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负担重,中美大不同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丙奇先生新著《教育熊视》,以传媒报道的最具标志性的教育事件为观察对象,以民间视野为观察立场,以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为观察视角,围绕中国教育近年发生的令人莫衷一是的言说,使人眼花缭乱的事件,清晰而坚定地阐述作者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思考和立场。本文摘自该书。
  
  缘起
  
  最近看到好几篇文章,在为我们“纠偏”:国外的教育,尤其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美国教育,并非“传言”与“想象”中的轻松得不得了,他们学生的负担其实也“相当的重”。
   这些文章,列举的例子,几乎覆盖了我们谈论“负担沉重”的所有领域,包括书包——美国孩子的书包并不轻,老师甚至认为书包重可以锻炼孩子;考试——美国孩子遭遇的考试也并不少,不但有期中考,还有期末考,平时还有各种考试,升学时除了SAT,还有ACT;社会实践——美国孩子的社会实践是动真格的,参与社区服务的表现,直接挂钩升学;升学压力——在美国,不少高中毕业生依旧追逐名校,而为了能够考上名校,从初中起,就要选择有难度的课程,以增添升学的砝码……
  所有这些例子,似乎都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今天中国的教育,其实和国外先进的教育差不多的,大家不要抱怨学生压力大、负担沉重。
  
  观察
  
   从表象中看,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美国孩子的“负担”,我们发现,这是用我们的教育观念在分析美国的教育现实,得出的是符合我们的教育观念的结论。
   说书包沉重,要看书包中的内容。我们的书包沉重,是孩子们装了大量的一课一练,一本教科书要配好几本辅导书。而美国孩子的书包沉重(其实也只是部分学校),却是带了大量阅读书——对于学生的阅读量,美国学校是十分看重的。两相比较,我们孩子的学习,一直在复习巩固所学书本知识;美国孩子的学习,则是在读我们这里不允许学生所读的“闲书”。即便书包同样重,前者学习的枯燥乏味与后者的涉猎广泛有趣,形成鲜明的对比。
   说考试多,要看考试的形式与考试派什么用场。我们的考试多,是教育过程中强调知识记忆的书面考试多,而这些考试,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态度,与此同时,却是升学考试少,依据学生一次升学考试的分数,就决定学生获取怎样的教育资源以及有怎样的前程。反观美国,不但教育过程中的考试多,而且考试的形式多样,有让学生分组做课题研究,有让学生写小论文;升学考试也多,SAT考试一年举办7次,学生缴一次费可以考3次,这样的考试体系,形成了动态、持续、综合的评价,学生不会为一次考试而焦虑,更不会有我们这里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象。过去多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国内应该增加高考的次数,增加学生的考试选择,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但是,很多“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却片面认为,素质教育是减少考试,或者不要考试。
   说社会实践多,要看社会实践者用怎样的心态参与社会实践。我们的教育,也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是,由于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待社会实践大多以功利的态度,要么为通过考核,要么为评选优秀,要么为了升学。而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体的,参与社会实践被认为是一个学生的必然选择、公民责任,虽然也存在一些功利的趋向,但更多家长和学生,都以服务社会的心态,主动参与社区劳动,并以此为乐。美国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也尽量采取措施,避免学生有这样的功利的心态。
   说升学压力,要看升学之外是否有其他的选择。我们的教育,学生除升学之外,选择空间很小,通过其他途径成才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由于社会用人存在“身份”标准,对于学校、学历的追逐,成为整个社会一致的选择。美国的教育,名校自然也是部分学生追逐的热门,但是不是每个家庭、每个学生都卷进了这场争夺——杨福家先生曾说,他认识一个美国大学生,他的SAT(美国高考)成绩够上哈佛,但他却选择进了一所烹饪学院。我们的高中生几乎人人想上北大、清华、复旦,技术类、职业类高校是不会作为首选的,但在美国,能进哈佛的学生会选择进厨师学院,这说明他们的人才概念很宽泛,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多元的——在名校之外,学生有更多的成才选择,而社会的用人标准,不以学生的毕业学校、拥有学历来聘用、晋升人才,让学生更关注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并依据自身的家庭情况、个性爱好选择学校。
   多元的成才模式、多元的评价标准、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这样的教育,会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热情,调动受教育者的兴趣,当受教育者有兴趣、热情地参与教育,即便在外人看来,他们“很累”,但是,心中却充满快乐,感觉“轻松”——我一位中学同学在美国生活,他告诉我,很多美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搞一个个小“课题”,做这些课题,孩子们得到图书馆查资料、读不少书,家长觉得这很费时,但孩子们却十分投入,干得很起劲。
   所谓的减轻书包、减少考试、呼吁学生不要有名校情结,其实都是不关注教育内核,而只看教育外在形式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育的沉重负担,来源于教育者不关心他们真实需求而强加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哪怕书包很轻、考试很少,也无法让他们快乐、轻松。
   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这是所有教育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也不断针对自身的问题,对包括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大学录取标准等在内的教育加以改革,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现状,追求教育的“形似”,教育的差距有可能越来越大。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出版也使得出版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出版载体、出版内容、出版流程、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各种媒体形态,如新闻网站、电子图书、数字杂志、在线音乐、网络游戏等无疑对传统出版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体现新的出版发行载体与途径 电子图书(ebook)是一种随互联网的发展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是以数字化的文档形式、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非纸质媒介承载并传递的图书
4月30日中午,动物园被苏联人占领了,甚至有报告说一支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与地下掩体相邻的那条街。但是,很难看出这些消息是否对元首产生了影响。在与荣格夫人、克里斯蒂安夫人和弗劳雷恩·曼齐阿里共进午餐时,他随意地聊着天,就好像这只不过是又一次“小圈子”的聚会,并无任何问题产生。  然而,这是不寻常的一天。女士们刚离开不久,希特勒又要京舍把她们喊回来,同时再把鲍曼、布格道夫、克莱勃斯、沃斯、赫维尔、瑙曼、
普京自从2014年和柳德米拉离婚后,一直没有官宣再娶,但坊间传言却始终没断,都指向俄罗斯前体操冠軍阿丽娜·卡巴耶娃。  卡巴耶娃已经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近3年,是她的38岁生日,很多粉丝抱怨现在都联系不上她,结果她就十分罕见地发了一个公开声明,说俄罗斯女子艺术体操队已经准备好,要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声明发了,本娃还是没有亮相。  卡巴耶娃上一次公开露面还是在2018年10月,当时她在圣彼得堡一所大学
尊敬的图书馆客户,欢迎您参加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承办的“2008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  近年来,为了做好图书馆馆藏图书供应服务工作,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以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配套与跟踪配发为承诺,以信誉、质量、服务为建设核心,积极拓展全国图书馆市场,打造全国一流的馆藏图书配供中心。  本次展
平时你看到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口红、巧克力、奶酪、牛仔裤、割草机、汽车、吉他、拉链……却不见得完全了解它们的构造。《有趣的制造》一书就是写给那些有怀疑精神的人、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人,向人们一一剖析物质世界的构成。本文摘自该书。  干酪成为受人们欢迎的食物已经超过8000年了。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农夫就可以通过放入钙和蛋白质,把这种白色的材料变成耐嚼又好吃的东西供人享用。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以外,干酪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中国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像许多科学大师一样,杨先生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充沛,才华横溢,几十年中杨先生写下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杨先生毕竟是科学家,他并没有把出版散文集看得很重,所以发表以后结集出版的很少。这次杨先生在翁帆女士的帮助下,翻译编选了《曙光集》一书,编入文集的有杨先生及其友人的50多篇文章,体裁包括论文、演讲、书信、访谈、散文等,
1994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由此了解了美国一家Internet接人公司。  那一刻,互联网这只“蝴蝶”飞进了她的心里。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一个比她正在做的传呼机大上许多倍的生意,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中国是一个可以从“鱼头”吃起的全新行当。  1995年初,张树新把全部家当抵给了银行,到手1500万元人民币,以700万元注册了
我想大多数人认识易中天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作为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其讲授能力通过《品三国》而让普通百姓认可,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炙手可热的文化明星。他凭借专业身份,敏感的辨析出百姓感兴趣的历史话题,然后用近似说书的轻松方式讲授出来,客观上来说,是为公众奉献了一道美味快餐。将历史故事、文化渊源用幽默风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表述,使读者、听者形成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是一种最符合现代社
最近,谍战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随着电视剧《潜伏》故事在大街小巷传诵之余,“今天你潜伏了吗”,已成为近期人们打招呼的口头语。由此可见,《潜伏》一剧在民间影响之大。  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大受追捧的时候,谍战题材书籍也开始在各大书店热卖,如果影迷们还没有过够“谍战瘾”的话,还可以继续“潜伏”于谍战书籍之中。    《潜伏》:  改编剧远胜原著  《潜伏》  龙一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3  定价: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這句话常常被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正是这句话,让无数家长着急得寝食难安。于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从小背负起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急的是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方向比起跑线更重要。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做为父母我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