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秋游活动:亲亲自然,乡间寻薯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受此教育理念的启发,在我园秋游活动中,我们尝试进行一种体验式活动,以“互动体验”代替“单一观赏”,对以往纯游览式的秋游活动做了改变。旨在从幼儿兴趣和能力出发,提供其与大自然互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去看、去听、去做、去感受,从而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活动目标:
  1.亲近大自然,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农作物。
  2.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活动、山芋品尝会,体验劳动的快乐与甜蜜。
  3.感受秋季的季节特征,初步理解“丰收秋季”的含义。
  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综合准备:
  1.联系种山芋的农户,预留场地,谈好费用问题。
  2.制定安全预案。
  3.召开教研组会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撰写活动通知,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4.查看天气情况,联系车辆,确定活动时间。
  幼儿方面准备:
  1.幼儿穿适合运动的服饰,备一双鞋子活动后更换。
  2.小铲子每人一把(大小以能装进书包为好)、塑料袋、书包、水壶、湿巾、遮阳帽等物品自备。
  教师方面准备:
  1.班主任要有每位家长的联系电话,并将自己的电话告知家长,已备联系。
  2.为幼儿准备垃圾袋、防虫药水等。
  3.做好安全及德育教育工作:如教育幼儿注意乘车安全、爱护环境及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等。
  后勤方面准备:
  1.食堂为幼儿准备好饮水及点心、午餐。
  2.保健老师带上医药箱,内放常见外伤消毒、包扎物品,以备使用。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及要求
  1.介绍秋游的任务。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山芋吗?山芋娃娃们都长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去找找看。
  2.提出活动要求:
  (1)要求文明乘车,在乘车的途中,注意不要将手、头伸到窗外去,注意安全。
  (2)不乱扔垃圾,保持车厢及挖山芋场地的整洁。
  (3)有序排队行走,不奔跑打闹;注意听讲,遵守纪律。
  3.乘车出发,教师一路引导幼儿观察所见的农作物,如:棉花、大豆、高粱、玉米、水稻等等。
  二、寻找山芋娃娃
  1.观察认识山芋。
  (1)教师现场带领幼儿观察山芋的叶、茎特点,并猜想山芋应该结在哪里。
  (2)挖出山芋,验证幼儿的猜想,并带领幼儿观察、认识山芋的地下储藏根。
  教师:山芋娃娃长啥样?
  小结:我们平常吃的其实是山芋的根,它是长在土壤里的。像山芋这样,把养分储藏在根里,我们称它为植物的储藏根。同样的植物还有萝卜、人参等等。
  2.动手挖山芋。
  教师:咱们把更多的山芋娃娃找出来吧!
  幼儿自由结伴挖山芋,教师巡回指导,一起探索怎样才能迅速找到、挖出完整的山芋。
  3.成果分享交流。
  (1)比比谁的山芋大。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组织幼儿休息、饮水和午餐活动
  教师选择合适地点,组织幼儿进行午餐活动,将垃圾放在指定处。
  四、饭后散步,参观农场的其他农作物,有条件也可进行采摘活动
  五、乘车返回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整理活动的影像资料,组织幼儿回忆分享;还可精选活动照片,发到班级QQ群,与家长分享。
  2.将挖回的山芋及其他果实统一清洗,烹饪菜肴,组织孩子进行品尝。
  活动的反思与收获:
  “郁郁葱葱的山芋藤下面会有什么?”老师的话语还没落音,孩子们就齐刷刷地答道:“山芋”,手中的小铲子已举了起来,挖山芋的欲望溢于言表。活动中,他们的手触摸着泥土,呼吸着来自大地泥土的清香!有的刨、有的铲、有的挖,真是各尽所能,不时有孩子喊:“我挖到山芋啦!”、“哇,山芋好大呀”、“我又挖出一个山芋”、“山芋头出来了,快来帮忙呀”……孩子们一个个兴奋极了,一边挖找一边交流,叽叽喳喳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后,孩子还近距离接触了棉花、大豆、高粱、玉米等等农作物,他们十分开心,这是孩子们体验自然的时刻,也是让他们难忘的时刻!
  回园后的山芋品尝会上,孩子们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大家在一起分享着劳动成果。
  通过体验式的秋游活动,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与大自然亲密互动,不仅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道理,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
其他文献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纲领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指南》的理解与实施尤其强调活动区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呼吁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对照《指南》,我们发放问卷,访谈老师,观察幼儿,调研发现:以往的区域活动多是教师预设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标准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都属于思想政治素质的范畴。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幼师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人格形成、意志品质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幼师生
期刊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美化环境。孩子若从小养成爱环境的好习惯,不仅自己受益终身,而且对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有益的。今后走入社会、踏上岗位,无疑会受他人尤其是领导的另眼相看,还能影响身边的人,传播一种正能量。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让孩子“知环保、爱环保”呢?  首先,家长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孩子垂范。  就家庭来说,环保可以从低碳生活开始。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
期刊
教学反思:  《播报心情》这个活动是中班下学期社会领域的一个内容。它以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为引子,让孩子感受到由于朋友之间的关爱使生病的大狮子情绪由雨天变成晴天的过程,由此引导孩子迁移经验,去关爱、安慰身边的人和朋友,让别人也保持良好的情绪。在接触这个教材后,我进行了认真分析,从社会领域的角度看,这个活动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去关注、关爱身边的人,这和我们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另外从身心
期刊
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和行为冲突的社会性标准。《指南》中提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要了解并遵守规则,游戏是最基本的手段。那么游戏的规则是不是由老师来包办制定呢,什么样的规则才是幼儿乐于遵守的?  本学期,我们中4班在中班年级组“变废为宝”的大主题背景下,开展了以瓶盖为材料的主题游戏活动,其中,瓶盖棋游
期刊
俗话说“童言无忌”,成人社会的许多禁忌,许多言不由衷,在幼儿身上本来是没有的,但在家庭或幼儿园各年龄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语言不够“健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所说的“健康”,强调的是幼儿用语的卫生与规范。  一、幼儿语言良好发展的条件  (一)良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出生后,虽然都具有说话的生理器官条件,但是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人类的语言,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永远不会说话的。因此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教师的提问千差万别,各有千秋。有的提问开启了幼儿的智慧,调动起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有的提问使幼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怎样巧设提问,擦燃幼儿思维的火花呢?  一、开放性的提问,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巧”与“笨”的区别
期刊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这是一部关于师生关系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心灵与爱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男孩寄宿学校里,其貌不扬的马修老师与一群问题少年之间发生的故事。马修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音乐家,为了生活不得不来到“池塘之底”当学监。“池塘之底”寓意着这群学生的底层面貌,但也同样说明这帮学生拥有着向上漂浮的可能性。这里的孩子逃学、撒谎、斗殴、抽烟
期刊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科学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通过比较、分析能发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昆虫是他们感兴趣的一种动物。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累积,大班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昆虫,如蝴蝶、蜜蜂等,并对常见昆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对昆虫的观察缺乏目的性,导致对昆虫概
期刊
从古自今,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母爱”总是更多地被提及,更多地被我们用作教育主题,其实“父爱”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主题。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爸爸们由于工作、生活、观念等原因,与孩子的交流很少。孩子不太了解自己的爸爸,爸爸到底是干什么的?爸爸有什么本领?爸爸的许多许多在孩子心中都是个谜。正好有这么一本书可以作为父子爱的桥梁,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很贴合当下爸爸们的形象。如果您想给孩子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