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才算是有文化?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是在1999年的议会里。从九月开始,官员每天四五个小时坐在议会里接受议员轮番质询。
  我是个新生,议员发言多半用一种怒吼咆哮的声音,麦克风再把音量加以扩大,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晕眩的症状出现,我总在头昏脑胀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看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长是学者出身,他的症状是胃绞痛,想呕吐。
  到了十二月底,预算要三读通过,第二年的政务才能执行。咆哮了四个月的议会为了要表现戮力为公,很戏剧化地总是通宵不寐地审预算,从下午两点开始连审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时。
  议员可以轮番上场,回去小睡一场或者吃个酒席再回来,官员却得寸步不离地彻夜死守。
  我坐在大厅一隅,看着窗外冬夜的雨湿湿地打在玻璃窗上,沙沙作响,觉得全身彻骨的寒意。
  就在这样的一个湿雨焦灼不安、黑夜透着荒谬的清晨三时,我发现我被唤上了质询台,为台北市的文化预算辩护。
  一个议员,刚从外面进来,可能才有应酬,满脸红通通地,大声说,“局长,你说吧,什么叫做文化?”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
  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
  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
  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在一个空荡荡的议堂里,半夜三更,这样谈文化,好像只有鬼在听。
  我心里在想,我知道,你以为我会谈雄伟的博物馆、华丽的音乐厅和伟大的艺术家,不,如果你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会继续说下去,即使是三更半夜寒意澈骨。
  胡蘭成描写他所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
  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
  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
  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
  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得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
  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
  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
  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
  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
  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其他文献
1988年的元旦对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天晚上,我买了两张票,请哈文看演出。她还真来了。站在一片核桃林旁边,我说:“哈文,我是个很认真的人。我爸说,让我上大学找个女朋友,我看你挺好的,就愿意你当我女朋友。凭我这条件,你吃亏吗?要么你现在就宣判我‘死刑’,我就再没这念想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要么你就……”本来我是打好腹稿的,说着说着就即兴发挥了,最后一弯腰,从地上拔起一朵野花,“你要是同意,就把这
搞笑的胖子  事实上,从古至今,胖子撑起喜剧的半边天,而且他们无须说什么、做什么,只要足够胖。因为胖而引人发笑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电视和电影发明之前的数百年:舞台时代的喜剧演员里,胖子总是最受欢迎的那个,只要他走上台来,观众席里就已经升起隐隐的笑声。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大银幕、小银幕全面登场,娱乐领域的载体改头换面,可是胖子的喜剧效果依旧只增不减:美式传统喜剧里,从动画片《恶搞之家》《辛普森
1  小学时,母亲是如何逼我读书,而我又是如何不肯读书、老想着打棒球,一直是我最深的记忆,也是我们母子之间的较量。  邻居大婶看我那么爱打棒球却没有手套,觉得我可怜,于是在我生日时偷偷帮我买了棒球手套。  但母亲根本就不准我打棒球,就连拥有手套也会惹她生气。  我家只有两个房间加一个厨房,一个房间四叠半,另一个房间六叠。根本没有“自己的房间”这类时髦玩意,没处藏手套。  不过走廊尽头,有个勉强算是
苏妄言:参加婚宴,被同桌一个不太熟的已婚人士问:“每次喝喜酒有没有一种想结婚的冲动?”我想了想认真回答:“你每次参加别人葬礼有没有一种想死的冲动?”然后我全程安静地吃了一顿饭……  慕容复:今天去个陌生的路口值班,我准备趁着车流量少时练习一下变换红绿灯。结果发现钥匙打不开路边信号灯控制器的箱子……正当我庆幸自己未雨绸缪的用力硬撬时,对讲机里的领导突然问我在路边做什么?我照实回答后,领导说:“提前练
每年秋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回到老家。对我而言,老家就意味着村后一座月牙山,村前一条庄浪河,还有横亘在山、河之间的那一片沃野。坐在山上,迎著风可以远眺蜿蜒的河流与火。下到河里,可以捞起两条指头粗的泥鳅,还能听到池塘芦苇丛里一片聒噪的蛙声。  记忆最深的还是秋天的故乡。田野里处处弥漫着丰裕的气息。麦收后的田地被整饬一新,泥土享受着阳光的抚摸,慵懒而疏松,散发出秋天独有的温糯的气味。黄灿灿的玉米棒子从地里
是鷂鹰教会歌声游泳  是歌声追溯那最初的风  我们交换欢乐的碎片  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家庭  是父亲确认了黑暗  是黑暗通向经典的闪电  哭泣之门砰然关闭  回声在追赶它的叫喊  是笔在绝望中开花  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是爱的光线醒来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  李洋摘自“中华诗库”
电影《飞驰人生》的主人公张驰要跑一个拉力赛,可是没有领航员。一般可以认为他栽定了,领航员是赛车手的眼睛,巴音布鲁克魔鬼赛道,1462道弯没人能背下来。  但是张驰就背下来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6500遍,我能记住每
1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
书籍的腰封是指包裹在图书封面外的一条纸带,带有两个勒口,覆盖在封面或护封上面。这条纸带的宽度一般是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也有更大的,甚至有占据封面三分之二的,通常裹在书的中部或底部,叫作横封,最为常见;也有竖着的,叫作竖封。  公认的腰封的发源地是日本,其灵感来源不知是否与和服的腰带有关。  1957年,在日本出版的《危险な毒花》一書,就已经带有一条红色的腰封,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摄影家常盤刀洋子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