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电影形象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艾滋病题材的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它们以艾滋病作为载体来进行剧情设置,丰富电影的情感性与伦理性,但其在影像表达过程中,部分电影为了满足情节的丰富层次而扭曲化地表现艾滋病,这与目前“防艾”“反歧视”等公益宣传活动相矛盾,同时固化了受众的刻板印象,从而加剧艾滋病群体的边缘化和在拟态环境中自我认知的沉默化。本文将通过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对所有的艾滋病题材电影进行分析整理,引导公众正视艾滋病,团结起来对抗艾滋病。
  【关键词】:艾滋病;电影形象;刻板印象;拟态环境
  一:无奈与恐慌 个体性情感抒发
  早期发现的艾滋病病例,大多集中在同性恋群体中,所以,在艾滋病题材电影的第一次大浪潮中,大部分都是同性恋题材,而且都表现出了无奈和恐慌的情绪。
  比如1986年美国上映的《离别秋波》,主人公迈克为同居六年的伴侣罗伯特举行派对,表面是欢送他前往非洲就任,实则是为两人的关系画上句号。另一边,迈克的前男友尼克患上艾滋,将不久于人世。迈克对他仍念念不忘。影片表面上是叙述艾滋病患者在一天中的生活经历,实则充满着一种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表现一种与生活的告别。
  早期的电影更多注重人物内情独白和情感抒发,并没有将其更多地剧情设置,上升到更高层面。比如1993年的英国传记电影《蓝》,是导演德里克·贾曼在患艾滋病失明后拍摄的,画面始终只有一片蓝色,配以各种医院的音效和诉说。影片中,主人公有这样一段独白来表达他对于医院的厌恶和恐惧。“Here you know you are not in control of youself , waiting for your name to be called : “ 712213 “ .Here you have no name[1]”。
  早期艾滋病题材电影大多基于编剧自我情感的表达,而且电影取材多来自于自身。在1993之前的8部艾滋病题材电影中,其中3部就是真人真事改编,而类似于《野兽之夜》、《蓝》的导演都是艾滋病患者,并在影片上映后离世。
  二:正视艾滋病 探讨群体利益保护
  随着治疗药物的问世,开始有一批电影正视艾滋病,并且倡导维护其合法权益。早期艾滋病题材里程碑的电影莫过于1993年美国的《费城故事》,同时其也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费城故事》讲述的是一个HIV携带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抗争的故事。
  影片中乔为安德鲁在法庭上争取权益的一段话让人振奋。“This is the essence of discrimination: formulating opinions about others not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merits, but rather on their membership in a group with assumed characteristics. [2]”
  大家开始意识到,艾滋病人权益的保护问题,而且开始正视艾滋病背后的一系列問题。而之后出现的1993年的美国电影《世纪的哭泣》,这是美国第一部正面着笔爱滋病题材的影片。其开始跳脱出了对艾滋病本身的迷茫和恐惧,而着眼于寻求积极的治疗,并督促政府积极迅速做出决定。“这些电影的出现,折射出的是人们对艾滋病认识的进步和艾滋病人人权保护活动的发展。”[1]
  三:从恐惧到宽容(国内)
  而反观国内的艾滋病题材电影,虽然受到的限制较多,但其整体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从1988年国内的第一部艾滋病题材电影《艾滋病患者》到近年来的《你是天使》、《爱上HIV女孩》,呈现出了从恐惧躲避到包容正视的趋势。
  最早在国内上映的电影《艾滋病患者》,其对于艾滋病的描述夸张化和过渡渲染,用一种令人惊惧的方式表现其中艾滋病患者的遭遇,这也在早期加剧了很多人对于艾滋病的恐惧和抵触。在电影最后,一位女性在恐惧中自焚了。‘这部电影曾经作为艾滋病教育片以包场的形式在全国放映,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豆瓣网上,有人称其为“童年阴影电影’。[1]
  而在近几年来,随着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了鸡尾酒疗法,大大延长了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同时也增加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对于艾滋病的了解也在逐步增多。而在这个时期,国内电影逐步出现了类似于《两个人的教室》这样直视艾滋病,号召关心艾滋病群体的电影。
  对于艾滋病题材电影的探讨争论中,其本质都在于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并帮助艾滋病群体在拟态环境中取得发声权,而在此层面上,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二个基本方面:
  (1)直视艾滋病,不要遮遮掩掩。
  對于艾滋病的剧情构建,要摆脱传统遮遮掩掩的态度,将其真正摆在台面上进行故事建构,引人深思,表达更高的思想性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的。剧情上的遮掩只会弱化宣传效果,同时也误导受众对于艾滋病的全面认知。
  (2)硬公益不如软剧情。
  就国内目前而言,我们有很多值得像国外学习借鉴的方面,除了故事剧情建构的落落大方,还要做到真正地直视问题,真正地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和艾滋病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不是遮住口径再逐步放宽,如此不利于后期扭转受众的刻板印象。比如类似于《颍州的孩子》、《好死不如赖活着》这种边缘性题材,自发的讨论会比硬公益达到的宣传效果好的多。
  总的来说,当我们在积极推广艾滋病公益宣传活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像化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对人们无形中的影响。无论剧情设置是否合乎规范,还是倾向性是否有利于引导,我们都应该从本质上去考虑到艾滋病题材电影的特殊性。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虚拟素材,其会带动普通受众的认知,同时也会牵扯到艾滋病群体的形象建构及其发声是否能被听到。社会需要这样的大环境来引导其个体和群体做出努力,而不是在影像的“螺旋中”沉默化、边缘化。与此同时,中国对于艾滋病题材的电影管理上,更要给予其更多的“有限制的艺术表达自由”。
  注释:
  [1]在这里,你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等待你被叫712213,因为在这里你没有名字。
  [2]这是一种歧视,对别人的看法非由于某个人,而是由于他隶属于某种类别。
  参考文献
  [1] 阿怒.艾滋病的电影历程[J].读者,2009;12:63
  [2] 聂明秀.纪实影像主体的沉默与他者化--国内艾滋病纪录片浅析[J].艺术科技,2015;4:79
  [3] 陆松鹤.镇安县医务人员反歧视PLWHAs的干预研究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6
  [4]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198
  [5]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4:389
  [6] [日]藤竹晓.《现代大众传播理论》[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社,1968;7:134
  [7]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214
其他文献
【摘要】:色彩在油画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色彩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能:一是色彩能够传递情感,二是色彩的音乐性质,三是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这三项职能在很好的阐释着油画家的思想和灵魂。  【关键词】:色彩;情感;音乐;象征  色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无数画家和学者的探索,其观念和职能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在油画艺术中探讨一下色彩理论的发展的变化及职能。  文艺复兴至今,一代代艺术大师耕耘不止。凡·艾克兄
期刊
【摘要】:刺史制度创立之初,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监察制度存在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刺史制度也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异化,这一过程在东汉尤为突出。而光武帝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其重新设置的刺史(州牧)制度更是对东汉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形势,对于我们分析东汉开国之初置州牧,后来又罢州牧、置刺史这一刺史制度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光武帝;政治形势;州牧;刺史  
期刊
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处在中国社会历史大动荡、大变革中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慷慨悲歌,曲折跌宕,波澜壮阔,浩荡前行。置身于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大变革的潮流中或奋起或沉默,或流传千古或千夫所指。  首先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青年》引发思考,《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新青年的编辑集体又是新文化运动最为积极的推进者,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摘要】:方方对当下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见解。小说《奔跑的火光》发现了当代女性普遍的生活状态,挖掘她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而揭示她们的悲剧命运。“房子”是方方经常写到的一个意象,具有独特意义。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和文本具体分析的方法,结合房子意象,展现小说中女主人英芝的种种悲剧表现,分析形成悲劇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英芝既有着朦胧的现代女性意识,又受到种种制约,在这个落
期刊
病恹恹的女子也许总是不招人喜欢,唯有冯金槐死缠烂打缠着小艾。即使是喜結连理的振奋人心,也没有让小艾从病魔的掌控中解脱。加之承担起为了革命奔走的冯金槐的一家大小的生活,小艾被命运硬生生地捆绑在了病床上,最后与腹中日盼夜盼盼来的冯金槐的胎儿一块儿在去往医院的路上离去了。而痛不欲生的冯金槐自然知道,夺去爱妻性命的所谓“病根”产生在没有他的过去。  小艾小小年纪就被卖到大户人家里做丫头,不够机灵,主子也是
期刊
得也罢,失也罢,患得患失误年华!古人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得与失、舍与得之间,太过执着,可能会使自己陷于一个难受到无法自拔的境地,有时候,我們要学会放弃,或许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我很喜欢这样一幅对联:得失失得 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试问鲁迅如果不放弃医学,他会成为文学巨匠?如果钱学森没有放弃外国的生活,带着妻儿回国,我们国家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遭遇不幸的女性,萧红笔下女性的描写更具真实性,对底层民众,特别是对底层的被男性压迫的女性给予深刻同情。《生死场》中刻画在抗日背景下的不同女性,在男性压迫下,麻木生活着,最终一一走向不幸。通过分析《生死场》中不同女性可以更深入了解那一时代女性地位。  【关键词】:女性;麻木;反抗;挣扎;萧红个人经历  前言  萧红的《生死场》的第一版序言和后记分别由鲁迅和胡风完成。胡风赞扬书中体现
期刊
笛卡尔(Rene Desartes,1596-1650),法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著名判断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础,也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始,对后世哲学的研究方向、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我思故我在”内容概述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目的是找到一个认识的起点,为人类寻找普遍必然性知识,普遍怀疑是达到目的的方法。笛卡尔对感性知识普遍怀疑后,唯有“怀疑
期刊
【摘要】:李提摩太是一位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事业三十余年。在华期间,共出版了两部翻译作品,一部为《百年一觉》,另一部则为《喻道要旨》。后者鲜少有人提及,故本文将在介绍《喻道要旨》及翻译策略的基础上,对李提摩太的本土化传教特色做一总结。  【关键词】:李提摩太;《喻道要旨》;翻译策略;  一、李提摩太和他的《喻道要旨》  李提摩太是一位浸礼会传教士,于1870年抵达中国,直到1916年,
期刊
它只是一缕孤魂,附于这画上的魂。大家都称它“痴魂”。至于原因,大家也都早忘了,但这几千年来“痴魂”“痴魂”的叫,倒也叫得起劲。  孤魂连同那画一起被锁在暗室里的时候,经常会偷偷把画展开,仔细端详这画上的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仙。漂亮得不像话的仙。  孤魂看着看着,不由得痴了。  它这几千年来随着画的流传,见过不少人和鬼。所有看见它的鬼魂都说它长的好看,但它自己从来不曾见过自己的模样。  不知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