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导”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其实质就是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实践证明: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自始不要多讲,而效力于导,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课堂教学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笔者结合自身实施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祈盼同仁指教。
  
  一、创设情境:导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也说过,“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因。导趣,就是教师巧妙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曲、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学习,使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的状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既可以用于新课题的导入,也可以用于知识闻的过渡、历史事物的论证和探讨等。比如在讲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我先讲述:“一个人,一个时代,在这里要感谢一位老人,一个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再投影出一组图片——《喜看南京变化》(幻灯片)。“南京新火车站——南京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南京长江二、三桥——气势宏伟壮观,如同彩虹卧波”、“乡村新曲——过去的奢望,今朝的现实”。然后,我随即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这样的情境创设仿佛将老师和学生变成了导游和游客,通过富有情感的导入语,南京建设的新成就展示等身边的资源及浅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既符合学生由近及远认识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也能快速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学生以高昂的精神状态进入新课学习。
  
  二、精心设问:导思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导思,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教学目标明确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但教师设计自学思考题应做到四点:一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矣;二要,有新意,有讨论余地;三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找到的题目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题目要多些,而且难易要适中。因为过于简单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和厌倦情绪,而难度过大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甚至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四是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总之,要尽可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内驱力,且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如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内容时我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探索:①新中国为什么要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②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哪三个方面?你认为哪一方面应该是当时中国外交的最佳选择?为什么?③有人认为,“一边倒”方针未必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政策:站在美苏之间,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什么不好?你怎么看?④坚持“一边倒”是否意味着中国盲从于苏联,背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什么?⑤有人认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执行的“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对外政策,不就是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吗?你怎么看?⑥从建国初期到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你觉得一个国家制定或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方面能促使学生重新整合有关教材内容,通过讨论、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答案,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将现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现实作为情境,理解历史,既体现了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理念。又体现了历史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时代性。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我没有立即将现成答案呈现出来,而是通过有效的提示、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最终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历史规律的揭示,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三、拓展思路:导议
  
  所谓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注意挑起矛盾,围绕某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议论,可以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抗日战争》一课时,我引用当今日本历史老师给他们学生的考试题,即“中日之间每一百年必有一战,19世纪有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有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也必有一战。日中如再开战,你认为其原因会是什么?地点会在何处?结果又会怎样?”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下列问题:“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办?”“你认为中日之间在21世纪会发生战争吗?请说明理由。”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也随之被点燃,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此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意在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多视角思考问题的理念,形成开放的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它也提升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此类“问题”的素材很多,如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学术问题引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然,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正确的历史观阐释“问题”,同时要注意控制讨论话题,切勿跑题,对讨论要及时加以总结等。
  
  四、留足时间:导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肯尼思·H·胡佛也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然而,在课堂上,当老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时,学生往往沉默不语,不愿发问。究其原因,一是心理素质差, 一发言就胆怯;二是害怕提出问题被别人笑话I三是不善于积极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知识,确实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其敢问。其次,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鼓励学生提问。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发问的机会越多,收获的惊喜往往就越多,得到的教学资源也越多。因为学生提问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仅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意义,而且也能引发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更能体现变“老师要讲”为“学生要问”的理念。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的“措施”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穷人生活无着,政府却提供补贴大规模销毁农产品?政府为什么不将农产品直接发给穷人呢?”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着重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的角度加以引导,学生们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是追求利润,只有毁掉多余的产品才能恢复价格和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才能进入正常轨道。所以资产阶级政府宁可分途出钱——一方面给予失业者发放补贴,缓和社会矛盾,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大量提供补贴毁灭农产品。恢复价格,以满足资本家的要求和愿望。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精明过人之处。
  
  五、重视运用:导练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可设计准备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迁移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笔者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节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它的失败有什么启示?学生将有关知识放在多角度、多层次中审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总之,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新矛盾、新问题,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主动迎接挑战,由原来的“主演”转向“导演”,并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正如肖川老师所言:教师要“围绕学生转,教学方式围绕学习方式转”。愿天下的教师们都能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多在“导”上下功夫,注重研究“导”的艺术,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其他文献
今天的教师如果依旧用“蜡烛”般的奉献,用“园丁”般的辛苦,和“一桶水”的储备,似乎已经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除了依旧需要上述条件以外,我们还需要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有效
在2004、2005两年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江苏省考试院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
我承认,2006年全国文综卷1历史试题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贴近现实、关注热点、强调主干知识、凸现新课程理念等。但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就个人的理解谈一些2006年全
江苏首采用“3+2高考模式”已有两年,这种模式与经往的人文,大理高考模式有联系也有区别,因而在教学中也有其独特之处,在这种模式下,如何进行高三历史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笔
通过介绍指数施肥的原理、方法与优点以及国内外指数施肥研究进展,简要概括我国桉树育苗发展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指数施肥技术可以解决目前我国桉树育苗存在的许多
美国EPA已经同意紧急豁免巴斯夫的共包装大豆锈病混剂Headline SBR(唑菌胺酯250g/l+ 戊唑醇432g/l),用于25个州防治大豆锈病。预防和治疗的推荐用量7.8 fl oz/acre(0.6 l/h)
孟山都公司已经与美国Nebraska Lincoln大学 (UNL)签订了开发耐麦草畏除草剂的GM宽叶作物的专有许可协议。孟山都说,研究仍在初级阶段,在下一个十年初还不能预计这种作物的商
美国71.32亿美元,巴西31.36亿美元,日本 27.89亿美元,法国19.74亿美元,中国14.36亿美元, 澳大利亚13.54亿美元,德国12.12亿美元,加拿大 9.35亿美元,韩国7.74亿美元,意大利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