爱的题材,借以抒发家的可爱,而有的学生则以爸爸、妈妈过去如何打麻将,经常吵架、打架,对家庭不负责任,自己便把家里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全部记录在日记本上,抒发自己对和谐家庭的渴望,后来父母偷偷看到了自己的本日记本,并在日记的感动下,终于改掉了自己以前的缺点,从此家里有了关爱,有了亲情,形成了可爱的家。有的学生还以天气的寒冷,家庭现实的不幸来反衬家庭的温馨,从而抒发出家是避风的港湾。
  总之,逆向思维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在解决语文问题时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还能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奇特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樊哙镇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越发重要,自主性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型教学等一批新理念层见迭出,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怎样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成为生物老师的当务之急。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生物学科是一门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它使学生产生了解其中奥秘的欲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在现实课堂中部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陌生感,没有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核心课程地位,由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相应解决方法,引出本课程设计思想,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并通过“压实度检测”这一实例,采用由课堂到现场再回到课堂一环套一环、由理论到实践到理论台阶式上升的教学方式,真正诠释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  [关键词]课堂理论现场实践技能    一
期刊
[摘要]安徽省中考物理2000年与2011年的计算题从分值、题型到难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同时也想让命题专家有所思考。  [关键词]中考计算题命题区分度评价    最近几年,安徽省中考采用二考合一的形式,即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业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选拔性考试采用相同的试卷进行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另外增
期刊
[摘要]面对当前部分农村孩子厌学语文的现状,广大语文教师,要探究方法,注重艺术技巧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善于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善于激发课堂情趣:善于表扬鼓励。并加强引导练习进而喜欢语文,最终爱上这门学科。  [关键词]创设情境深入生活激发兴趣表扬鼓励    我是一位从教近二十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近几年我发现,部分学生厌学语文,上课不专心听讲,忽视语文的重要性,忽视语文课的主导作用的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的现状,简述了背诵对于学习语文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及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能力背诵教育能力背诵方法    新课标要求1—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以上。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精彩篇章,应该做到张口能背,倒背如流。因为背诵是培养
期刊
作为一个教师,主要的职责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责任心,再好的教学环境,再聪明的学生,大多是不会成才的.  教师是一个救生衣者,所做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没有一个完全的尺度来衡量是否优秀,竎不是所有的人才能成为教育家,而一个有责任心的老教师是会让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你所从事的事业中是否取得家长的满意.学生乐意.现就我二十多年的教学和一些实际经验浅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
期刊
有人说语文教学中,传统教育方式多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记忆而轻创造,重练习而轻思维,造成学生头脑僵化,表达形式过于单一、生硬,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因而提出要向传统教育挑战,要摒弃这些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  就练习而言,它是传统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方式,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智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在练习中思考,熟练掌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
期刊
我是一个在四川成都农村学校工作了近27年的普通教师,经历了非义务教育和实行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也当过这两个阶段的班主任,对这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效果和学校教师所付出的努力进行了比较,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效果好像还不如没有实行义务教育时的那么好,而教师为教育学生所付出的艰辛却比原来还多,这就不得不引起我对这两个阶段教育的一些思考。(当然,实行义务教育肯定是让老百姓减轻了经济的负担)。  我们国家现在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教育部、教职成〔2011〕9号文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为例,分析了我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具体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引言  2008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