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如何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问题,可以揭示会计“面纱”背后的本质。经济学原理下通过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稳定币值。减少因币值变化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对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动摇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的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币值变化;会计;影响;经济学;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经济学对社会具体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分析都是研究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刻地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同时深刻地把握所研究的会计问题的实质,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地为解释会计现象和拓展会计领域提供基础。
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传统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即以币值不变假设为前提,以历史成本原则为计价基础。然而,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的大幅度变动是不可避免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既出现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又出现过通货紧缩,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币值变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1 对币值不变假设的冲击
货币计量的前提是币值稳定,即使发生变动,其变动幅度必须很小,不会影响它的计量功能。但是通货膨胀或者是通货紧缩的存在,基本上否定了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1.2 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在物价大幅度地持续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就缺乏现实基础,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比。
1.3 对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挑战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物价的大幅度变动,动摇了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2 币值变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2.1 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表现在:第一,低估了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第二,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第三,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2.2 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削弱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费小于更新固定资产需要的金额。由于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重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会不断萎缩,其生产经营能力相应削弱。
2.3 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全情况
由于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低于报告期的现时价值,形成少计费用和虚增收益,还要按虚增的收益多交所得税和支付股利,最后必然会形成虚盈实亏的情况,进而使企业所有者的产权资本受到侵蚀。
2.4 由于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3 经济学观点下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影响的方法
3.1 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币值变化
按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以及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影响就业、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实践中,表现为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随着经济中货币量的改变,影响了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进而达到影响国民收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
3.2 根据经济学中的原理选取单一稳定币值为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主导思潮影响下,针对我国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择。
3.3 结合经济学中主导思潮的影响
大多数国家在战后到70年代都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而“滞胀”促使它们转为以稳定货币为主。
3.4 经济增长目标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①外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转轨阶段,国内外运行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方面。②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很难指望货币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币供给来支持,就业问题的缓解也有赖于经济增长。这样,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可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3.5 消除导致通胀的因素
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尚未完成,导致通胀的因素并未消除。①综合财政赤字还很大;②经济结构矛盾对增加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③粮食减产引发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④宏观调控的成果仍有丧失的可能。
通过上述做法来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稳定币值。减少因币值变化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对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动摇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的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宋英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中的会计学[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张愈强.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如何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问题,可以揭示会计“面纱”背后的本质。经济学原理下通过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稳定币值。减少因币值变化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对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动摇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的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币值变化;会计;影响;经济学;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经济学对社会具体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分析都是研究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刻地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同时深刻地把握所研究的会计问题的实质,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地为解释会计现象和拓展会计领域提供基础。
币值变化对会计的影响传统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即以币值不变假设为前提,以历史成本原则为计价基础。然而,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的大幅度变动是不可避免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既出现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又出现过通货紧缩,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币值变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1 对币值不变假设的冲击
货币计量的前提是币值稳定,即使发生变动,其变动幅度必须很小,不会影响它的计量功能。但是通货膨胀或者是通货紧缩的存在,基本上否定了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1.2 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在物价大幅度地持续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就缺乏现实基础,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比。
1.3 对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挑战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物价的大幅度变动,动摇了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2 币值变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2.1 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表现在:第一,低估了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第二,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第三,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2.2 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削弱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费小于更新固定资产需要的金额。由于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重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会不断萎缩,其生产经营能力相应削弱。
2.3 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全情况
由于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低于报告期的现时价值,形成少计费用和虚增收益,还要按虚增的收益多交所得税和支付股利,最后必然会形成虚盈实亏的情况,进而使企业所有者的产权资本受到侵蚀。
2.4 由于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3 经济学观点下解决币值变化对会计影响的方法
3.1 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币值变化
按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以及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影响就业、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实践中,表现为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随着经济中货币量的改变,影响了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进而达到影响国民收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
3.2 根据经济学中的原理选取单一稳定币值为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主导思潮影响下,针对我国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择。
3.3 结合经济学中主导思潮的影响
大多数国家在战后到70年代都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而“滞胀”促使它们转为以稳定货币为主。
3.4 经济增长目标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①外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转轨阶段,国内外运行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方面。②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很难指望货币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币供给来支持,就业问题的缓解也有赖于经济增长。这样,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可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3.5 消除导致通胀的因素
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尚未完成,导致通胀的因素并未消除。①综合财政赤字还很大;②经济结构矛盾对增加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③粮食减产引发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④宏观调控的成果仍有丧失的可能。
通过上述做法来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稳定币值。减少因币值变化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对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动摇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的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宋英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中的会计学[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张愈强.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