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手工造物原则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问题不断出现,公共空间应发挥出其本来的功效。好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城市展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色,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的捷径。文章基于对公共空间与传统手工造物原则的理解,将二者的内涵相联系,对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三点应用。
  关键词:公共;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一、公共空间
  一般提及公共空间,首先提及的是众多公共场所,而公众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认识,大多则停留在其作为公共场所的功能应用层面。在此笔者拟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对立面——公共性问题入手,对公共空间的讨论重点放在公共性問题上。
  (一)公共性
  汉娜·阿伦特曾对公共性下过定义:“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在公开环境中和在具有差异性观点的评判下形成一种共识,进而巩固一种维系他们之间共同存在的意识的过程。因为公共性的存在,公共空间对于处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一种重要资源,或者说是一种‘公共财产’,它是个人属性的东西上升为共同物品的主要渠道。”
  笔者对阿伦特所定义的公共性有基本共识,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人们从私密走向公开,关注公共问题,参与公共活动。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是一种公共过程。人们互存差异,以公开、平等为基础,在观点上形成共识,这种共通感觉,有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掌握。
  (二)空间公共性
  建筑学对空间公共性的定义是指物质空间在容纳人与人之间公开的、实在的交往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精神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对于公众和他们的公共活动来说,空间公共性概念作为动词,指空间对它们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即空间公共性作用;对于空间本身来说,指空间因为作用于公共生活和公众而表现出的某种属性,如某某空间具有某种公共性。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但其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下文主要探讨公共空间在设计上主动地承担公共性属性。
  (三)公共空间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公共意见能够自由形成的空间。它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这些公众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关涉普遍利益的问题时,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
  哈贝马斯的观点与阿伦特的公共性的定义相似,将公共性作为公共空间的主要属性,从哈贝马斯的观点看出,为了实现空间公共性,必须要有一个作为物质存在的公共空间载体来承载公共性赖以展现出来的社会活动。
  (四)公共空间的功能、目的
  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低门槛的开放空间,使公共空间为公民公共生活能力的发挥创造了最直接、最廉价的环境,使公民公共性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公共空间内的活动具有综合性,可以包容公共生活的任何方面,公共空间的活动一般是非正式的、即兴的、非营利性的,使人们在这种氛围中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责任感,鼓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去创造共同体的意义,也有利于对公民进行价值教育。
  社会公共性是目标,空间对其作用的可能性是根本,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载体和舞台,而且也可以潜在地影响人们公共经验的获得。公共空间应该促进人们之间的平等交往,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表现自己;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必然世界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每个人都能因此而获得永恒,而作为载体的公共空间也可以因此获得公共性认同,成为理想的公共空间。
  (五)现实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公共空间只是作为一个物质场所而存在,而其公共性意义被忽略,即使是作为场所存在的公共空间,也存在设计上缺少实用性、审美上不能被公众所欣赏、教育上不具有引导公共性认识的问题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形式上都无法体现出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其结果是损害了大多人的利益,失去了其公共性的基本属性,具体表现为:公共场所只作为一个空间存在,其公共性被忽略,设计缺乏实用、审美不能被大众欣赏、教育上不具有引导公共性认识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之用。
  二、传统手工造物原则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作为物质存在,其存在形式对活动在其中的人在思想、行为上产生直接但缓慢的作用,而这些被改变了的思想、行为会反作用于人的社会活动,通过设计思想对公共性的重视,提升物质存在空间对人的公共性的积极培养。
  基于公共空间公共性的上述特点,笔者希望通过传统手工造物原则对作为物质存在的空间设计的启发作用,推动设计者对公共空间公共性问题的再思考,摆脱制约公共性建设的各种局限,努力构建具有真正公共性意义的理想空间,间接地提升公民的公共性。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提出,后由董仲舒发展,其哲学思想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从手工哲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天即是天道,人即是指人工造作。人们在造作这种形而下的器物时,也在不断追求对形而上的大道进行表达。大道无形,不是对道的形式的模拟,而是通过悟道所掌握的规律的物化。在工艺制作中表现出一种顺应天道、探求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工艺原则,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标准。从《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度掌握。
  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天人合一”设计思想指导的必要性:
  1.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为善,具有可持续性。
  2.将人与天融合,学会审时度势,懂得按照规律建造,懂得节俭适度。
  3.一切尽在“道”中,对天道的认知具有公共认知属性,可以使公民体会到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潜移默化参与到公共活动中来,起到很好的认知教育促进作用。   (二)以人为本
  传统手工造物从古至今一直追寻的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
  传统手工造物,将人作为主体对象来研究,而不是为了造物而造物。以人为根本对象制作器物,要以方便、适合人的使用为基础,也要考虑到作为社会的人,既研究生理、心理、环境等综合方面的影响,也研究文化、审美、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需求。而且传统造物会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如太师椅的设计并不似沙发那么舒服,却蕴涵着做人要中正的暗示,时刻使人自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用在公共空间设计中,重点则是设计中空间的物质存在与精神需求上的公共性的相互交融。
  另外,“以人为本”的“人”不是特指某人或阶层,而是以全体公民为主要对象,只有在明确了设计的目标是服务大众的基础上,才能称作公共空间建设。公共空间设计方案也应该由公民自主选择,公民有参与决定的权利,这种模式自身也具有公共意义。
  (三)空间观念
  传统造物中空间观念包含两个层次:平面构图;立体空间。
  平面构图,是指对器物上的装饰纹样的规划;立体空间,是造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传统造物原则中,田自秉先生在《工艺美术概论》中对造物对空间的认识,有一点很值得关注。他不单考虑器物实体结构上占有的空间,而且与体相关的体之外的使用空间以及物品所放置的位置、物与物之间、物与环境之间,都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对器物空间的充分考虑,可以更好地发挥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这一思想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公共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空间规划,在常规规划中,重点要考虑整个空间分几个功能区域,计划各个功能区域的体量,处理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在造物空间观念的启发下,这种注重功用性质的存在已经属于第二性的,而这个空间作为一个对象存在与环境中应属于第一性的存在,以往经常忽视其自身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忽视了这个整体空间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的探讨。第三性既是指承载公众社会活动的抽象空间,要考虑到在此空间中的公民之间的一种地位平等、思想自由关系,使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的人与人、人与公共空间、人与环境和谐,也要考虑到对离开空间后的人的持续影响。
  (四)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指,在设计和制作中对各个因素和各种材质统一考虑,以达到系统化。传统手工造物与现代化生产之间最突出的区别即是手工造物从设计到制作到物品交换都由一人掌控,有利于系统观念的施展。
  公共空间设计中也应坚持系统观念,设计前要对空间目的有理解、对空间环境进行考察、丰富空间的人文内涵等;在设计时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观点使互相配合达成共识,设计也要在发展中不断发展完善;设计方案要考虑到空间对当代社会公民的意义、对未来公民的意义。这三点看作一个系统的不同方面,加以统筹。
  在公共空间中考虑系统整体性问题,就是现代的“交叉学科”研究,通过空间设计与其他学科的相关联,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突破以往对公共空间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展现无限可能。
  三、意义
  运用传统手工艺造物原则打造真正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空间的意义:
  在传统手工造物原则指导下设计的公共空间,其本质可引领人们崇尚一种自然、适度的生活态度;可使人们弥补工业化大生产以来追逐利益、机械产品造成的单调冷漠环境、利己主义等猖獗造成的心理缺失,促进人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公共空间具有精神层面上的公共属性,公民在其中享有自由与平等,保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性事件批评,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实现自身公共性价值。
  传统手工艺造物原则是流淌在中华人民血液中的准则,其价值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已上升为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那些“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造物准则已和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密不可分。虽然在当今手工造物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对这些原则的共识和认同依然留存于我们内心深处。用此流传千年的原则指导近年来由西方传入的新概念——公共空间设计,遵循此原则构建的公共空间,将会阐释出中華民族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对公共性的独到见解,也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向世界展现出我们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田自秉.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4]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04).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X线平片特征,总结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5例膝关节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影像诊断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X线平片检查
首次采有回顾性及前瞻性方式对105例肾移植患者进行了血管内皮细胞抗体(VEC-Ab)的皮肤交叉配型试验。回顾性研究显示8/38例呈阳性反应者中6例(75%)发生了严重的早期加速排斥,2/30例阴性反应者中仅2例发生
目的:探讨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目的:研究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某院171名军人作了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输入到惠诚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5.0版作了统计分析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459例。经2-9月随访疗效满意。文中介绍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治疗结果,体会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除口小,出血少,无痛苦,康复快等优点。
1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G3P1,因大便后下腹疼痛1天、加重10h于2005年6月14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正常,无痛经,PMP2004年5月13日,LMP2004年6月8日,入院时为行经第3天,量如常。5个月前
我是地道的北方人,到四川的机会很少。以往总是听说“天府之国”,却不明个中含义。2016年10月15日,我有幸跟随蒋晓春教授到巴中市通江县考察。在通江,我们一行人与蒋老师一起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重要财政根据地、得汉城、梨园古镇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林园等地。这次考察,我总算彻底明白为何为“天府之国”,何为“好山好水好风景”。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经济总公社旧址  我们此次考察的首站是川
期刊
单克隆抗体在膀胱肿瘤尿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霍红旭,杨书文,李景东,黎伟蔡文清,石梅海,蔡广增,黑兰荪1992年以来,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MAb)对63例膀胱肿瘤患者的尿液及膀胱冲洗液标本作了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