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领域的生成与建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篇博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一句话“屈原向我们走来……”通吃高考作文题》,文中列举了将“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句话灵活运用于高考作文题的几个范例。材料通吃高考作文现象追溯到更早,是2007年网上的一个帖子:“苏轼材料通吃高考十省市作文”,有人用苏轼的材料,以十省作文题(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科举论、提篮春光见妈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必须跨过这道坎、读懂一首诗需要多少年、施比受有福、传递理想)写了十篇作文,文章文采斐然,灵活通变,如果在高考考场上写出这样的作文,也属上乘。这个帖子,早已湮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但它的出现,在海量信息产生的当下,对于学生的作文备考,特别是素材积累方面,却启发了我们思考。
  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对学生而言,信息的接受方式是点式而非面式,信息核心是点,围绕信息核心的细节是面。学生一般了解信息核心这个点,而对信息核心细节的这个面却不太关注;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对感兴趣的信息接受时,既了解信息核心这个点,也关注信息核心细节的这个面,随着时光的消逝,大脑留存的只有核心的点,而核心细节的面逐渐消退。作文却恰恰相反,运用的材料不但需要信息核心,而且更注重信息核心细节,因为只有细节内容才更充实,表述才更清晰,角度才更新颖。因此,作文时学生在材料使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材料的简单堆砌,干瘪而又空洞;材料的雷同,千人一面;了解的信息太多,留存的有用的信息太少。
  鉴于以上两点认识,有效的作文备考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写作领域,具体就是掌握的材料不在多和浅,而在于精和深。精有利于形成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提高使用率;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便于自圆其说。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写作领域的生成策略。
  一.变广泛地收集材料为对典型人物、事件的广泛性收集
  1.对准靶心
  复习备考阶段,无须大量地去准备各种材料,主要精力放在确立一个典型人物或者事件上,以它为圆心,收集与之相关或类似的其他人物、事件,延伸、拓展开来,生成一个写作领域。
  2.一网打尽
  一个典型人物或者事件确定下来后,通过网络搜索和查资料的方式一网打尽所有与之相关的材料。比如:典型人物,既要查到他的生平事迹,也要搜到相关时代背景,还要搜到别人对他的评价。
  二.材料的收集方法及其整理
  1.典型人物、事件的确立原则
  (1)广为熟知
  选出的人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则必须是人们广为熟知的。广为熟知的人物、事件,必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最能体现其所处的时代特征;所包含的意义必定丰富。其多向度的特质,具有通吃不同作文的潜力。但衡量是否为广为熟知,标准尺度不单单是指当下,还指历史,能经得起时光考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迹的人物、事件,就应该算广为熟知的。有些人物和事件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内涵不是很丰富,如果生成写作领域就很难拓展开来,比如徐本禹,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但因政治性太强,内涵比较单一,拓展空间有限。
  (2)行业精英
  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最好选行业精英。因为精英具有代表性,能挖掘丰富的内涵,折射出多面的光彩。比如:政治方面,中国古代李煜,中国现代邓小平,外国的撒切尔、瓦格纳;经济方面,中国的李嘉诚、马云,国外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文化方面,中国古代的管仲、陶渊明,现代的钱锺书、季羡林,国外的泰戈尔;艺术方面,中国的梅兰芳、杨丽萍,国外的梵高、斯皮尔伯格;体育方面,中国的姚明、李娜,外国的乔丹、贝利……
  (3)凸现时代性
  针对典型事件而言,要凸现时代性。因为典型的事件留下时代的印迹,折射出丰富的时代内涵。比如娱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凸显多方面的时代特征:平民偶像的崛起、民主启蒙、颠覆、全民狂欢、反讽、审丑、商业意识……
  2.材料选取方法
  (1)按特定顺序收集
  如果收集的是人物,就按出生到死的顺序建立年谱,但不是每一年都要入选,在人生中具有标志性的年份一定要入选;如果收集的是事件,就要按照事件的起因、开端、经过、高潮、结局的顺序收集,如此,才脉络清晰,一网打尽。
  (2)关键信息筛选
  采用一网打尽的方式,一个典型人物足够写一本传记,这样工作量就大,而且没有必要。收集资料既要全面,也要简洁;全面是要求不能遗漏,简洁是要求记住关键信息。因此,对收集好的资料要进行关键信息的筛选。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例:时间是2012年10年11日;地点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人物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事件是2012年10年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莫言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要特别重视的是关键信息的名称一定要准确记忆。
  (3)事件关联
  事件关联是指以典型人物或者事件为圆心,通过延伸、拓展,收集与之相关或类似的其他人物、事件。以事件关联为手段,变单向度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收集为多向度收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通过这种建构,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丰富和深刻自己的思想,为作文能够自圆其说培养沃土。比如:莫言成为中国首位本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联想亚非其他国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关联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如林语堂、巴金、艾青、老舍、沈从文、钱锺书等,关联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关联中国文坛现状,关联类似文学流派,如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三.所选材料的内涵挖掘
  1.关注细节
  对所选材料进行内涵挖掘时,细节切不可放过,细节之处往往大有文章。比如莫言的恋乡情结,他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获奖后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2012年2月15日,莫言回潍坊参加一次活动时曾对记者说:“高密是我写作的源泉,故乡的方言土语是我的母语,我虽然已离开故乡20多年了,在北京买了房子,户口也迁到北京,但对我来说,北京只是一个客店,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精神上,我始终还是个潍坊人。我从来没有把北京当作自己文学写作的背景。”可见莫言是一个乡土情结极重的人。
  2.同类事件分类、归纳
  将材料分类出同类事件,归纳出某种观点,以此建立对素材的新的认知,形成新的视角,写作领域得以拓展。比如,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译者也功不可没。莫言在瑞典出版了三本书:《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译者均为陈安娜,有网友认为“莫言获奖的最大功臣应该是陈安娜,没有她对语言的独到理解和完整还原,何以让这个‘以欧洲语系为主的奖项’收入囊中”。此外,年逾古稀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被中美媒体称为“莫言唯一首席接生婆”。数十年来,他已将莫言的十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读者。有评论称,没有他把莫言的多部小说翻译成英文,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深入西方,他对莫言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居功至伟。这说明成功固然要靠个人实力,但也和他人的幕后助推、合作共赢是分不开的。
  3.材料现象与时代本质特征对接
  任何社会现象都能追根溯源到本质,因此在收集完材料后,尽可能的去挖掘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的看问题,自己的思想才能深刻起来。一味地纠缠于现象,浮于表面,最后就人云亦云。比如:2014年最火爆的电视娱乐节目是“我是歌手”,它为何火爆?难道原因是众多偶像、实力歌唱明星同台精彩的PK?这只是表象,火爆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关键词:颠覆、创新。10年前,湖南台的“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娱乐选秀的序幕。“草根”“颠覆”偶像,吸引观众眼球,“创新”则吊足了大众胃口。自此,全国各地卫视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超级女声”之后,湖南台推出“快乐男声”,这档节目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收视率,因为它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没有创新。“我是歌手”虽不是草根“颠覆”精英,但它却是明星的自我颠覆。思考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些时代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背景下,媒体市场运作、娱乐至上、消解颠覆、图像盛宴、民主意识、张扬个性、审丑等等。
  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材料积累,我们就能够构建一个宽广的写作领域。而所选的材料,按照不同的类别,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这种积累方式,其最大的价值不是收集的结果,而是在收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的不断丰富、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思维的逐渐深刻。
  黄旭午,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蔡三林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人,自小课业优异,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双修数学和电机电脑工程,工作后又读了哈佛的MBA课程。可汗老师才华横溢,热情善良,最愿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别人。可汗老师什么都教,从数学,物理,化学,一直到理财人生,最先受益的就是他的表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美国也是这样。可汗老师的表妹数学不好,请表哥帮忙辅导,表哥义不容辞;然而可汗老师家住
展望2019年,在宏观层面投资景气度可能处于低位的背景下,重点推荐受国内宏观影响小、中观层面有明确增长主线的细分行业,精选行业龙头。其中,认为铁路设备行业受益于行业政策,将由招标拐点转向业绩拐点;油气设备与油服行业复苏延续,将由订单复苏切换至业绩复苏;工程机械受益于基建回暖和更新高峰,高景气延续。  铁路设备:成长拐点向上  展望2019年,在国务院和铁总一系列货运增量行动政策推进下,货运设备将迎
近两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均为文言字词解释,考题形式为选择题,题目表述形式多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亦有选择正确的一项的题干要求。概括来说,文言字词解释错误常见类型包括通假现象不当、古今异义不当、一词多义不当、词类活用不当、同音近义不当、固定搭配不当等六种。  一.通假现象不当  此类文言字词解释错误多为存在通假现象而未说明,或说明存在通假现象但所言偏颇,释义不准。  例
2014年寒冬,甘肃酒泉,大雪,管道爆裂,暖气遽停,这世界一下进入“找暖”时代。没有了水和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若灵魂没有了温暖,即使苟活,生命又有多少乐趣?温暖不能解决生存的本质问题,但它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和意义。笔者不由得想到:教育,也应是国民心灵的一条“输暖管”,语文教学更应承担起给学生心灵注入温暖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常常警醒自己,不可使语文的供暖管道破裂,在教学中温暖学生的心灵
本刊讯,诗人王钻清(笔名清平湾)的诗体游记《回归或出发》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钻清由“诗体小说”联想开来,跳出散文式游记的写法,用诗的形式来写游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诗体游记”——清新自然,简洁精到,大气灵动,别有韵味,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让读者从他的诗中感受自然美和心灵美以及诗意美。他的作品又是逼真新颖的诗意描述,又是特征凸显的诗性表达,呈现富于特色特质的画面感或空间感,尤其是表现出
晨风轻拂,他们早已进教室带领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海洋;夕阳晚照,他们仍坚守在岗位或批改作业或与学生谈心,他们就是曾被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评为“优秀教研组”、被宜昌市妇联命名为“巾帼示范岗”的湖北省宜昌市十中语文组。在全校所有学科队伍里面,这支队伍具有独一无二的“三最”:女教师所占比例最高、担任班主任人数最多、受表彰面最广。他们能说会写,敢做敢拼,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好手。面对学生,他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的内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因此,根据写作意图和表达主题的需要,从生活中、文本中选择充实的材料至关重要。而高中生学习紧张,课内外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面比较狭窄,阅读量远远不够。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在考场上难免会出现才思堵塞、文笔枯竭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临考不慌,写作有的放矢、有话可说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主要
一.新意识:  原发性捕捉可生成的教学难点并实施有效调控  案例:  “课外阅读影响学习”吗?  一位青年教师在引入教学正题之后,即明确表态:课外阅读不影响学习。他的意图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阅读的积极效应,譬如,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学到科学方法和生活技巧,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等。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补充课外阅读的其它影响的环节上,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学生举例说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在学生自身的支配之下发挥自我的能动作用,它是一种现实化了的本能。作文教学中所涉及的“自我意识”,即是强调学生在整个写作思维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产生自身的写作动机、内在需求、情感激发和提升愿望。因此,强化自我意识,就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升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既然“自我”意识如此重要,那我们教师就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当下作文教学中一味灌注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一种专业尊严感,要有一种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名教师的专业尊严感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即自身的专业功底、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已严重缺失,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这是语文老师私底下说得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