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二五教育学科规划课题”的研究全面展开,我们学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课题研究。我以核心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城乡结合部初中数学作业测量与评价”这个课题,这是我最喜爱的课题之一,它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的稳步发展。我在参与这个课题时深有感触: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缺乏评价与理解,对作业的错题不能进行自主分析。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一些不合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则势必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成效。当然,教师不可能发现一个问题便立即解决一个问题,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学生的答题过程。下面列举三个典型的例子分析一下。
以下分别是三个学生第一次作业中第20题的答题情况,如图1和图2。
借助作业第20题,我发现了学生错误的“秘密”:
(1)解答格式不规范,没有写出被选的两个多项式;
(2)计算错误率高,合并同类项技能掌握还不扎实;
(3)由于不是单一的因式分解,学生答题时不能按因式分解的要求完整解答,如括号内的2a 2没有提取出来。
作业批改记录能帮助我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方法,适时整合教学内容,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从细致地分析学生的作业着手寻找“秘密”。我希望能从学生答题的“秘密”中归纳出共性的东西,找到相应的策略,形成科学的方法。
以下是学生第2次作业的第2题的答题情况,如图3。
在图3中,我理清了学生思维成长的“秘密”。我发现这个学生思维很是缜密,刚进初一的学生知道逻辑推理的并不多,但是这个学生在回答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时候,利用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正确地给出了不等式,体现了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另外也提醒我自己,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推理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在图3中,这个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求平均分的时候,采取了很保守的做法,通过对表格和题意的理解,分步骤把假设的总分和零头的代数和算出来,最后算出两者的和,才是实际的总分,之后借助平均数的定义求出了正确的平均分。从这个分散而整齐的答题中,我看得出这个学生做作业非常认真,学习目标明确,条理清楚,而且懂得分步得分,答题也很完整。初一新生能用这样负责的态度做作业已经很不错了。这让我反思,其实数学的学习是需要策略的,至少遇到问题要多思考,理清思路,再下笔。只有这样独立完成作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以下是学生对计算题的一系列处理情况,图5—图8。
七年级阶段是中小学衔接的重要阶段。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的作业能体现出学生在衔接阶段学习的效果。数学学习中的计算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学生计算类作业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以计算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很注重这类作业的测量与评价,做到例题典型,常讲常练,突出个性,讲求方法,希望学生能重视错误,正确思维,举一反三,夯实基础。
从图4到图8,可以看出在学习积的乘方这个重要法则后,有的学生还不能理解法则的真正内涵,再加上基础较差,对乘方和乘法的意义有所混淆,学生错误百出,让人非常着急。对症下药是关键,如图4,这类学生应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由于对题意没有理解清楚,把题目都抄错了。图7的错误也是很典型的,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知道了运算顺序,弄错了运算法则。图5、图6和图8都是正确的,不同的是,像图5这样做的学生是一步一步,循规蹈矩,思路清晰而且正确的,像图8这样做的学生的答题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堪称完美,从长远来看,学生答题是可以个性化的,简单的东西可以不复杂化。
虽然是同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从答题来看,每个学生的“秘密”是不一样的,在丰富的作业世界中,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在思维的碰撞,我愿意尊重学生答题的秘密。
从中考的长远发展来思考,就学生的作业评价要更加科学有效,这也要从平日的问题入手,针对学生作业中的“秘密”,在今后教学中要采取应对措施。
(1)部分学生对作业习题的解答书写不规范,可见思维习惯要重点培养。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规范答题步骤,表达准确,推断合理。
(2)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难以审清题意,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可以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文字较长的题目,要求学生仔细读、反复读,找准关键点,准确捕捉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
(3)初一学生大多缺乏应用意识,因此重视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4)一些学生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在作业上体现出作业水平的不稳定性,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5)在数学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重视中小学衔接,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行揭开自己在解题中的“秘密”,轻松、愉快地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在课题研究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校在课题所涉及的领域收获也越来越多,我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越来越重视。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要制定更有效的作业评价机制,寻找学生作业中的“秘密”。
以下分别是三个学生第一次作业中第20题的答题情况,如图1和图2。
借助作业第20题,我发现了学生错误的“秘密”:
(1)解答格式不规范,没有写出被选的两个多项式;
(2)计算错误率高,合并同类项技能掌握还不扎实;
(3)由于不是单一的因式分解,学生答题时不能按因式分解的要求完整解答,如括号内的2a 2没有提取出来。
作业批改记录能帮助我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方法,适时整合教学内容,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从细致地分析学生的作业着手寻找“秘密”。我希望能从学生答题的“秘密”中归纳出共性的东西,找到相应的策略,形成科学的方法。
以下是学生第2次作业的第2题的答题情况,如图3。
在图3中,我理清了学生思维成长的“秘密”。我发现这个学生思维很是缜密,刚进初一的学生知道逻辑推理的并不多,但是这个学生在回答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时候,利用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正确地给出了不等式,体现了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另外也提醒我自己,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推理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在图3中,这个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求平均分的时候,采取了很保守的做法,通过对表格和题意的理解,分步骤把假设的总分和零头的代数和算出来,最后算出两者的和,才是实际的总分,之后借助平均数的定义求出了正确的平均分。从这个分散而整齐的答题中,我看得出这个学生做作业非常认真,学习目标明确,条理清楚,而且懂得分步得分,答题也很完整。初一新生能用这样负责的态度做作业已经很不错了。这让我反思,其实数学的学习是需要策略的,至少遇到问题要多思考,理清思路,再下笔。只有这样独立完成作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以下是学生对计算题的一系列处理情况,图5—图8。
七年级阶段是中小学衔接的重要阶段。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的作业能体现出学生在衔接阶段学习的效果。数学学习中的计算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学生计算类作业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以计算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很注重这类作业的测量与评价,做到例题典型,常讲常练,突出个性,讲求方法,希望学生能重视错误,正确思维,举一反三,夯实基础。
从图4到图8,可以看出在学习积的乘方这个重要法则后,有的学生还不能理解法则的真正内涵,再加上基础较差,对乘方和乘法的意义有所混淆,学生错误百出,让人非常着急。对症下药是关键,如图4,这类学生应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由于对题意没有理解清楚,把题目都抄错了。图7的错误也是很典型的,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知道了运算顺序,弄错了运算法则。图5、图6和图8都是正确的,不同的是,像图5这样做的学生是一步一步,循规蹈矩,思路清晰而且正确的,像图8这样做的学生的答题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堪称完美,从长远来看,学生答题是可以个性化的,简单的东西可以不复杂化。
虽然是同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从答题来看,每个学生的“秘密”是不一样的,在丰富的作业世界中,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在思维的碰撞,我愿意尊重学生答题的秘密。
从中考的长远发展来思考,就学生的作业评价要更加科学有效,这也要从平日的问题入手,针对学生作业中的“秘密”,在今后教学中要采取应对措施。
(1)部分学生对作业习题的解答书写不规范,可见思维习惯要重点培养。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规范答题步骤,表达准确,推断合理。
(2)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难以审清题意,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可以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文字较长的题目,要求学生仔细读、反复读,找准关键点,准确捕捉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
(3)初一学生大多缺乏应用意识,因此重视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4)一些学生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在作业上体现出作业水平的不稳定性,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5)在数学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重视中小学衔接,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行揭开自己在解题中的“秘密”,轻松、愉快地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在课题研究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校在课题所涉及的领域收获也越来越多,我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越来越重视。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要制定更有效的作业评价机制,寻找学生作业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