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名转动的概念隐喻认知理据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体现了人类基本的隐喻思维特征。概念隐喻理论不仅为名转动提供了认知理据,而且是诠释这一转换过程的重要机制。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研究名转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并为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
  关键词:名转动 概念隐喻 意象图式 隐喻映射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作为词类转换的一种,“名词转换为动词”(简称“名转动”)指一个名词在语法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换为动词词类范畴成员的一种构词法现象。一个名词在动词化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义增值,即名转动后,源名词衍生了动词义,而转换生成的动词也保留了源名词意象图式的滞留义。例如,“He never babied me”中的“baby”由名词转用为动词后,意指“娇惯”;而这一动词义正是保留了源名词的“婴儿”意象和意义,即“像对待婴儿一样娇惯我”。源名词意象图式的激活有助于读者运用类比更好地理解名词动用所描述的过程,语言表达因而具有较强的认知修辞效果。然而,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词汇和语法视角阐释名词动用的语义问题(Quirk,1985;汪榕培,1997等),很少涉及因源名词义和新动词义“交织”而引发的隐喻思维过程。本文将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进行分析,探讨名转动的隐喻认知理据。
  二 概念隐喻与隐喻思维
  1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是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人类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考夫等称为概念隐喻,如“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旅程)。这里的“LOVE”被称为目标域,“JOURNEY”为源域,“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经验和概念相似性基础之上的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换言之,概念隐喻能使人们用具体的、较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复杂或抽象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发生的,其基础是两个域共存的概念相似性和认知经验。
  2 隐喻思维
  人类的思维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不仅以隐喻化的方式认识现实世界,而且以隐喻化的方式进行交流。例如:
  Wherever Tom goes,his little son dogs his footsteps.
  (无论汤姆去哪儿,他的儿子总像小狗一样尾随着他。)
  狗总是喜欢跟随在主人后面,句中在汤姆儿子的举动和小狗的行为之间找到了概念相似点,形象地比喻儿子寸步不离汤姆的样子。很多时候,这种隐喻表达是言者临时在两个相似事物之间建立关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言者运用隐喻思维可进行词类转换活用,而读者则可基于自己的经验,并借助特定的认知语境对其进行解读。由于词类转换经历了一个隐喻思维过程,而相关语言表达易为读者所理解,这是因为在已有知识(源域)的基础上去认识新事物(目标域)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且概念隐喻的认知运作也就意味着不落俗套和创新。
  3 隐喻过程中的映射与类比
  隐喻过程中的映射可将一个意象图式转用于其它事体,以此感知抽象的事物和概念,从而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关联。作为隐喻思维基础的意象图式是人类认知经验中一种既抽象又具体的意象,“是人们与外界互相作用、互相感知的过程中,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结构且反复出现的动态性模式”。词类转换过程中的隐喻映射既是词汇意义范畴的跨越,也是认知域的跨越;在词类转换过程中,人们对源词域的理解会自动投射到目标词域的概念上去。换言之,隐喻映射是借助意象图式对抽象事体进行概念化识解的过程,是意象图式所在的源域与目标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看,类比是隐喻思维方式的一种,即在两种不同的事物间创造出相似性,从而使这两种事物发生联系。在很多情形下,名词转用为动词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言者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使不同事物之间具有了概念相似性。
  三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名词因指称现实和概念世界中的事物而具有某种意象;作为语言信息在人记忆中的储存形式,意象在概念世界和经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进而为隐喻思维的发生提供可能。动词突显世界的存在、运动与联系,描述事物发生的过程与状态。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中的语义增值,不仅增加了源名词所不具有的过程和状态意义,而且往往能够激活读者记忆中源名词的意象图式,而作为已有知识的意象图式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名词动用表达的理解。名词动用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激活读者记忆中与源名词相关的意象,使源名词在其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形象的动作和状态描述义。
  在充当谓语描述事物的过程和状态时,由名词转换生成的动词会激发读者记忆中同源名词相关的意象图式;而在理解句义时,读者往往会把源名词的意象与动词充当谓语所描述的过程进行类比,而类比的过程正是基于两词义概念相似性基础上的由源名词义(源域)向新动词义(目标域)的映射,隐喻思维过程由此产生。因此,英语广泛存在的名词动用现象是隐喻思维过程的体现。这个隐喻化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以已知映射未知、以简单映射复杂、以熟悉映射生疏、以具体映射抽象,让人类能够用语言重新构造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并且可以用更加经济的方式认知现实世界和进行交流。例如:
   (1) John began to curb his appetite for food and drink.
   (约翰开始节制饮食。)
  在这里,“curb”作名词,意指“控制马的马勒”,由“马勒对马匹的控制”作为源名词义向“节制(饮食)”的目标动词义进行隐喻映射的概念基础是“像用马勒驾驭马匹一样节制饮食”,表达简洁生动。具有同样隐喻映射过程的另一个名词动用是“harness”,如:
  Human beings make all attempts to harness solar energy.
  (人类竭尽所能来利用太阳能。)
  基于用马具来驾驭马和利用太阳能所共同体现出的“为我所用”的概念相似点,实现由源名词义“马具,挽具”向动词义“治理、利用”的映射。
  (2)Richard and his parents are trying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m.
  (理查德和他的父母努力缩小他们之间存在的代沟。)
  为表达“缩小”父母和孩子之间代沟的意义,言者选用了“bridge”的名词动用用法,其能够在读者大脑中激活“在相隔的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一意象;读者会用“沟通桥梁的架起”的源名词义映射“差距缩小”这一目标义,所基于的概念基础是“双方沟通渠道的建立是缩小差距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为能够触发读者的隐喻思维,“bridge”名词动用时的表义作用远比直白的“make smaller”更为丰富。
  (3)I can’t be saddled with any more responsibilities.
  (我再也无法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名词“saddle”意指“马背上的鞍或鞍状物”,转用为动词时的意义为“使承担重大责任,使负重担”。这一名词动用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言者想通过源名词“saddle”在读者大脑中激活“马背负鞍状物”的意象,从而让其更好理解抽象的责任或任务的“承担之重”,即“像马驼鞍一样承担责任或任务”。这一以具体意象映射抽象概念的隐喻认知运作的概念基础是:与鞍状物的重量作用于马相同,责任或任务会让承担者感觉到有压力,动物的负重特征被映射到人的身上。
  (4)Joey pigged at table.
  (乔伊在餐桌上大吃大嚼。)
  表义极为生动形象,是因为名词“pig”(猪)转换为动词后,在使用时会引发由源名词激活的“猪贪吃”的意象到描述“人贪吃情形”动词义的隐喻映射过程,进而突显乔伊吃饭方式的难看,如把脸埋在食物里,狼吞虎咽,吃时咂咂有声等,由此而触发的丰富联想超出了普通动词“gorge”(用食物塞饱)的表达效果。
  (5)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monkey with the devices in the workshop.
  (学生被禁止摆弄车间里的任何设备。)
  Monkey(猴子)具有顽皮、淘气和好动的习性。在上例中,源名词“Monkey”的行为特征作为源域被投射到人的身上,猴子的捣蛋意象有助于读者理解该名词动用时所描述的抽象行为过程,即“瞎摆弄、胡闹”,表达凝练而生动。
  (6)John wolfed every book on sociology and politics he could find.
  (约翰贪婪地阅读他能找到的每一本有关社会学和政治的书籍。)
  Wolf(狼)作为一种凶残的动物,具有贪婪的天性。在上例中,源名词“wolf”的“饥不择食地贪婪习性”作为源名词意象被投射到约翰的身上,读者可以借助狼的贪婪意象来充分理解约翰渴望阅读的迫切心理。
  (7)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oung intellectuals were seeded into rural areas,many of whom rooted there.
  (无数的年青知识分子被派遣到农村地区,很多人在他们所呆的地方安家定居。)
  这一句话中有两个名词动用现象,即“seed”(种子)和“root”(根),它们在转用为动词时的表义分别为“派遣”和“安家定居”。这一表达之所以形象、生动,是因为“seed”和“root”的源名词意象被投射到目标动词义中,即“像散播种子一样把年青知识分子遣散出去”和“如同树扎根一样永远定居于某个地方”。
  四 名转动隐喻映射——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
  美国学者齐夫认为,人们在交际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言者完整表达,又能满足听者完全理解所需最少的语符,即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这一原则被称为“语言经济原则”。通过对以上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因其能触发隐喻思维过程,在交际中使用由名词转换生成的动词往往能达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效果,恰恰最能体现语言经济原则。这首先是因为在基于概念隐喻关系的名转动过程中,名词所涉及的意象图式首先得以突显,成为认知参照点,可快速地为名词动用时所描述的抽象过程和状态提供心理可及的基础,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概念隐喻思维的简化与凝练;其次,如前所述,一个名词在动词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义增值;转换生成的动词保留了原名词所指意象的滞留义,使其语言表达力得以增强。
  
   注: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科研项目“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及其认知条件”(SLGKY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概念转喻与概念隐喻的差异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 Quirk,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gman Group Ltd.,1985.
   [2] 汪榕培等:《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明杰:《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 2011年第7期。
   [4] 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 张明杰:《概念隐喻思维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3期。
   [6] 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 魏晓斌:《关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反思》,《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房晶,女,1982—,陕西汉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北宋时期,苏轼知密州,超然思想在此形成并影响至今,豪放词风在此发轫且余韵犹存,书法绘画在此留下墨宝丰富了当地文化。他勤政爱民,文采出众,品格高尚。其影响历千年而不衰,其贡献逾万代而不朽。  关键词:苏轼 密州文化 贡献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罢杭州通判,十二月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任太守),虽然时间只
期刊
摘要 19世纪末期,出于政治的需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了文学改良运动,白话文运动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它得到如吴汝纶、刘师培等人的响应,却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反文言用白话,运用哪种语言是有关语言形式或技巧的问题,这就波及到整个文学而非仅限于某种文体范围之内;二是在白话与文言的对比优劣中,力主白话的同时明确反对文言写作;三是用文言写作已成惯式,改用白话写作需要时
期刊
摘要 宋人论唐文的形式包括以文论文、以诗论文、说部论文、史部论文、诗话论文五种形式,其中以文论文中的选集序和提拔文、诗话论文是宋人论唐文的新兴载体。《新唐书》作为惟一一部官修史书,它于唐文的评价对研究宋人论唐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论文形式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学术发展史在形式上的变迁。  关键词:北宋人 唐文 评论形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宋人论唐文之评论形式研究是从学术发
期刊
摘要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以独特的创作风格、独具魅力的写作手法,恰如现代绘画艺术的“留白”一样,为读者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诠释空间。本文就“冰山原则”及作品的主题隐义、零度结尾的文体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白象似的群山》的文体加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欧内斯特·海明威 冰山原则 《白象似的群山》 象征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
期刊
摘要 21世纪初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活动敲响了警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成为人类寻求自救的必经之路。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者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式的生态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思想和人类活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  关键词:超验主义 生态观 诗意 栖居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一  21世纪初频繁发生的洪涝、旱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给人
期刊
摘要 国学热是当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思潮,但如何学习儒学思想和孔子学说中的精髓,则应是人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孔子思想中“尚武”的精神角度,来分析和探究儒学思想和孔子学说,从而告诉读者一个不一样的孔子。  关键词:孔子 儒家思想 尚武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品格高尚、安贫乐道和乐观坚毅的君子。子贡说孔子“温、良、恭、俭、让”,
期刊
摘要 苗族巫词是民间宗教的产儿,又是苗族先民的创造。它具有宗教—神话的因素、角色化的诗化叙事结构、独特的诗化语汇和丰富的多义性,值得文艺家们去发掘、研究。  关键词:苗族巫词 诗化 审美  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识码:A  苗族是一个善于用诗的方式进行思考的民族,从远古的时候起,一直“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荷尔德林语)。因此,苗族巫词大多是押韵或押调的诗行,具有独具特色的诗化审美效果。  
期刊
摘要 语言变异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词义变异是其主要的体现形式。词义变异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现象。本文认为,将词义变异纳入语用研究的范畴,从模因论角度重新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这种现象的本质,看到其深层动因和理据。  关键词:模因 模因论 词义变异 复制 传播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需要规范的制约,否则就易出现言语病而影响交际。然而,在
期刊
摘要 由菲利普·刘易斯提出的反常式忠实(abusive fidelity)打破了翻译对单一的意义追求,体现了译入语与原文的文化差异,还原了原文的文化特征。赛译《水浒传》(《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体现这一翻译策略的典型。赛珍珠的翻译忠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反映出她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尊重。  关键词:赛珍珠 《水浒传》 反常式忠实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淑女”是一个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对“淑女”含义的理解与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本文对各种英语译文中有关“淑女”的翻译进行对比并加以重点分析,进而指出文化词的翻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兼具历史性和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同时也与译者的文化底蕴和世界观、审美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淑女 文化词 跨文化交际 翻译 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