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河重点断面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采用了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基于超标倍数法和改进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分别对东辽河7个重点断面开展水质评价。通过遴选,确定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是东辽河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处于Ⅳ类、Ⅴ类及劣Ⅴ类较多;综合这3种方法比较,单因子评价法表现为过保护,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更适用于低污染河道的水质评价,而水质标识指数法更适用劣Ⅴ类和黑臭水体的水质评价。
其他文献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船闸是目前国内外实际运行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输水系统采用闸墙长廊道经闸室中心进口垂直分流、闸底四区段八分支廊道出水、盖板消能的型式。本文着重对船闸输水系统的型式选择及设计布置进行了论述。经过设计、研究和不断优化,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自分流体型,解决了大尺度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输水系统各项水力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大尺度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布置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整理近年来商业用户使用燃气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通过对典型商业用户燃气事故进行梳理,分析商业用户燃气工程在建设、安装、使用燃气存在的风险,提出具体管控措施。
盖下坝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60.00 m。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水工枢纽布置,施工导流方式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隧洞导流。大坝上游围堰采用复合土工膜作为防渗体,下游围堰采用粘土防渗。工程施工受自然条件及场内施工条件限制,施工难度极大,导流工程的成功实施确保了主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地区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是国家重要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区域发展要求高,取水量大。近年来,咸潮入侵使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咸界位置不断向上沿伸,对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供水安全产生影响。咸潮入侵受上游径流、潮汐动力、河口形状、河道地形、水深、水道分流比、风力风向、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咸潮对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地区的供水影响不会消除。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供水安全保障出发,科学谋划“流域-区域-本地”水网布局,初步探索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区的供水安全路径。
CLH水利枢纽工程区阶地与河谷地形相对高差大,岸坡陡峭,施工交通布置较为困难。文中通过分析施工交通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结合工程区交通运输状况、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工程布置和施工总布置进行施工交通设计,最终采用道路+桥梁+交通洞组合的合理施工交通方案,该方案能够较好满足施工期间外来物资和场内运输任务的需要。
2020年8月26日至9月9日内接连有3个台风影响松辽流域,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文中利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降水实况资料,对2020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引发的松辽流域3场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3场台风降水过程特点和环流特征,为今后松辽流域防台减灾提供参考.
隧洞工程在交通、水利项目建设中极为常见,而TBM是最先进的隧洞掘进技术。本文以新疆SS隧洞Ⅱ标段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实际设计了施工方案和TBM机类型,并分析了工程所应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包括TSP法和超前钻法,阐述了在软弱破碎带和地下水含量较高地段的具体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建设生态海堤是国家绿色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不仅可以抵御台风、暴潮的灾害威胁,而且还有利于保护沿海地区的原生态环境。为此,本文在探讨海岸防护的作用与意义、生态海堤的功能定位与规划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坝光片区防洪(潮)排涝工程的具体实际,对生态海堤的设计与应用,从设计要素、结构设计、生态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其设计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同马大堤巨网段是典型的软基段,堤基为软弱的河湖沉积层,系1957年冬穿湖筑堤坝而逐渐形成。该处地势低洼,且水面宽阔,该堤段建成后多次出现了堤顶开裂、沉陷、护坡塌陷和滑坡等隐患,并进行多次加固,目前该段堤防仍存在程度不一的各种隐患。本文分析了该段堤防安全评价现状及堤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堤身处理措施和方案。
LNG即液化天然气(Liquefed Natural Gas)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和城市供气调峰等领域,其输送和应用主要是依靠专用的槽罐车运输到LNG接收场站,卸载到保冷的低温储罐中储存、再利用。LNG从槽罐车卸载到储罐的过程主要通过操作人员观察压力表、液位计进行操作,对人员的技能、经验有较高要求,一旦仪表不准或操作不当,将导致安全、输差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及事故。本文分析了LNG卸车的流程、原理以及出现的问题,应用LNG卸车技术装置参与卸车环节,实时掌握LNG密度、温度、流量等信息,科学运用和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