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温度的升高,心血管病人又“迎来”了发病的高峰季节。与其等病发作了,手忙脚乱地往医院里送,不如现在就了解其发病原理,从平时生活的细节中预防,那么于病人于家人,都比原来束手无策地“等待”病症的发生轻松放心得多。
发病原因探究
心血管病人夏天为何容易发病呢?这是因为天气热,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于体表,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心细胞损伤和坏死增加,因此加重病情。其次,夏天出汗多,血液易黏稠,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第三,闷热的天气,病人容易急躁,植物神经紊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夏夜昼长夜短,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的心血管患者容易发病。预防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应增加心脑细胞的营养补给,防止心脑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另一方面则应尽可能地减少血栓的生成,确保盛夏时节,安“心”无忧。
保护心脏四诀
1.保持良好情绪。夏日,心火旺盛,须要保持开阔胸襟,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每天洗一次澡,既消暑又会带来好心情。
2.科学补给营养。无心肾功能障碍时,夏天每日应饮用8~10杯温开水或茶水。中风和心脏病容易在清晨发生,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凉白开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日常饮食宜清淡,红黄绿白黑搭配进食。“红”指葡萄酒每日50毫升~100 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绿叶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脱脂奶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克~10克。同时,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每天饮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限制饮酒或最好不饮白酒,每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克。
3.起居要有节律。一天24小时中,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上午4~10时,因而被医学家比喻为好发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这期间,服药、饮水要早(醒来时服一次药喝一杯水),锻炼要少(避开这段时间),以免发生危险。 午睡小憩,猝发危险减三成。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不过,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后进行。
4.服药要遵医嘱。心血管病人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常规治疗用药,不能擅自增减或停用药。晚上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高危人群可以服用心脑细胞保护物质:如果糖二磷酸钠口服剂型福达平胶囊。让心脑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无氧代谢”的特殊方式获取能量,避免心脑细胞因缺氧而损伤和死亡。同时能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可有效缓解胸闷、心慌、气短、胸痛、头晕无力等现象。
须特别提防的人群
1.风心病。即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期主要形成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半数患者无风湿热史,但多有反复链菌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史。湿热的环境同样会加剧病情。
2.冠心病。由于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原因,可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在冠脉内膜上,久而久之,使冠状动脉管严重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大大减少。闷热天气会加剧冠状动脉硬化病人的心肌缺血、缺氧,致使部分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
3.高血压性心脏病。夏季高温、闷热天气使动脉血压持久增高,将使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心室舒缓功能低下,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
4.肺心病。即肺原性心脏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闷热天气会导致呼吸不畅、心脏难受,加重病情。
5.其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度的高危人群。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于心脏来说它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长期过高后,左心室负荷加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与扩大,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衰。同时,持久的高血压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从而加速粥样硬化形成,导致冠心病的产生。另外,此类人群在夏季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要做好特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