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露/门罗
时间:2018.10.19 - 11.20 地点:北京·尚巴美术馆
门罗(Monroe),作为一个来自苏格兰高地的姓氏,在不同语境下被中文翻译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带有强烈性别化的汉字:梦露/门罗,分别指向美国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和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这间接回应了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笔下有关“女性”身份塑造的神话。1940年代,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所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
展览关注近期国内外艺术家针对女性性别议题展开的摄影及相关媒介的实践,重点立足于当代摄影与女性主义文化的连结。安娜·埃伦施泰因(Anna Ehrenstein)、郭盈光、廖逸君、吕近月、米亚·奥提奥(Miia Autio)和普洛米·巴苏(Poulomi Basu)6位摄影实践者的作品展现了个体对女性在成长、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对于性别差异引发的不同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作品建立在将身体作为性别对象的后现代主义认知的基础之上,或幽默诙谐、或冷静透彻地挑战了人们对女性身份在复杂社会和文化中的固有认同。
家中的摄影班:星期五沙龙1977-1980
时间:2018.9.13 - 11.17
地点:北京·泰康空间
展览围绕发生在1970年代末,池小宁(1955-2007)位于北京电影制片厂职工宿舍大院西南角的两居室住家里的业余摄影学习班展开,展示了彼时年长一辈知识分子和年轻一代摄影爱好者之间,自我组织、自愿参与的无偿摄影教育与实践。这个在池小宁家中持续了大约3年的摄影班,现在被称为“星期五沙龙”。出现于1970年代中后期的家庭学习班这一特殊现象有别于一般的家庭文艺沙龙:许多“上山下乡”后返城的年轻人求知若渴却无处可学,年长者则苦于无法充分发挥被搁置已久的专业知识。一些年轻人主动到乐意倾囊相授的年长一辈知识分子家中请教,催生了这种自愿自发的学习小组。
作为展览的主体,一系列文献资料呈现了“星期五沙龙” 成员的实践,包括当时的摄影习作、记录郊外采风活动的照片、参考书籍、授课的讲义、学员的笔记本与日记、手工制作的相册、当年使用的相机,以及他们制作的放大机和投影仪等。展览还展示了一部于近期拍摄的影片,14位成员在访谈中叙述着他们对往事的回忆。此外,部分习作以拟仿当年内部观摩展的形式展出。
第三届宁波国际摄影周
时间:2018.10.27 - 11.3
地点:浙江宁波·中国摄协宁波艺术中心
第三届宁波国际摄影周的主题是“乡村影像”,由摄影师、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傅拥军担任总策展人。本届摄影周由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协宁波艺术中心、宁波市摄影家协会承办。
围绕“乡村影像”主题,摄影周设置了影像展览、纪录片播放、手工书陈列、现场对话、讲座等多个版块。影像展览部分主要包括两个致敬展以及12个影像单元。致敬展分别呈现了纪实摄影师张新民和晋永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完成的《流坑》和《最后的汉族》两份反映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影像调查样本。12个影像单元则面向海内外大众,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乡村影像”征集,最终从近千份投稿中挑选出当下中国乡村新鲜的影像,分别构成以下单元:十七个村庄、样本、春风、城乡、荒野、传习、肖像、场景、内部、乡集、长卷、纪录片。展览力图从时间和空间,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等角度切入,发掘、梳理当下中国乡村影像的线索脉络,相对真实地呈现在当代社会经济疾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乡村影像档案。
非洲心境
时间:2018.9.29 - 12.16
地点:英国诺丁汉·新艺术交流空间(New Art Exchange)
“非洲心境”(Africa State of Mind)由加纳-英国作家艾克·厄顺(Ekow Eshun)策划,展现了来自非洲大陆11个国家的16位新一代摄影师的作品,包括吉鲁安吉·吉亚·亨达(Kiluanji Kia Henda)、鲁斯·奥塞(Ruth Ossai)、萨米·巴罗基(Sammy Baloji)等。他们通过对非洲大陆的生活以及“非洲身份”高度主观的描绘,来探讨“非洲性”(Africanness)这一概念,揭示了“非洲”既是一个心理空间,又是一个物质领域;既是一片物理层面的领域,亦是一种“心境”。
尽管21世纪快要走完它的第一个十年,但外界对于非洲的普遍看法仍然存在着大量偏狭和局限。策展人艾克·厄顺认为,一方面,存在一种积极拥护“非洲崛起”的论调,它庆祝着新兴中产阶级的发展和由志向远大的青年人群推动着的科技行业的增长,但又粉饰了收入和机会的不平等,这些在许多国家仍然阻碍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将非洲简化为潜在的移民之地和充斥着腐败统治者的新刻板印象越渐升温,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把非洲国家描述为“鬼地方”。在这些背景下,“非洲心境”以摄影为线索和展示对象,反过来希望揭示当下“生活在非洲”的意义和体验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