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声音的差异化分析——以《论语》英译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声音是译者在文本内外的显隐性存在,是译者构建自身话语权威的主要途径.隐含读者、交际媒介和语境都会传递译者的声音.在翻译《论语》时,理雅各的声音倾向于沉默,多客观陈述,对原文的叙事特征遵从明显;辜鸿铭多采取对话、类比、设问的方式,说理性更强,很多时候代替孔子发声,拉近读者和孔子之间的距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文化身份的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理雅各力主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的有机融合,辜鸿铭强调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滋养.理雅各和辜鸿铭二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他们所属时代的译者声音.
其他文献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进程加快,随之产生的是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又凸显了新的价值.莱易斯与福斯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面临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有着不同的思考与感悟.分析莱易斯与福斯特理论上的不同,对我们加深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找寻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债权让与时,不动产抵押权作为一项从权利与债权一并转让.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中关于债权让与时有关不动产抵押权转移的认定规则不完善,导致理论界与实务界在此问题上未达成一致.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做出明确规定,使该争议尘埃落定.债权让与时,不动产抵押权的转移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能够避免“登记生效”所产生的弊端,在多方面具有可行性,转移登记的办理以宣示意义为主.
村庄公共价值是村庄成员共同遵守的一整套价值规范体系,由公共权威、公共资源、公共活动、公共群体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四十年来,村庄共同体的瓦解、公共权力运行的失当、自我主义的任性发展使村庄公共价值发生消解,严重破坏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给乡村治理以及乡村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应该通过国家和政党力量对乡村社会的进一步渗透,从重构村民合作关系、增强公共权威、修复村民认知理性等方面努力推动村庄公共价值的重构.
全国包括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利于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我国应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东部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建全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支持中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竞争力;鼓励西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乡村振兴.
自先秦至明清,有不少诗歌曾经书写疾疫.今天来看,古代诗歌的疾疫书写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有的诗歌反映了疾疫的发生及其严重危害,有的诗歌分析了疾疫发生的自然原因、社会原因等,有的诗歌记录了针对疾疫的医药治疗、社会治理等办法.古代诗歌的这些疾疫书写,不同于史书的疾疫记载,属于诗人的艺术创作,但因其艺术上的现实精神,客观上为人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历史上的疾疫危害及历史上人们如何认识疾疫、防治疾疫,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独特的文学类史料.
金融是一国实体经济的血脉,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维护后疫情时代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建良性健康的国家金融环境同样是亟须重视的问题.立足于金融治理的内涵,梳理国内外金融治理的沿革发展后,进一步继续剖析金融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家经济政策与制度特色、总体经济意识、政府行为、企业与社会组织行为、经济环境以及全球金融治理都是影响我国金融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应当做好一系列金融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基础设施和制度
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为科学认识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可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近年来的交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交通经济效益在2015—2018年之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规模经济因素对效益分值的影响度最高.
中国古代文论的扛鼎之作《文心雕龙》,经过施友忠、宇文所安和杨国斌的翻译终于被英语世界接受,西方读者由此改变了中国没有成体系文论的认识,中国文论也因为得到外国读者的接受而获得了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从《文心雕龙》的英译发现,翻译在推进中国文论走出去、推动中西文论对话、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没有所谓的终极译本,每一次翻译都是对源文的补充与延伸,都是对源文的无限趋同,但是永远都无法等同于源文.中国文论只有变得足够强大,拥有话语权才能与西方展开真正平等的对话.译者也是中西文论对话的参与
移动学习是以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呈现的教育形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移动学习相关的322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知识图谱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变等分析方法,探讨了这十年国际移动学习的知识基础、热点领域及发展脉络,研究发现:移动学习研究的知识基础由信息技术发展、教育方法策略和实践应用探索三个方面的文献构成,热点领域包括前景展望、技术支撑、教学方法变革、学习者行为态度和应用效果反馈五个方面,移动学习研究经历了“信息技术发展支撑—教学
从汉明帝崩逝到汉章帝建初二年,随着天象异变,东汉王朝陆续发生多起大范围自然灾害.与皇室成员、外戚及主流知识精英对灾异发生机制的阐释不同,王充提出一套新的灾异学说.该学说一方面借由批判、否定“灾异谴告”论,在学理层面消解“天”对人君的监督与制约,撇清灾异与人事的关联;另一方面拈出所谓“国命论”,指出国家的兴衰治乱完全由“命时”决定.这套学说意在通过重新阐释灾异,制造有利于汉章帝的社会舆论,巩固汉章帝的政治权威,同时也充满强烈的自我建构意味.表面上看,王充重构汉儒“灾异谴告”学说不过是其意图实现陪王伴驾“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