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们》序章 英国:现代足球鼻祖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7月15日,在中国伟大诗人杜甫创作《清明二首》的一千二百三五年之后,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被确认为世界足球的发源地。两年之后的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按照汉代刘向在《别录》里的说法:“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至汉代,蹴鞠已经非常普及,并有一套成熟的规则;到了杜甫所在的唐代,更成为各个阶层都热衷的娱乐方式;宋代,蹴鞠达到历史最高峰,其标志是专业组织的出现,也是在这个时代,蹴鞠经由遣唐使和留学生从中国传到了近邻日本。从明代开始,蹴鞠走向衰落,并最终走向消亡。关于蹴鞠运动漫长的发展史,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蹴鞠》一书介绍的颇为详尽,感兴趣者或可一读。
  “足球起源于中国”这个官方说法,有不少人是不敢苟同的,比如英国人,盖英国有一个更著名的称号——“现代足球的鼻祖”。现代足球——也就是我们现在在电视以及网络里看到的足球——起源于英国,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说法,它诞生于不列颠岛,并从那里出发,走向全世界,最终成为影响力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运动”。《英伦传奇》第二部《教父们》,讲述的便是那些将现代足球从孤岛带向世界的“足球传教士”。不过在正式开讲之前,有必要先回溯一下现代足球是如何在英国诞生的。
  现代足球的诞生
  据记载,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过类似足球的活动的记载。后来这种活动传入高卢地区,又随着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而来到不列颠岛。当时的所谓足球完全没有规则,场地、人数都没有限制,不仅可以用脚,也可以用手,犯规的概念也没有,经常发生“球员”大打出手的伤亡事件。于是在1331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全国禁令,取缔公众性足球活动,足球成为不合法的运动。
  在那儿之后呢?按照社会学家埃里克·敦宁的观点,现代足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从14世纪到19世纪,足球以一种简单的、粗野的、不规范的形式存在于民间,而且根据不同地区的传统,它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第二个阶段是从1750年到1840年,足球运动开始在一些公学里流行;第三个阶段是1840年到1860年,足球运动开始走向规范化,规则制定;最后一个阶段是1850年到1890年,足球走出公学的大门,地区和国家级足球协会建立,这项运动有了组织性,并最终催生出职业球员和职业联赛。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是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即足球为何从民间运动走入公学。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导致空地越来越少,工时越来越多,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像过去那样撒野式踢球,于是足球在民间的声势大幅减弱。但与此同时,它意外地被公学请进了校门。
  最初是因为公学里年长的学生认为足球是控制学弟的一种很好方式,在比赛里,学弟经常被学长要求守门,甚至充当门柱或者边线。后来学校的管理者们意识到足球这项运动益处真心不少,一方面它可以占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如果学生们将额外的精力都用来踢球,他们就没有力气去捣蛋了,这是从管理的角度;另一方面,从育人的角度来说,足球本身讲究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力、领导力等等。
  进入公学的足球,迈出了现代化的极重要一步。毕竟公学里都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远见的人,他们开始对传统的足球进行改造。首先,是用手写的规则取代了口头的规则;其次,比赛的时间、场地得到限制;再次,参赛人数被缩减,而且参赛球队的人数要相同;最后,暴力行为得到了限制。
  最重要的一条,无疑是规则成文。口头约定具有随意性,不可控性,写下来的规则不同,它具有了一定的约束力。第一个制定成文规则的学校是拉格比,拉格比规则最早写于1845年。第二个是伊顿,它的足球规则制定于1847年。但两个学校的规则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伊顿规定皮球被踢进两个球门柱之间且不高于它们最顶端的平行线,是为进球,而拉格比采用的是H型门柱。第二,伊顿有古典的越位规则,而拉格比没有。第三,伊顿规定手只能用来阻止皮球,禁止手持球或者拿着球跑,拉格比则没有限制。
  无论采用何种规则,只要规则制定,比赛能够有序进行,足球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1850年开始,足球成了公学里的主要运动之一,而公学的毕业生如果还想继续踢球,但各地又各地不同的规则,这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制定一项通用的规则了。于是剑桥大学的学生们开始这么做了,1838年、1842年、1846年、1848年、1856年和1863年,他们一共做了6次。1848年的那版也被称为“剑桥规则”,它没有被保存下来,但是在谢斯伯里学校的图书馆里还保存着1856年的版本,一共有11条,其中包括中圈开球、界外球、禁止手球、向前传球等规则。
  1863年的版本,是在足球总会(即人们常说的英足总)第一次会议之后制定的,而英足总的成立本身就与制定规则有关。1862年,巴恩斯俱乐部的队长莫尔雷向一份报纸投书,认为足球应该跟板球一样,有一个统一的规则。一年后的10月26日,一个周一的晚上,在伦敦大皇后街的共济会酒馆里,这封信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1名来自伦敦俱乐部和学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同意制定统一的足球规则。这一天,也被认为是英足总的诞生之日,而莫尔雷成为了英足总的第一位荣誉秘书。
  第一次会议之后,1863年版“剑桥规则”出炉,一共有14条,包括球场的宽度与长度、球门的范围、投掷硬币决定开球、任意球、手球犯规、拉人推人犯规,等等。“剑桥规则”很快就被印刷出来,并送到了英足总委员会的手上。这份规则的主要内容得到了大部分成员的认同,英足总投票决定采用部分剑桥规则和部分谢菲尔德规则(由谢菲尔德足协制定)。然而新规则中禁止手球和禁止踢人小腿的两条规定,引起了布莱克希思俱乐部的不满,该俱乐部的代表、英足总司库弗朗西斯·坎贝尔率队退出足总,1871年,由布莱克希思牵头的英式橄榄球联盟成立,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由此分野。   足球的内部传播
  对于新成立的足球总会,并没有多少人买账。从1864年到1967年,伦敦的球队增加了48支,但选择加入足总的寥寥无几。公学球队更是不给面子,一直到1868年才有两支公学球队加入足总。在当时,更具影响力的是谢菲尔德足协,它于1867年成立,旗下的俱乐部和球员比足总还多,而且还组织了地区性比赛。
  足总想出各种扩大影响力的办法,比如组织展览比赛,把规则送到全国各地的俱乐部手中,等等。不过到了1873年,足球总会旗下的俱乐部也只有122家,而且只有74家采用足总制定的足球规则,其他球队要么采用各地的规则,要么采用谢菲尔德制定的规则。而谢菲尔德足协直到1877年才抛开谢菲尔德规则,开始采用足总的规则进行比赛。
  由此可见,虽然英足总已经成立,但在足球运动的传播方面,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期初也并非英格兰足球的领导者。那么足球是怎样在英国内部进行传播发展的呢?地理学家约翰-贝尔认为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空间上的,一种是等级上的。所谓空间上的,就是从一个地区向相邻地区传播,如此蔓延推开。所谓等级上的,就是从更大的、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向更小的、工业化程度更低的地方传播。
  空间传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传播方式,不只是足球运动,很多其他领域的运动、潮流都是遵循着这一原则进行传播的。但等级上的传播存在争议,因为经过一些足球史学家的考证,很多地区的足球发展是从相对小的地方传播到相对大的城市的,这种“逆向”传播与贝尔的理论不符。
  还有一种传播理论,是“文化边界”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构成了当地的“文化边界”,这种“边界”决定了该地区是接受足球还是接受英式橄榄球。在选择接受足球的地区,足球运动就迅速发展起来,同样,在一些其他地区,英式橄榄球的发展更为火爆,压制着足球的发展。至少从现代足球的早期发展来看,这种理论是有它的道理的。
  另一种理论特别重视人在足球传播中起到的核心作用。比如一个学生在公学读书时接触到足球,毕业之后回到故乡,他就可能因此组建一支球队。除了学生之外,还有老师,比如桑德兰俱乐部的创始人詹姆斯-阿伦是格拉斯哥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当老师,当校长,桑德兰就是1879年他在学校里创立的。
  除了学生、教师这样的个人之外,团体也在足球传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宗教团体,从1870年代开始,很多基督教团体组建了教堂球队或者星期天学校球队,阿斯顿维拉、埃弗顿、富勒姆、伯明翰等球队都是由此建立的。这主要是受到强身派基督教的影响,它认为足球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体育所崇尚的精神本身也有其道德价值所在。此外,工厂也是足球传播的载体之一(虽然数量上不及教堂或星期日学校),代表球队自然是阿森纳和西汉姆联。
  足总杯的创立
  进入1870年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一大标志是一大波足协的成立。1873年,在英足总成立十年后,苏格兰足总创立;1876年,威尔士足总成立;1880年,爱尔兰足总成立。这是国家级的足协,在各个地区,足球协会的数量如春笋般增长迅速。谢菲尔德足协1867年成立,第二家地区性足协——伯明翰足协成立于1875年,从第一家到第二家用了8年时间,但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足总宣布成立,而且遍布英伦南部。
  而在足协内部,俱乐部也越来越多。举个例子:1878年,兰开夏足协旗下有28家俱乐部,仅仅四年之后就激增至62家,又两年,暴增至114家!1879年,杜尔汉姆足协只有3个成员,到了1880年已有25个。球队多,球员自然也越来越多,谢菲尔德足协在1879年时已有40支球队,5000名球员。
  如此多的球队、球员需要参加比赛,于是各种杯赛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杯赛就是“足总挑战杯”,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足总杯。它始创于1871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协会足球赛事,而这项赛事的最大特色是采用淘汰赛制,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戏剧性和悬念,日后足总杯也成为著名的“冷门温床”。
  足总杯在创立初期的影响力并不大,一开始只有15支球队参加,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伦敦的公学球队。差不多用了10年时间,足总杯才在整个英格兰具有了普遍影响力,到了1883年,参赛球队已经达到101支。逐渐地,足总杯成为英足坛最重要的赛事,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英格兰俱乐部的心中,捧起足总杯奖杯甚至比夺得联赛冠军更为神圣,更有荣誉感。
  在早期的足总杯比赛里,有一场被奉为经典,那就是1883年的决赛。决赛对手是布莱克本奥林匹克队和伊顿公学校友队。获胜的是布莱克本奥林匹克,比分是2∶1,但当时的人们关心的不只是结果,还有两队的代表意义:布莱克本奥林匹克被认为是“平民的代表”,而伊顿公学校友自然是“贵族的代表”,平民战胜了贵族。
  这种划分,其实正揭示了早期球员的来源。第一个主要来源是公学的毕业生,他们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至少属于中产阶级,做着律师、医生、教师、银行职员等体面工作,当然也有还在读书的公学学生。另一个来源主要是产业工人,他们可能是纺织工人,也可能是矿工,当然也有农民和商人。
  球员的专业化
  球员,是足球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足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球员的专业化,即职业球员的诞生。球员走向专业化、成为“正规军”,最直接的推动力是足球运动在19世纪末的蓬勃发展,而这种蓬勃发展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1847年,英国通过十小时工作制的法案,劳动时长的减少让工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用来休息娱乐。更重要的是从1870年代开始实行的周六休半天制度,对于工人们来说,周六下午开始休息,当天晚上进行的足球比赛自然成为他们放松休闲的一个重要选择。
  与休息时间增加成正比的是,工人们的薪水也在不断升高,从1870年代到1890年代的20年间,他们的工资收入平均增长了60%。有钱有闲,足球比赛的观众们越来越多,球队的门票收入也水涨船高。举个例子:1872年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举行的史上第一场“国际”比赛,现场观众只有不到4000人,但进入80年代之后,一场比赛10000名观众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在一些足球运动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比如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一场比赛观众人数超过15000人都是寻常之事。   观众买票看球,自然希望比赛踢得好看。比赛想要好看,自然要有高水平的球员来呈现,所以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来到球场进行消费,俱乐部要想尽办法请来水平更高、能力更强的球员。但想要高水平球员的球队很多,人家凭什么加盟你的球队?贵球队有何吸引力?能拿得出手也最实际最有诱惑力的做法,就是给钱,球员收钱,为东家卖命,十足的雇佣关系。
  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最早的职业球员是苏格兰的彼得·安德鲁斯和詹姆斯·朗,两人在1876年加盟谢菲尔德的一支球队——希利。不过球员专业化的重镇是在兰开夏,这里的职业球员来源主要有三种:其一,从英格兰之外引进球员,最主要是从苏格兰;其二,是从其他俱乐部借来“嘉宾”球员,就是现在所谓的租借;其三,是从其他球队“勾引”球员,相当于现在的转会,但在当时,这种“勾引”可不像现在这么光明正大。你给我钱,我为你踢球,这就是职业球员,但职业球员不仅是为钱卖命。收下这份钱,就意味着你愿意遵守足球比赛的规则,如果违背,就要甘受规则的惩罚;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你认可并愿意遵守足球这项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体育精神——公平竞赛、拼搏奋斗、团队协作,等等。
  然而职业球员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1883年,英足总对一名收钱加盟阿克灵顿的球员禁赛,并将阿克灵顿开除出全国性赛事。1884年,苏格兰足总威胁要对收到“超出合理合法报酬”的球员们处以禁赛两年的惩罚。同年,伦敦的业余球队厄普顿公园控诉足总杯对手普雷斯顿的出场阵容全部是职业球员,普雷斯顿最终被禁赛。
  不过仅仅一年之后,情况就发生逆转。1885年7月,英足总宣布职业球员合法。虽然足总设置了诸多条件,比如参加杯赛的职业球员必须是出生在俱乐部所在地6英里之内,或者在所在地6英里之内生活至少两年,等等,但至少口袋松开了,这便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它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至于英足总为何转变风向,同意球员专业化,据历史学家分析,一个原因是球员领袖的社会和教育背景深厚,比如有些出身于公学,有些出身于上流社会,他们向足总施加了巨大压力。另一个原因是工会力量的强大,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工运的政治性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相比明显减弱,主要集中于经济性、合法性上,所以足总允许职业球员合法化的做法,未尝不是怕球员抗议“闹事儿”。
  职业球员合法化的三年之后,即1888年,足球联赛正式创立。协会足球,联赛足球,现代足球已经初见规模,它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整个英伦三岛,自然而然的开始向海外溢出。英国与世界上的任何一块大陆之间都隔着海洋,足球的种子可以跟随大英帝国的舰船飘扬过海去播撒,但想让足球之火真正的在彼岸熊熊燃烧,举起火把的只能是人,那些怀抱着理想、渡过海峡或大洋、踏上一片片未来足球热土的人。
其他文献
英格尔伍德市长詹姆斯·T·巴茨表示,5年前,英格尔伍德市处在现金流崩溃的边缘,随后麦迪逊广场花园投资了1亿美元,将论坛球场变成了一座音乐会场馆。  再往后就是克伦克来了。巴茨介绍说:“橄榄球已经远离这个地区20年了,在此期间曾经有过21次提案,希望将NFL球队重新带回洛杉矶,但是无一成功。当湖人和国王在上世纪90年代末离开后,通常一周4到5天能够吸引38000人至41000人的赛马场,观众锐减到一
期刊
今年2月,当NFL确认了公羊队的搬迁计划之后,克伦克马上在德克萨斯州买下了52万英亩的牧场(占地比洛杉矶还大),市值7.25亿美元。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体育商业学教授斯科特·罗斯纳将体育产业的大亨分为两类:牺牲自我或者商业利益“竞技最大化”,或者单纯为钱的“利润最大化”。  切尔西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和曼城老板曼苏尔亲王属于典型的第一类,而克伦克作为阿森纳老板绝对是第二类。  罗斯纳说,“如
期刊
纪录季10-01  Paul Pogba  保罗·波巴  10500万欧元  尤文图斯→曼彻斯特联  曼特斯特联转入球员身价纪录  英超联赛球员转会身价纪录  世界足坛球员转会身价纪录
期刊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韩国全州世界杯体育场的绿茵上,有风,微风仿似情人的手轻抚过他的脸庞,却又仿似在嘲笑他的沧桑,李同国再也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唯一不变的只有那坚毅的目光。从1998年到2016年,从李东国(之前所用名)到李同国,同期的亚洲球员大多已褪下战袍,只有他依然屹立不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恐韩制造者  9月13日,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前两天,做客的上海上港在亚冠1/4决赛中以0∶5的悬殊比分
期刊
仅仅用了2个赛季,就在马兰的调教下重新回到了联赛的中游,马兰是当之无愧的黑马主帅。——提要  作为球队的前场核心,比尔萨的发挥也决定了基耶沃的未来走向,或许欧联杯门票已经在向他们招手。——提要  8月21日,意甲联赛战火重燃。尤文图斯和那不勒斯经历了转会市场的风云变幻,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两支球队在5轮过后,与上赛季如出一辙地雄踞积分榜前两位。而他们身后则是一场乱战,罗马、基耶沃和国际米兰同积1
期刊
伊卡尔迪的能力越来越全面,除了左右脚均衡,他的头球能力也非常出色,本赛季的6个进球中有4个都是用头完成的。——提要  3胜2平1负,国际米兰开局六轮的战绩只能用凑活来形容。然而,国米队长、主力射手伊卡尔迪的表现可不只是凑活。6场比赛,伊卡尔迪攻入6球,领跑意甲射手榜。  随着苏宁集团的入主,强援纷纷就位,国际米兰本赛季并不想凑活着过。同样,绰号“二弟”的伊卡尔迪也不想就此止步。这位23岁就经历了太
期刊
新赛季德甲第2轮较量中,波赫扬帕洛这个陌生的名字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野。芬兰新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替补出场,仅用时15分钟就上演了帽子戏法,一举震惊欧陆。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刚满22岁的神奇小将到底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  帽子戏法达人  2011年,就在芬兰足坛传奇球星海皮亚宣布退役的同时,出生于赫尔辛基的波赫扬帕洛在青训营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HJK赫尔辛基队的一员。2011赛季,这位年仅16岁的小将
期刊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北美区预选赛首轮,美国队6球大胜弱旅圣文森特及格林纳丁斯,多特蒙德的天才新星普利希奇第66分钟替补登场后,迅速收获2粒进球和1次助攻;与此同时,效力于汉堡队的博比·伍德也有球进账,德甲逐渐取代英超成为美国足球第一大势力,而美国人也寄望于能够借日耳曼战车复兴的东风,将本国足球带上新的高度。  英超还是德甲?  自从五年前接手美国队以来,克林斯曼就一直鼓励美国球员走出国门,到世
期刊
伊诺斯·斯坦利·克伦克(Enos Stanley Kroenke)出生并在密苏里长大,他的名字来自于两位圣路易斯红雀队名人堂成员:伊诺斯·斯劳特和斯坦·穆夏尔。1993年,当地一个财团希望将NFL球队带到圣路易斯时找他帮忙,而他当时已经与沃尔玛家族的千金小姐成婚了。  克伦克并未能帮助拯救该财团的这次报价,相反,NFL扩军的球队去了杰克逊维尔和夏洛特,但是克伦克由此对NFL产生了兴趣,他敏锐地注意
期刊
曾经,德国是伊朗球员最热衷的去处,“波斯铁骑”靠着“洋务运动”横扫亚洲。在前不久的一系列世预赛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如今的伊朗队中已难觅“日耳曼制造”,取而代之的是效力于欧洲二流联赛的大量伊朗国脚。从“独门生意”到兼容并包,伊朗的多元化海外兵团初见规模。  曾经的天堂  对于中国球迷而言,1997年的世预赛无疑是令人痛彻心扉的回忆,尤其是两战伊朗净吞八蛋,迄今仍是中国足球不愿再提的往事。国人当年并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