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亮:取法自然 问道生活

来源 :大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海亮,1977年出生,广东番禺人,職业画家。师承林宏钜、黄云、许钦松,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番禺美术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番禺区市桥书画研究会会长。获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称号。国展、省展及市展入选作品超100幅,并获奖20多次。
  “在我心目中,艺术应当是取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曾海亮表示,艺术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风花雪月,而应主动观照生活。曾海亮格外擅长描绘日常生活,通过绘画,对时代进行记录与见证。
  遵从本心  投身艺林
  曾海亮出生于番禺新造,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母的帮助下,曾海亮师从岭南画派的林宏钜老师,踏上艺术的道路。学业完成之后,曾海亮来到广州进修,因缘巧合认识了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授黄云,受到系统的指导,获益良多。其后,曾海亮进入室内设计行业,从担任室内设计师一职到自己创业开办室内设计公司,他一步一个脚印,在艺术理想与市场现实之间游走,体会二者的差别与结合点,工作再如何忙碌,曾海亮每日抽出两小时绘画的规律从未发生改变,“一直相信天道酬勤,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坚持不懈,终会学有所成。”曾海亮说。
  2006年,曾海亮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在中国美术馆观摩全国性的大展。这一轮观摩对曾海亮影响甚深,“看了这些大展,我体会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宽广,我的观念也因为这次观摩而产生很大的改变。”此时的曾海亮,下定决心通过绘画创作大展拳脚。
  在从北京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于高空俯瞰地面,曾海亮凝视着城市的美景,脑海忽然产生一个想法:“我能不能以高空俯瞰的视角画出城市的另类感觉?运用多年在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中绘制平面设计图的本领,融汇出不一样的风格?”
  顺着这个思路,曾海亮完成了他的第一幅参展作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作品甫一投稿,很快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城市山水画展。这次参展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曾海亮的信念。此后,曾海亮以创新的理念继续绘画,作品屡屡入围国家级和省市级画展并获奖,成绩斐然。
  2016年,曾海亮开办了自己的美术学校。“其实,有很多人一直期望获得艺术熏陶,通过学习绘画达到审美与思想境界的提升,但是,由于职业原因和经济原因未能获得机会,我创办美术学校的目的,就是顺应这个需求。”
  当然,从创作转向教学,期间自然又有不少曲折和故事,不过曾海亮一直乐在其中,他说,能让更多人拿起画笔,学会通过绘画来表达与宣泄情感,乃是艺术教育者莫大的成就。
  乡土巨变  落笔欣然
  曾海亮的绘画作品,取材异常丰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以广州地铁系列尤为著名。为什么会选择地铁作为创作对象?曾海亮说,这与自己的家乡息息相关。2005年,广州地铁4号线新造站建成通车,这件重大喜讯,不仅使新造的老百姓享受到便利的交通,还带来了新造经济面貌的焕然一新,十多年来,新造的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了家乡成就一日千里,他欣喜之余,更加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这种喜悦——这正是地铁系列作品的初衷。
  曾海亮的地铁系列作品与其它国画作品有着不小的区别,它们及时而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远离了风花雪月,回归了柴米油盐,在曾海亮的妙笔之下,现代化的地铁车站,穿梭的旅客行人,零落而闲适的摩托车司机,一切都是如此生动活泼、自然美好。这正是曾海亮艺术观念的体现:多从身边的题材汲取营养,贴近生活、记录时光。绘画不仅是个人情调的表达,还是历史和时代的印证。
  番禺盛史  浩浩荡荡
  番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岭南耕读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但是,长期以来,此地一直没有诞生有足够分量的艺术作品来承载其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幸运的是,这一片空白由曾海亮的代表作品番禺长卷《岭南古邑 粤韵风情》成功填补。该长卷的时间跨度从两千多年前的旧番禺始、至当代新番禺止,旨在呈现不同时期番禺地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画卷从番山、禺山开始,以一条水道贯穿整个番禺城,画中的大帆船,代表的是番禺的丝绸之路。从沙湾到大夫山、从宝墨园到余荫山房,旧番禺的古代建筑完全融为一体,散发出历史的厚重感。
  现代建筑在番禺长卷中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里面既有著名的祈福新村,也有番禺重要的珠宝产业基地——大罗珠宝城,还有很多番禺地区的代表性建筑,例如番禺博物馆、番禺大厦、广州南站……众多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将新番禺的奔放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画卷从小帆船始,至高铁而终,“小船承载历史,高铁奔向未来”,从古代到现代,在曾海亮饱含深情的笔触下,两千多年的岁月从笔光墨色中浸然而出。一幅番禺长卷,表现的正是番禺历史传承的绵绵脉络以及现代风貌的勃勃生机。
  对于这部长卷,曾海亮给自己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创作要求,“这次创作,面向的是普罗大众,要让群众看得明白,所以创作技法必须是接地气的,不能画得过于高深。”作品中的大部分景物,曾海亮皆用最为简单基础的方式进行创作,而没有采用最擅长的水墨画方式,因为,这幅长卷承载了极为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艺术技法必须从简,元素不能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事实上,像番禺长卷这样的艺术作品,具有详尽的纪实性,属于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在长卷上面描绘的一切,多年后也会作为历史记录而被后人观摩研究,这是长卷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潜在价值。”
  南派雄风  恒久永存
  岭南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二高一陈”都是番禺人,后世的岭南画派画家,大都与番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曾海亮看来,番禺是岭南画派的正宗发源地,是番禺艺术的象征与骄傲。
  近年来,关于岭南画派已是“明日黄花”的说法不时出现。对于岭南画派是否日渐式微,曾海亮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一种艺术文化之所以能够维持,关键是能否在世界范围流传,而接触过岭南画派的艺术家在全世界可谓星罗棋布,“从广州、江门等侨乡出国的华侨,以及从我国港澳台地区走向世界的画家,基本上都属于岭南画派,可谓凡有粤言处,必有岭南风。”曾海亮说,正是有了这些走向国际化的画家,将岭南画派的风格带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当今的岭南画派不仅没有式微,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愈加枝繁叶茂。
  岭南画派的技法有其独到之处,对此曾海亮深有体会,“例如画树叶,传统的技法是用笔勾勒,把线条勾勒出来,而岭南画派则是直接用色,上色后再勾线,有的是趁颜色未干再勾线,这种技法就已经和传统的技法有所区别。”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曾到日本学习绘画,因此他们的技法也深受日本画师的影响。而后的几代岭南画派画家,则是充分吸收了欧洲画家的技法。正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岭南画派几经进化,直至现在卓然成家,“岭南画派的技法,是永远推陈出新的,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技法的特点,而后自成一派,这就是岭南画派直到现在依然充满活力的根源。”
  无论是忙于教学工作,还是花费精力创作番禺长卷,曾海亮始终坚持绘画,从不间断,“我不想停留在某一个阶段的绘画模式,有的画家擅长文人画,但可能一辈子只画梅兰竹菊,如此一来,视野不免被局限。作为一个画家,接触的事物应该尽量多元化,只有接触的东西多了,你的眼界才会开阔,技法和境界才会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各全省性社会组织:  近年来,我省社会组织政策出台密集,为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组织管理逐步规范,各全省性社会组织(以下简称“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部分社会组织在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程序不规范、管理松散等问题:有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深入,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服务大局意识有偏差;
期刊
中国真正的瓷器应该生产于东汉。在浙江窑址发掘出的瓷片经化验证明: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表面施釉较厚,釉层透明,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是在1260℃- 1300℃的高温下烧成的,具备了瓷器的各项基本条件。  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德政南路53号,古树参天、骑楼依傍,汉阙在绿荫的映衬下,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据悉,这座博物馆由我省优秀企业家、著名收藏家及污水处理专家蒲重良先生创建,是国内目前
期刊
李晓白,1958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新会,早年深造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广州市业余艺术大学绘画系,后又深造于广州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李延声工作室高研班。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课题班刘大为工作室画家,广东省美协理事,广东省书协理事,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文联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美协主席。  “越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就越珍惜。”
期刊
团体标准发布的主体是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因此,2019年1月公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正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联合公布。可以说,我国团体标准如同新生儿,需要培育与发展。对此,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法规、规章,推动使用团体标准。许多地方的市和区级政府推出奖励团体标准的措施,让社会组织、生产企业、用户单位、消费者、高等院校、技术研究单位、检测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等多方合力推进团体标准的应用和实施。
期刊
9月23日,韶关市仁化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首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人居环境的策略与方法”主题研讨会在仁化举行,来自全国24家社会组织的48位机构代表以及仁化县域内负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级干部参与了研讨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原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司长李兵弟、仁化县副县长梁钰清、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跃云出席研讨会。《大社会》杂志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仁化县人民政府、韶
期刊
从地铁2号线蛇口港站出来,便看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研发中心大楼。在该集团纪委书记刘震环的办公室,他通过窗户给记者指点,当年蛇口工业区开工建设那闻名于世的“开山炮”所在的地点。  伫立在南海之滨,这家在深圳起家走向世界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业务和产品遍布五大洲,创造了很多行业领域内的业界“第一”。而此次记者采访中集集团,则缘起于它的又一个“第一”——
期刊
超强台风“利奇马”施虐浙江后,台州的临海、温岭等地严重受灾,农田被淹、古城被毁、电力中断,水淹后坍塌的房屋、被强风刮倒的树木、没过膝盖的积水随处可见。  灾情即是动员令  台州银保监分局(以下简称“台州分局”)将浙江银保监局“积极抓好当前抗险救灾头等大事”、台州市委市政府“态度要好、工作要细、效果要好”等精神的具体落实作为灾后工作重点,指导台州银行保险机构全力以赴开展灾前灾后查勘理赔、救援救灾等各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论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乱。这句名言与后来的民间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涵义不谋而合,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未雨绸缪、筑牢堤坝、精心部署、重在预防的传统文化心理基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视角,如何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
期刊
复星是一家科创驱动的家庭消费产业集团,于1992年成立,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0656.HK)。复星深耕健康、快乐、富足三大业务,2018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94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34亿元,位列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8名、上海民营企业第2名,2019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416名。复星坚持“深度产业运营+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和相互补位的战略——这一商业模式
期刊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  30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通过创业创新发展为“世界第一家电品牌集群”。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规则制定者和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  对任何舞弊行为海尔都采取“零容忍”的原则。通过建立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治理、事后闭环管理的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