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战前大国关系的演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德关系是大国关系的重要体现之一,双方经历了从对抗(一战)到合作(《拉巴洛条约》签订)再到相互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最后破裂(苏德战争的爆发)的变化过程。本文试图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入手,找出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原因背景,从而进一步认清二战前大国关系的演变及其认识。
  关键词:苏德关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夕,在同英、法结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出于保障本国安全的需要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避免了与德国单独作战,摆脱德国包围,从而赢得了一年半的宝贵时间以加强战备。从此意义上讲,这未尝不是苏联外交的一个胜利,但是这个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苏联中断了同西方民主国家共同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中努力,苏联突然转向与德国合作,把英法视为打击对象,这样就造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混乱,欧洲政治舞台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德国的变化,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处境,排除了最令德国担心的两线作战的危险,使德国做好了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的准备。8月23日,苏德条约签订,9月1日希特勒就迫不及待进攻波兰,发动了二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表面上看是苏德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利益,临时签订的协议,但从更深的程度看,这里面涉及到战前大国关系的变化调整和角力,有着很深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根据新的力量对比,建立了旨在调整彼此关系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在建立初期便存在严重缺陷和矛盾:苏维埃俄国因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被排除在,美国在国内孤立主义的喧嚣声中退出凡尔赛会议的种种安排,对德国的惩罚深埋下强烈的复仇心理,已经觉醒的亚非拉人民开始不断冲击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所有这一切都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种种危机。①
  一战后英法支撑的欧洲主要面临的是德国赔款问题,裁军问题和“俄罗斯问题”,②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考虑,这些问题在列强的争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随后1929—1933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同时也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走向解体。
  到了1939年春,欧州战云密布,大战迫在眉睫,当时只有西方“非侵略性的民主国家”同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联合起来,才能制止纳粹的侵略,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州局势日渐动荡,英、法、苏联、德国各自国家的安全利益出发,展开了以英法、苏、德各为一方的三角谈判。这些谈判几乎是在同步进行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每一方都试图通过另一方牵制对方,以取得有利于自身的结束。
  其次慕尼黑事件后,苏联怀有战争日益迫近的危机感与孤立感,在敦促英法采取主动的实际步骤,放弃绥靖立场的同时,苏联准备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改善关系。
  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暂时调整与苏联的关系,1939年初,双方以贸易谈判为突破口,开始进行谈判,由于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谈判于2月中断。随着德国实施进攻波兰计划的日期邻近,以及英、法、苏谈判的开始,希特勒下令恢复与苏联的贸易谈判,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不仅签订了《苏德贸易协议》,其中还涉及到政治关系中最敏感和最重要的部分。8月双方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行为。缔约一方成为第三方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任何国家集团,双方承诺只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两国间争端和抵触,条约有效期为10年③。
  其实战前,苏德两国之间保持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其政治意义不可低估,这种联系,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两国之间实现了自1922年《拉巴洛条约》以后卓有成效的经济和军事技术合作,德国大量进口苏联的原料和粮食,苏联则大规模进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工业技术设备,两国在军事技术人员交流上,保持着良好关系,形成了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经济合作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德两国为了摆脱协约国对他们的孤立而接近。并于1922年4月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从而开创了长达十余年的拉巴洛政策下的苏德合作关系。
  拉巴洛政策的形成有其重要的内外因素: 从德国方面来说,一战后德国的处境极为艰难,尤其是协约国对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强硬政策,迫使德国需要从东方“寻找出路”。凡尔赛条约完全剥夺了德国往日的大国地位和权益,使其海外殖民地丧失殆尽,军备受到限制和监督,莱茵领土被协约国军队占领。战争的破坏加上协约国的巨额赔款,更使德国跌入深渊。1923年,德国工业总值仅及战前的54%,财政状况也日益恶化,1921年,物价上涨为战前的10至15倍,而工资则相应减少33%,以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不安。因此,德国急需在外交上打开局面,从而迅速摆脱困境和改善地位。④苏联对德国的积极外交,有力地推动德国迅速走上拉巴洛道路。战败的德国与新生苏联虽然社会制度根本对立,但客观上两国却有不少相似之处,彼此极易走近乃至合作。两国相似之处表现在:苏德政治、外交上都十分孤立;都强烈反对凡尔赛体系和积极谋求平等地位;都竭力主张维持和平以迅速恢复发展经济、军事;另外,两国与协约国的矛盾都难以调和,因而都不可能与英法合作而且也不会站在对方的对立面。尤需强调的是,德苏两国在对波兰关系上有着共同的利益,都仇恨这位法国的盟友并且对波兰有领土要求。
  最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还与当时苏德的领导人对时局判断和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斯大林对形势和任务的认定和判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影响到了正常的苏德经济、政治关系,欧洲安全形势骤紧,但仍没有改变斯大林对形势和任务的总看法:他认为根据形势确定的发展本国国民经济,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和地位,粉碎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压迫,等待时机霸占失之于东欧民族国家的领土并把无产阶级革命推向欧洲,仍然是苏联面临的主要任务,20年代,苏联利用一战战败国德国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和德国处于与苏联相似的受到凡尔赛体制压迫的地位,成功达成了反抗凡尔赛体系的条约拉巴洛条约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条约,虽然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把对外扩张和战争威胁提到欧洲(包括苏联)面前,但斯大林仍然认为,这一威胁主要表现为打破凡尔赛体制的与英法的矛盾,并有根本改变苏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苏联完全可以像20年代到30年代初那样,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达到那时没有实现的目的。   希特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与斯大林反对凡尔赛体系均势这一点上不谋而合,仍然在蒙蔽苏联,随着战争脚步的加快,苏德开始恢复经贸谈判,并很快涉及政治议题,这样就出现了斯大林在1939年3月联共(布)十八大上的讲话发出了苏联外交转折的信号,斯大林在讲话中已经开始把战争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他说: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已经成为事实了,并用较大篇幅揭露了西方大国的不干涉政策和祸水东引的阴谋,“不干涉政策就是纵容侵略,就是策动战争,因而客观上是把它变成世界大战。”“主张不干涉政策的人们所开始的巨大而危险的政治游戏,最会使他们遭到严重的失败。”⑤这些言论都表现出与西方大国对抗而与德国接近的立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暂时避开战火,静观英法与德国厮杀,有祸水西引的目的。惠勒·本尼特在《悲剧的序幕》里指出:苏联“准备走英法在慕尼黑走过的老路——牺牲小国来换取和平以及做好准备的时间,并把纳粹侵略的威胁暂时从自己身上引开到别处去。如果必要,它就准备让西方国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自己从姑息主义中取得比它们过去曾获得的更加客观的好处。”事实也确实如此,苏德签订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得意的说:“如果这些先生们竟会有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打仗的爱好,那么就让他们彼此对打,而不要拉苏联参加吧。我们要在一旁观战,看看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对手。”⑥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西方的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遭到苏联不满和抵制。为了粉碎西方绥靖,维护自身安全,苏联会想尽一切方法和手段。
  2.战前苏德关系特别是双方在经贸关系上保持了良好的合作,这对斯大林起到一定的欺骗与蒙蔽作用,导致斯大林对法西斯贪婪本性认识不深,对德国丧失必要的警觉。
  3.慕尼黑阴谋后,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在构筑欧洲集体安全失败后,苏联为避免首先遭到战争攻击,转而铤而走险与法西斯德国合作,客观上加快了大战的爆发。
  4.战前的英法、苏、德的三角关系及一系列密谈,由于英法与苏的谈判,尤其在军事谈判上,英法不仅迟迟悬而未决,反而显得三心二意,没有真诚的解决欧洲安全和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决心和意志,使苏联极其失望,再加之德国的离间,使英法与苏联的接触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且大大延后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5.希特勒为避免重蹈一战陷入两线作战的覆撤,亲自出面指挥与苏联的谈判,在考虑各方面因素,特别是看到苏联的顽强抵抗意志后,最终敲定东线,在与苏联瓜分波兰后,矛头西转,让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主动。
  参考文献:
  [1]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第一版.
  [2]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第一版
  [3]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二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Edward.H.C..German—Soviete relations bewteneen the word wars ,1919—1939,London:Geoffrey Cumberlege Oxford UniverstiyPress,1952 P56.
  [5]康春林.论战前苏德经贸关系的政治意义,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M].世界知识出版社.
  [6]阿诺德·汤因比,维罗尼卡·汤因比.国际事务概览:大战前夕[M].1939,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欻嘎拉哈、包饺子等东北文化常见于新年期间,这些词都是来源于满族语言。满族语言深深影响以汉语为主的黑龙江地区的语言。本文将从地名、和日常用语的角度探究满族语言对黑龙江地区汉语使用的影响程度,以语言为切入点更好地了解黑龙江风土人情以及其社会风貌。  关键词:满语;黑龙江文化;语言学  一、满语在黑龙江使用的社会语言学背景  (一)满文的创立  满族直系先人为女真人,世居长白山、黑龙江及松花江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中韩交流日益频繁,韩流风靡亚洲,韩语也随之成为目前炙手可热的语种之一。各个高校韩语课程的种类日渐丰富起来,韩语翻译课程就是其中的一种。韩语翻译课程是韩语所有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韩语学习者需要重视的一部分,但目前在韩语课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对韩语翻译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望对韩语翻译课程的创新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韩语翻译课程;问题研究  一、韩语翻译课程中
摘 要:有稿同传,是在进行同声传译时可看稿的一种翻译,是相对无稿同传。它是同声传译一种。许多译者认为同传的过程中如果可借助发言稿以及相关的材料对译者同声传译来说是好事情,其实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有稿同传中出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译者更好做好有稿同传的同声传译奉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有稿同传;问题;策略  一、有稿同传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稿同传,有稿同传是同声传译的一种工作方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计算机的软硬件维护维修、网络管
摘 要:《道德经》作为一部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经典著作对当今世界仍有着巨大影响。历年来,随着中外学者对《道德经》的不断深入研究,其译本也层出不穷。事实上,《道德经》是和基督教《圣经》并列成为人类历史上译本最多的著作。对《道德经》的译者来说,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克服古汉语字形字义带来的理解障碍,还要兼顾让现代外国读者准确地把握中国先贤的智慧,难度可想而知。训诂学,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研究古书词义
摘 要:本文对古汉语“而”的连词关系进行汉泰对比,得知泰语跟古汉语连词“而”的意义及用法有很大相同。“而”作为连词,在古汉语中可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目的等关系。而在泰语中,泰语连词“而”一个生词可以有多种用法来表达意义,而且连词“而”不表示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  关键词:“而”;古汉语;泰语;连词;对比  一、古代汉语连词“而”的发展及用法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箭内亘是日本东京文献学派的著名史学家,在日本的蒙元史研究领域留下了重要的业绩。本文对箭内亘的生平成就、代表著作以及中国学者金毓黻对其的评价进行简要的梳理概括和分析,以期对日本蒙元史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箭内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蒙元史;箭内亘  日本的蒙元史研究是从“中国学”发展而来,兴起于日俄战争之后,虽发展较晚,但进展很快。在从事日本蒙元史研究的师承体系中,箭内亘起到了承上启下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