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已有多年歷史,但新电商时代的人才需求使传统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电商生产性实训体系,加强政、校、企三方多层次合作,共同育人,以达到学校育人有方、企业有专才可用、政府发展区域电商经济有抓手的三赢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区域经济
“互联网+”发展战略下倡导的新商业模式,带来电商人才需求数量的剧增。一方面发展电商经济出现人才紧缺,电商企业高速发展,倍感人力压力,而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却按部就班,培养出的学生让电商企业感到“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如何解决这一育人与用人的矛盾?本文从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已有的典型经验,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以期解决这一矛盾问题。
1、新电商时代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的快速崛起,开启了一个新电子商务时代,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新电商时代需要的是能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人才,与传统电商专注于开发电子商务技术有很大区别。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78%被调查企业认为人员招聘难度大,有稳定招聘需求和大规模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87%。”“71%急需电商运营人才,50%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客服、电销、新媒体等),3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22%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17%的企业急需供应链管理人才,15%的企业急需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1]该报告系统地反应出当前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和素质要求,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
2、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体系建设的背景
生产性实训是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为中心,将技能训练融于生产活动中,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易于进行生产性实训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也是解决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不足的途径之一。
2.1更新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的需要
电子商务企业以追逐商务利益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行业技术、规则变化快,而一个专业的教育体系有相对稳定性,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学模式的滞后,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企业项目,是解决二者矛盾的有效途径。
2.2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报告》显示“在高校电商人才培养需要改进方面,被调查企业认为,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的占83%”“……高校近年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比重,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完成学业和考试而草草了事。”[1]被调查企业反应的问题切实体现了高校电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也只有向企业学习,深化校企合作。
2.3高校教师生产性项目的不足
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与电商企业员工的差异,导致高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实操教学。学校对接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由企业给学生提供生产性项目,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项目。
3、电商生产性实训对区域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创业与区域电商经济互动关系
2008起,义乌工商学院将一栋2600平方米的教学楼辟为“创业园”,为网上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有电子商务、仓储、商务洽谈多功能的创业平台。至2018年,有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年收入3500余万元,有的在校生已成为百万富翁。早在2010年,该校被评为“全球最佳网商摇篮”。“创业带动了就业,学院近三年的创业毕业生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激活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目前已形成以学院为中心方圆十里的创业生态圈,集聚了400余家专业配送公司、近百家网络批发公司及12000余家网商”[2]。义乌区域经济的独特性为义乌工商学院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而该学生的创业反过来又带动了区域电商经济的发展。
3.2现象成因分析
1)得天独厚的区域商品资源。义乌是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小商品市场经营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学生淘宝开店、电商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货品来源,拓展了学生商业视野。
2)学校教育管理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让学生“创中学”,忙碌于进货、卖货,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秩序,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如何进行教学?如何管理?该对这些创业的学生教什么?学校不仅要承担外界对他们的批评与质疑,同时还面临着改革所带着的一系列从无到有的重构,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就不可能在校园内开展淘宝创业。
3.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案例的启示
1)义乌工商学院电商人才培养以创业为特色,倡导生产性实训教学。学生从淘宝小店开始、从小卖家开始,实践了电子商务的每一个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商品选择、网店管理、网店运营、商务谈判、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财务管理、商业规划等全方位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的成功不仅使学生的个人受益,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带动了当地电商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电商企业输出人才。这些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有的还未走出校门,就已被请去当电商老师,传授实战经验。
3)高校是可以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为区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社会机构的培训是短期的,他所能给予受训者的是单项技能。高校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更为长期的,是更为系统化、更有层次的、综合性,高校是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各级政府应当重视高校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区域经济
“互联网+”发展战略下倡导的新商业模式,带来电商人才需求数量的剧增。一方面发展电商经济出现人才紧缺,电商企业高速发展,倍感人力压力,而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却按部就班,培养出的学生让电商企业感到“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如何解决这一育人与用人的矛盾?本文从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已有的典型经验,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以期解决这一矛盾问题。
1、新电商时代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的快速崛起,开启了一个新电子商务时代,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新电商时代需要的是能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人才,与传统电商专注于开发电子商务技术有很大区别。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78%被调查企业认为人员招聘难度大,有稳定招聘需求和大规模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87%。”“71%急需电商运营人才,50%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客服、电销、新媒体等),3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22%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17%的企业急需供应链管理人才,15%的企业急需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1]该报告系统地反应出当前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和素质要求,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
2、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体系建设的背景
生产性实训是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为中心,将技能训练融于生产活动中,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易于进行生产性实训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也是解决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不足的途径之一。
2.1更新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的需要
电子商务企业以追逐商务利益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行业技术、规则变化快,而一个专业的教育体系有相对稳定性,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学模式的滞后,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企业项目,是解决二者矛盾的有效途径。
2.2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报告》显示“在高校电商人才培养需要改进方面,被调查企业认为,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的占83%”“……高校近年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比重,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完成学业和考试而草草了事。”[1]被调查企业反应的问题切实体现了高校电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也只有向企业学习,深化校企合作。
2.3高校教师生产性项目的不足
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与电商企业员工的差异,导致高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实操教学。学校对接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由企业给学生提供生产性项目,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项目。
3、电商生产性实训对区域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创业与区域电商经济互动关系
2008起,义乌工商学院将一栋2600平方米的教学楼辟为“创业园”,为网上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有电子商务、仓储、商务洽谈多功能的创业平台。至2018年,有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年收入3500余万元,有的在校生已成为百万富翁。早在2010年,该校被评为“全球最佳网商摇篮”。“创业带动了就业,学院近三年的创业毕业生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激活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目前已形成以学院为中心方圆十里的创业生态圈,集聚了400余家专业配送公司、近百家网络批发公司及12000余家网商”[2]。义乌区域经济的独特性为义乌工商学院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而该学生的创业反过来又带动了区域电商经济的发展。
3.2现象成因分析
1)得天独厚的区域商品资源。义乌是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小商品市场经营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学生淘宝开店、电商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货品来源,拓展了学生商业视野。
2)学校教育管理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让学生“创中学”,忙碌于进货、卖货,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秩序,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如何进行教学?如何管理?该对这些创业的学生教什么?学校不仅要承担外界对他们的批评与质疑,同时还面临着改革所带着的一系列从无到有的重构,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就不可能在校园内开展淘宝创业。
3.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案例的启示
1)义乌工商学院电商人才培养以创业为特色,倡导生产性实训教学。学生从淘宝小店开始、从小卖家开始,实践了电子商务的每一个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商品选择、网店管理、网店运营、商务谈判、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财务管理、商业规划等全方位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人才培养的成功不仅使学生的个人受益,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带动了当地电商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电商企业输出人才。这些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有的还未走出校门,就已被请去当电商老师,传授实战经验。
3)高校是可以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为区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社会机构的培训是短期的,他所能给予受训者的是单项技能。高校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更为长期的,是更为系统化、更有层次的、综合性,高校是批量培养人才的场所。各级政府应当重视高校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