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过渡技巧做跳板,考场作文不“6”才难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写出一篇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就一定要讲究“过渡”。所谓“过渡”,就是指文章内容前后衔接,即由前一层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层意思,中间没有断层或跳跃。如果文章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就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有结构残缺之嫌。一般地,文章以下部位都要有“过渡”: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或由叙入议的变换处。“过渡”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内容连接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就是与巧妙“过渡”分不开的。在此,谨以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领略作文的过渡技巧。
  一、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过渡
  面对考查频率居高不下的材料作文,行文时一定要根据材料提炼论点,不能凭空想象、无中生有或生拉硬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材料与观点之间安排过渡,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连贯。常用的表述方式有: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
  3.这虽是一则寓言,却形象地说明了……由此观之,我们……
  4.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例:一位作家说过,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本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磨砺;一本是“心灵之书”,那是灵魂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就不尽完美。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经过深思熟虑,愚以为,“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读懂的书。(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请先读懂自己的心》)
  【点评】“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一句承接材料,引发思考,然后给出答案,亮明观点。此句由材料引出观点,起到巧妙过渡的作用。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紧接着一般都要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论证,这就是论述。按照结构要求,由论点展开论述,二者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如果缺乏必要的过渡,就会造成观点与材料分离,逻辑不够严密,表意不够连贯。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可以使用以下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确保文气贯通。
  1.由此,自然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2.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
  3.令人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
  例:一作家提出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对此我持赞同态度。三本大书的理论,正印证了那句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每期节目开场前,她都会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当期主题;《中国诗词大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她也能对一句句诗词及出处信手拈来,观众欣赏到的正是她的才情与气质。董卿读过的书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使她气质斐然。(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点评】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用“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自然引出下文民谣歌手、作家、画师、背包客、禅宗弟子等人博览群“书”取得成就的典例并展开论证。看似简单的一句过渡使上下文巧妙连接,天衣无缝。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摆事实,讲道理,是写作议论文惯用的方法。论辩时理论论证纵横驰骋,使论述变得更加深刻;事实论证避免泛泛而谈,使论述显得更加具体,二者相得益彰。论证时要确保理论与事实水乳交融,就应注意由此及彼地恰当过渡,否则就会油水分离,造成逻辑上的“断层”,影响论证力度。
  (一)由理论到实例。若先理论论证再实例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常用的过渡语有:
  1.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这正如……所说“……”
  2.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3.“……”,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4.“……”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5.“……”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例1.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只有拥有自信,你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创造你的梦想。美图CEO吴欣鸿成为社会瞩目的成功人士,离不开他对前途的信心和对梦想的坚持。两次创业失败,吴欣鸿依然坚定信念,他说:“我有一颗年轻的心,在我看来,年轻没有失败。”之后,他再次创业,成立美图网,推出美图秀秀,终获成功。(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遥有山海一梦归》)
  【点评】作者引用鲁迅的名言,先从理论上紧扣“拥有自信、敢做敢当”进行论证,接着用“只有拥有自信,你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创造你的梦想”一句过渡到举例论证,自然流畅,了无痕迹。
  (二)由实例到理论,常用的过渡语有:
  1.就拿……来说吧或例如……
  2.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3.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4.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
  5.放眼寰球,縱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例2.著名乒乓球運动员容国团在一次誓师大会上发出这样的誓言:“我要在3年内夺取世界冠军!”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他拼搏奋进,终于在第25届乒乓球锦标赛中力克群雄,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
  理想有多远,成功的舞台就有多大。容国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仅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得益于心中远大的理想。正如魏源所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理想是心灵之光,是人生坚实的支柱。心灵之光够亮,人生支柱够高,人的成就才够大。(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也谈“成功之道”》)
  【点评】这段文字先列举名人事例,在此基础上纵深展开,论证“拥有崇高理想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心论题。由于有“理想有多远,成功的舞台就有多大”过渡句铺路搭桥,例证与理证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完美流畅。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不例外。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反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说理更全面,析理更透彻,论证更有力,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无论是由正到反还是由反到正,都必须借助过渡语巧妙连接,否则就会破坏结构的完整性,造成逻辑混乱。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或句式完成。
  例: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的创新精神……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



  然而,正如俗语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驰名商标”三鹿旗下的奶粉中有了三聚氰胺……(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
  【点评】作者先正面论述中华美食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和承载的人们的性情,再用“然而”一词过渡到反面论述。通过正反对比,优劣凸显,是非分明,使人们对中华食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五、层与层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脉络清晰,全面深刻,写作时要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议论文常见的层次结构是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一)并列关系各层次间一般借助“同时”“无独有偶”“物如此,人又当如何”“不只……,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等词句过渡衔接;
  例1.2008年8月,随着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高铁正式踏上高速发展之路……
  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它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人民情感的名片,是“和善、友善的形象大使”,在国际上具有极大的知名度与亲和力。(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高铁和大熊猫——世界了解中国的两张名片》)
  【点评】上一层论述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接着,运用“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作过渡,前句承上,后句启下,转入对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传递友谊使者的介绍,两个部分自然顺承,成为有机的整体。
  (二)递进关系各层次间则往往借助“更进一步说”“更有甚者”“不仅如此……而且……”“相较于……,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如此,国家、民族更是这样”等词句过渡衔接,将论证引向深入。
  例2.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也许就因在痛苦中沉默,最终踏上了不归路。他们的逝去让中国一度为之叹息!如果能够将痛苦宣泄出来,也许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国家、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正视痛苦,自强不息》)
  【点评】由个人之痛延展到国家、民族之痛,逐层递进,步步深入。两层之间用“国家、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过渡,将论证引向更高、更深层次,论述更深刻,立意更高远。
  六、辩证过渡
  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逻辑严密,左右逢源,不说过头话,即要学会欲进先退,辩证论述。首先承认对立观点的合理性,接着语意一转,指出其瑕疵,进而亮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观点以防论证疏漏,“进”是文章的主体。“退”是为了更有力地“进”,这样显得思维缜密,论证滴水不漏,更加有力。辩证过渡常用的句式有
  1.的确……,然而……
  2.诚然(固然)……,但是……
  3.当然?……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等。
  例:车,自古以来都是代表权势能力的工具。古时,有钱有权的人家里有马车,出行时还会配备骖乘,何其威风;如今,经济条件不错的人会购买小汽车,高档轿车更是一些富豪的专利。纵然相隔千里,有了宝车,就可以天涯咫尺……
  诚然,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如今的人们也正在承受“以车显权”带来的恶果……(2017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车的前世今生》)
  【点评】作者先用“诚然”肯定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接着用“然而”将话题一转,过渡到车给人们带来的恶果,在这一“退”一“进”中,既凸显了中心论点,又确保了逻辑的严密性。


其他文献
其实通过艺术来让残障人士表达自我并不是现在才有。在国外,类似的活动也早已变为常见。早在2013年芝加哥就举办了第二届残疾人艺术节。里面展览了很多出自残障人士的绘画、雕塑、诗作等艺术作品。借此改变人们对残障人士的有色眼光。  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从精神上帮助残障人士。比如“盲人电影院”。院长通过找人来给盲人讲电影的形式来完善盲人们的精神生活。后来在又一次的交流当中,院长说他们现
期刊
【适用话题】善与爱 真与假 理解与包容 博爱  可能大家下意识地觉得,我们承认了自闭症人士是天才,把他们称为“星星的孩子”,很诗意,很人文,很有关怀。但是,恕我直言,这种看法对自闭症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来说,没有什么用。真实生活中,99%的自闭症人士都不具备所谓的天分。他们往往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可能随地大小便。他们可能没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更可怕的是,还有些人把自闭症等同于天才,就跑去对自闭症孩
期刊
【适用话题】平等与尊重 沟通与交流 审视现实 反思与回归  倘若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对自己家庭分析得一针见血,对人生道路规划得极其清楚的孩子,也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上功利冷血的标签,因为孩子是从周围环境中所知所感。但无论真假,这个话题在当前引发的舆论热潮,网友们的“深有同感”,更像是其戳中现实,戳中痛点的最佳佐证,需要我们好好审视当下。  孩子的说法错了吗?未必。这样的思维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现实相契合,但却
期刊
【适用话题】尊严与尊重 渴望 成长桎梏  六七岁的时候,有次和父母一起坐公交车。我突然想小便,就和我妈妈说下一站能不能先下车让我找厕所小便。我妈妈竟然让我对着车门尿。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这种事怎么干得出来。我妈看我不肯尿,从“这有什么啊,赶紧尿啊”到“你不尿憋坏了怎么办”,再到“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然后强制动手扒掉我的裤子,掐着我的脖子冲我喊“你给我尿啊”。最后我边哭边尿,到现在还能想起
期刊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很少。我有决定念什么的全权;自幼儿时我就会逃学,愣挨板子也不肯说我爱《三字经》和《百家姓》。对,《三字经》便可以代表一类——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  第二类书
期刊
前几天看到一条朋友圈:“煎饼摊的大妈和顾客发生争执,大妈说: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大妈才叫GDP,我们都拖国家后腿了。”  每次听到这些带着优越感的自嘲,我都会想,为什么你的优越感如此之强,你究竟有什么本事,就必须比他们赚得多呢?就因为你读了985,211?我极端地认为,但凡问出类似问题的人,真的很难有大出息,因为还停留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難转变观念。  我上大学,包括刚毕业的头两年,也
期刊
【适用话题】新与旧 认真 奉献 热爱 责任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8月23日,全國小学语文泰斗袁瑢在上海逝世。就在她逝世的上个月,94岁的袁老师还在微信上和徒弟们讨论教学事宜;两个月前,她还在研究上海即将用于新学期的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但一场风寒熄灭了这位老人的生命火光。从1950年踏上讲台至今,她以认真绝不糊弄人的态度,形成“细、实、活、深、严”的教学风格,领军全国小学语文教
期刊
【适用话题】教育观念 所予与所得 刻意与无意  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十岁的孩子之口。做父母的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钱,而是因为没有钱,被自己养大疼大,深深引以为傲的孩子所嫌弃。  如果说父母真的欠了孩子什么,那就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耗尽所能把他送进最好的小学,在意他是否优秀多过在意他是否快乐。你是不是经常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赚大钱?你是不是鼓励他考试必须拿第一?你带他参加各种兴趣班,
期刊
时事引读 >>·原创·  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海河之滨——天津举行。本届全运会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从开幕式到整个赛程设置,让人惊喜不断:如设立群众比赛项目,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赛理念,翻开了“全民全运”的新篇章;取消金牌榜、奖牌榜,使金牌至上成功地向拼搏无憾转型。尽管在开幕式上,因为天气原因,出现“五环变四环”的小插曲,但这并不影响此次盛会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
期刊
【适用话题】热爱 坚持 刻苦 精益求精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7月底,“金砖四国”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重庆召开,11年前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刘能风在现场展出的大足石刻作品,引发了外宾们一阵阵的啧啧赞叹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能风曾经是一名靠杀猪卖肉谋生的农家子弟。从杀猪匠到大足石刻艺术传承人,他身后的追梦故事比他的作品更精彩。对此,刘能风曾感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