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在科学课中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二是学生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探究热火朝天,实验结束却没有发现什么科学规律或没得出什么科学结论。为解决这两大难题,追求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成立了“现象教学”研究工作坊,尝试开展“现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即基于现象或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科学课中进行的“现象教学”以教材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现象或科学问题展开科学实践活动,即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将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运用建构的科学概念、工程技术解釋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具体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活现象,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现象出发,提出驱动性的问题、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科学方法,建构科学概念;科学实践,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象教学”有两大要旨:让学生建构“生活现象”与“科学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建构“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的联系。
工作坊从现象的真实性(创设真实情境与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的有序性(建立探究任务与安排探究环节)、思维的深刻性(掌握探究方法与建构科学概念)三个视角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梳理,选取部分适用“现象教学”的课例进行实践与研究(见表1),着力通过结构化探索,构建“现象教学”教学模型,探索出科学课“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型。
模型一:问题—探究—发现规律
(案例《蚂蚁长啥样》)
教学环节一:现象引入
师:这是蚂蚁,(出示蚂蚁图片)蚂蚁可以抬起比自己重50倍的物体,那蚂蚁的身体有哪些结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蚂蚁长啥样。观察需要讲究方法,我们之前学习的观察有哪些方法?
生:用感官观察,有序地观察,用工具观察。
师:观察蚂蚁,用感官可以怎么观察呢?
生:用眼睛看。
师:对的,能用手摸吗?
生:不可以的,会被咬的。
师:是的,用不同的感官观察不同的物体。那如何有序地观察蚂蚁呢?
生:从头到尾,从左到右。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观察蚂蚁除了可以从头至尾观察,还可以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那观察蚂蚁用什么工具呢?
生:用放大镜观察!
师:对的,老师这次抓的是大蚂蚁,虽然你眼睛看到了蚂蚁大概的身体结构,但是想知道蚂蚁细微的结构,就可以借助放大镜这个工具了。
教学环节二: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
(1)画蚂蚁
师:观察前,先请大家将印象中的蚂蚁身体结构画下来,画完后小组之间相互看看,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蚂蚁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画蚂蚁、讨论。)
师:你认为的蚂蚁身体结构是怎么样的?你们组其他人画的跟你画的一样吗?
生:我认为蚂蚁有8条腿,但是我的同学认为蚂蚁只有6条腿。
生:我认为蚂蚁分为4节,他认为蚂蚁分为3节。
(2)观察蚂蚁
师:谁画的蚂蚁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学生观察蚂蚁,教师转换角色,走到各组与孩子们一起观察,一起发现。)
(3)画蚂蚁
师:将你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画完后对比原来凭印象画的蚂蚁,可以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分发材料,教师走到各组,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蚂蚁特征画下来。)
(4)分享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要分享一下你观察的蚂蚁呢?上来展示一下你的蚂蚁画像。
生:我原来以为蚂蚁有4节,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蚂蚁身体只有3节;我原来以为蚂蚁有8条腿,但是用放大镜看,发现只有6条腿。
生:我来补充,我还观察到蚂蚁的头上还有眼睛、嘴巴和两只触角。
生: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我还发现蚂蚁的腿都长在中间这节。
生:是的,我发现蚂蚁最后一节的尾巴是尖尖的。
教学环节三:发现蚂蚁身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十分仔细,谁能说一说蚂蚁身体有哪些特征?
生:蚂蚁身体为3个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部有两只触角、一对眼睛。
生:胸部有6条腿,两边各3只;腹部末端尖尖的。
师:蚂蚁也有“嘴巴”——口器,你观察到了吗?请把你的蚂蚁画像补充完整。
(学生补充画像。)
师:我们知道了蚂蚁的结构,那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它喜欢吃什么食物呢?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记得不能用手来抓蚂蚁哦。
模型二:问题—设计—创造作品
(案例《制作小橘灯》)
粤教科技版一年级科学《我们来观察》,编者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观察身边的物体,初步养成观察习惯。据此教材创编的《制作小橘灯》以橘子贯穿整个探究活动。
活动1:认识和使用我们的感觉器官
教师先创设生活情境:缩口布袋子里有老师最喜欢吃的橘子(布袋子里放着一个苹果、橘子和小番茄),请同学们戴上眼罩帮老师找橘子。在学生用手摸、用鼻子闻找出橘子后,教师出示橘子,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我们用到了身体的哪个感官?怎样找到橘子的?”
在进一步认识橘子的过程中,教师三次出示不同颜色(橘黄色、绿色、橙色)的橘子,要求学生依次说出橘子的颜色,然后追问“橘子到底是什么颜色?”引导学生描述橘子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认为:成熟的橘子可以是橙色、橘黄色,没有成熟的橘子是绿色的。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即基于现象或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科学课中进行的“现象教学”以教材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现象或科学问题展开科学实践活动,即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将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运用建构的科学概念、工程技术解釋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具体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活现象,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现象出发,提出驱动性的问题、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科学方法,建构科学概念;科学实践,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象教学”有两大要旨:让学生建构“生活现象”与“科学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建构“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的联系。
工作坊从现象的真实性(创设真实情境与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的有序性(建立探究任务与安排探究环节)、思维的深刻性(掌握探究方法与建构科学概念)三个视角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梳理,选取部分适用“现象教学”的课例进行实践与研究(见表1),着力通过结构化探索,构建“现象教学”教学模型,探索出科学课“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型。
模型一:问题—探究—发现规律
(案例《蚂蚁长啥样》)
教学环节一:现象引入
师:这是蚂蚁,(出示蚂蚁图片)蚂蚁可以抬起比自己重50倍的物体,那蚂蚁的身体有哪些结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蚂蚁长啥样。观察需要讲究方法,我们之前学习的观察有哪些方法?
生:用感官观察,有序地观察,用工具观察。
师:观察蚂蚁,用感官可以怎么观察呢?
生:用眼睛看。
师:对的,能用手摸吗?
生:不可以的,会被咬的。
师:是的,用不同的感官观察不同的物体。那如何有序地观察蚂蚁呢?
生:从头到尾,从左到右。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观察蚂蚁除了可以从头至尾观察,还可以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那观察蚂蚁用什么工具呢?
生:用放大镜观察!
师:对的,老师这次抓的是大蚂蚁,虽然你眼睛看到了蚂蚁大概的身体结构,但是想知道蚂蚁细微的结构,就可以借助放大镜这个工具了。
教学环节二: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
(1)画蚂蚁
师:观察前,先请大家将印象中的蚂蚁身体结构画下来,画完后小组之间相互看看,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蚂蚁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画蚂蚁、讨论。)
师:你认为的蚂蚁身体结构是怎么样的?你们组其他人画的跟你画的一样吗?
生:我认为蚂蚁有8条腿,但是我的同学认为蚂蚁只有6条腿。
生:我认为蚂蚁分为4节,他认为蚂蚁分为3节。
(2)观察蚂蚁
师:谁画的蚂蚁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学生观察蚂蚁,教师转换角色,走到各组与孩子们一起观察,一起发现。)
(3)画蚂蚁
师:将你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画完后对比原来凭印象画的蚂蚁,可以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分发材料,教师走到各组,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蚂蚁特征画下来。)
(4)分享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要分享一下你观察的蚂蚁呢?上来展示一下你的蚂蚁画像。
生:我原来以为蚂蚁有4节,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蚂蚁身体只有3节;我原来以为蚂蚁有8条腿,但是用放大镜看,发现只有6条腿。
生:我来补充,我还观察到蚂蚁的头上还有眼睛、嘴巴和两只触角。
生: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我还发现蚂蚁的腿都长在中间这节。
生:是的,我发现蚂蚁最后一节的尾巴是尖尖的。
教学环节三:发现蚂蚁身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十分仔细,谁能说一说蚂蚁身体有哪些特征?
生:蚂蚁身体为3个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部有两只触角、一对眼睛。
生:胸部有6条腿,两边各3只;腹部末端尖尖的。
师:蚂蚁也有“嘴巴”——口器,你观察到了吗?请把你的蚂蚁画像补充完整。
(学生补充画像。)
师:我们知道了蚂蚁的结构,那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它喜欢吃什么食物呢?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记得不能用手来抓蚂蚁哦。
模型二:问题—设计—创造作品
(案例《制作小橘灯》)
粤教科技版一年级科学《我们来观察》,编者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观察身边的物体,初步养成观察习惯。据此教材创编的《制作小橘灯》以橘子贯穿整个探究活动。
活动1:认识和使用我们的感觉器官
教师先创设生活情境:缩口布袋子里有老师最喜欢吃的橘子(布袋子里放着一个苹果、橘子和小番茄),请同学们戴上眼罩帮老师找橘子。在学生用手摸、用鼻子闻找出橘子后,教师出示橘子,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我们用到了身体的哪个感官?怎样找到橘子的?”
在进一步认识橘子的过程中,教师三次出示不同颜色(橘黄色、绿色、橙色)的橘子,要求学生依次说出橘子的颜色,然后追问“橘子到底是什么颜色?”引导学生描述橘子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认为:成熟的橘子可以是橙色、橘黄色,没有成熟的橘子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