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与其说是在突出地强调天有意志,宣扬天降祥瑞或灾异,毋宁说在告诫统治者,要他们戒慎恐惧,以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否则就会遭到天的惩罚。
天人关系问题始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其思想体系的总纲领,他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与阐述这个纲领,并以此为核心建构了适应汉代社会发展的儒学思想新体系。
汉初的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经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大一统的帝国已然形成。汉武帝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重新确立一套适应这样的发展、为其服务的新思想文化体系,使汉王朝能够长治久安,这就有了他的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对汉武帝所谓的“灾异之变,何缘而起”问题的回答。董仲舒说,天命靡常,它是令人可畏的东西。天命可以给予,但它也会褫夺。对于君王来说,它一方面可以任命圣君,同时它也会惩罚暴君。如果君王逆天而行,滥施暴政,又不能警惧知觉,他的统治地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天命就不会再眷顾他,失去了天的护佑,政权就难保了。
在董仲舒的论述中,这种令人可畏的天命,对于君王的眷顾或惩罚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论证说,天通过祥瑞或者灾异来昭告君王,尤其对于那些失道败德的君王,天更是会以灾异谴告他们。对此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它主要是对君王说的,大意是警告君王对于天人关系问题要认真对待,如果国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天会先产生灾害,以此来警告统治者,让他们警觉起来,检讨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果统治者还不能自我反省,天就更会出现怪异的情况,让统治者感到惊吓与恐惧;面对这样的严重情况,那些还是一意孤行,不思改变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遭到天谴。
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与其说是在突出地强调天有意志,宣扬天降祥瑞或灾异,毋宁说在告诫统治者,要他们戒慎恐惧,以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否则就会遭到天的惩罚。由此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其核心是把天之所以会降祥瑞或灾异,归结于统治者自身的德行。在董仲舒看来,天降祥瑞或灾异,就是要告诫同时者需注意自己的德行,每当遇上灾异的出现,就要审查与省思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以至于天要降灾异来谴告自己,这样就把对于天的意志的强调,回归到人的自身行为上来,强调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会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
严格说来,天人感应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董仲舒以前这种思想就十分盛行了,但只有到了董仲舒,经过他的充分而严密的论证,使天人感应论臻于成熟。作为董仲舒思想体系总纲领的天人感应论,就其理论上看,主要是指天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天人同类、天人相符来论证万物一体,从而说明天人为何能够相互感应,在天人之间为何能够相互作用;其二,祥瑞灾异说,认为自然现象和统治者的行为有因果联系。一方面如果统治者的德行品性好,就会获得上天的护佑与眷顾;另一方面,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直到天威震怒,对他们进行惩罚。
天人关系问题始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其思想体系的总纲领,他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与阐述这个纲领,并以此为核心建构了适应汉代社会发展的儒学思想新体系。
汉初的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经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大一统的帝国已然形成。汉武帝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重新确立一套适应这样的发展、为其服务的新思想文化体系,使汉王朝能够长治久安,这就有了他的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对汉武帝所谓的“灾异之变,何缘而起”问题的回答。董仲舒说,天命靡常,它是令人可畏的东西。天命可以给予,但它也会褫夺。对于君王来说,它一方面可以任命圣君,同时它也会惩罚暴君。如果君王逆天而行,滥施暴政,又不能警惧知觉,他的统治地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天命就不会再眷顾他,失去了天的护佑,政权就难保了。
在董仲舒的论述中,这种令人可畏的天命,对于君王的眷顾或惩罚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论证说,天通过祥瑞或者灾异来昭告君王,尤其对于那些失道败德的君王,天更是会以灾异谴告他们。对此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它主要是对君王说的,大意是警告君王对于天人关系问题要认真对待,如果国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天会先产生灾害,以此来警告统治者,让他们警觉起来,检讨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果统治者还不能自我反省,天就更会出现怪异的情况,让统治者感到惊吓与恐惧;面对这样的严重情况,那些还是一意孤行,不思改变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遭到天谴。
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与其说是在突出地强调天有意志,宣扬天降祥瑞或灾异,毋宁说在告诫统治者,要他们戒慎恐惧,以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否则就会遭到天的惩罚。由此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其核心是把天之所以会降祥瑞或灾异,归结于统治者自身的德行。在董仲舒看来,天降祥瑞或灾异,就是要告诫同时者需注意自己的德行,每当遇上灾异的出现,就要审查与省思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以至于天要降灾异来谴告自己,这样就把对于天的意志的强调,回归到人的自身行为上来,强调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会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
严格说来,天人感应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董仲舒以前这种思想就十分盛行了,但只有到了董仲舒,经过他的充分而严密的论证,使天人感应论臻于成熟。作为董仲舒思想体系总纲领的天人感应论,就其理论上看,主要是指天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天人同类、天人相符来论证万物一体,从而说明天人为何能够相互感应,在天人之间为何能够相互作用;其二,祥瑞灾异说,认为自然现象和统治者的行为有因果联系。一方面如果统治者的德行品性好,就会获得上天的护佑与眷顾;另一方面,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直到天威震怒,对他们进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