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习作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基本途径,目前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成为现代教学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小学高年级习作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突破难点,丰富素材,优化评改,提高教学效率,使习作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信息技术;习作教学;突破难点;丰富素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16-01
  传统的习作课堂教学以“范文+说教”的模式较多。即教师先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再读多篇范文,最后让学生套范文格式模仿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习作教学刻板、枯燥,教学效率低下。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海量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學中,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打破传统习作教学的沉闷气氛,从而收到比较显著的成效。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习作教学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借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对于一上课就接到作文题目的小学生来说,一下子要求他们在理解习作要求后把自己亲身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是很难的。如果在习作前,教师借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思维障碍。例如执教《发现母爱》,课前三分钟教师先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听歌曲《母亲》,营造出一个充满温情的场面。在解读“母爱”时,教师出示三篇关于写母爱的文章,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文章写得好不好?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们通过比对,一下子就发现了三篇文章在内容上都差不多,都很巧合地写了自己生病,被妈妈照顾的事。由此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母爱是不是在生病的时候才有的?她还藏在哪里?接着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古诗《游子吟》,让学生发现母爱藏在“临行密密缝”中;通过歌词《母亲》,让学生知道母爱无处不在;通过一组漫画《来一斤母爱》,唤起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教育心理学者研究指出: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2]由此可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信息技术,突破习作教学难点
  学生的空洞作文在于不关心社会生活,不留意观察、思考。与叶圣陶提出的“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3]相差甚远。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把生活这股写作“源泉”,成为学生笔下流淌的细流。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声画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如: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教师先布置学生在家里用手机录制一段生活小视频(内容不限),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再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个小场景。在习作课前,教师先甄选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小视频,再结合学生的文字提前做好备课。上课时,教师通过LED白板,重现甄选出的小视频,与学生描述的文字作比对,引导学生说出文段中有没有运用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没有做到具体、生动而又细腻?如果需要修改该怎样处理?这样的习作指导,既优化了习作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的文字互动生成,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感交融,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三、妙用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4]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多关注生活以外,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毕竟小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少,再加上上学期间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家——学校),对社会的认知是肤浅的,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没有深度和广度。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祖国在我心中”,习作要求写一篇演讲稿。如果学生仅靠本组四篇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来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心中的爱国之情是远远不足够的。学生们没有系统地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史,没有深刻地感知“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是很难激起学生发出“祖国在我心中”的呐喊。唯有借助信息化技术,把英雄人物、爱国之士的相关影片、文字资料、以及祖国美好河山的图片等等,通过视觉,听觉去触动学生,从而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达到习作要求。
  四、活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评改
  一直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批细改的。可是,学生往往随意地看了看分数,就把作文本丢在一边。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5]这也是学生作文难以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优化作文评改。首先学生们先在四人小组里根据教师提出的批改要求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互评互改,接着每个组都推选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交流,共同探讨文章好在哪,哪里还可以怎样修改。这种互评互改的新方式,让学生互相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培养鉴赏力,共同提高。学生完成一评后,教师再进行二评,并从学生习作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文章,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精彩之处用笔画出来,要求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欠缺之处用笔圈出来,引导学生说一说,改一改。这样的评改,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习作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浅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由此可见,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小学习作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精彩。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红艳,张俭.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课堂[J].宁夏教育,2009(06).
  [3][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不同生理发育时期日本大耳白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R)试验以及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活性测定试验.对
【摘 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差异,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扩展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差异化;评价;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79-02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洛阳地区八点黑獭兔的染色体核型与G-带带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八点黑獭兔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4,公兔的染色体核型为44,XY;母兔的染色体核
在11月15日~16日广州举行的2007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上,瑞士ABB集团表示将继续与广东省开展节能降耗方面的战略合作,将提供相关技术和方案协助中山市年内实现万元产值能耗同
河北省承德县某农户从外地引进种獭兔10组(每组2母1公).饲养8个月后,繁殖仔兔130只.仔兔饲养到40~50日龄发病,5天时间死亡40只,并还在不断的发病.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双球菌病
对电站泵的产品分类、产品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分析泵行业和电站泵产品的技术现状,指出了泵行业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最后提出了电站泵五个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正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而水利水电工程广泛运用于经济和农业生产当中,而基础处理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冬季供暖的要求日益提高。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供暖,电采暖方式因其热启动迅速、热电转化效率高、环保清洁等特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区出台了分时段电价政策,用以针对电网负荷峰谷相差较大的问题,这为电采暖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本文面向电网削峰填谷的政策背景,提出了将碳纤维电暖器与多孔介质蓄热材料相结合的供暖方案,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蓄热式电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中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作为一种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中专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掌握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帮助实现学生从“做题”向“做事”的转变,实现学校教育与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是以一种在竞技比赛场中为运动员加油呐助威的活动形式存大,慢慢演变成一项专业性,欣赏性,竞技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在众多的新兴体育运动中,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