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银杏叶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在整理旧书时,一片褐色的小叶片,从翻开的书页中滑落。那是20多年以前还在皖北的怀远县,读小学时采撷的一片银杏叶。
  树,是生在原安徽水利学校的校园内,共有两株。树的由来,据传是明代当地寺院里的一位朱姓道士所栽。再详细一点的情况,就没有人能说得准了。但从树中的瘤节和遒劲的枝条中,可以读出它所经历过的苍桑岁月。
  树的干,粗壮而高大。两树相距仅十数步,树冠的枝叉参差相合。夏日里,浓荫可覆盖近百平方米。我那时,因家与水利学校仅一墙之隔,所以,去水校是常事。树,便如熟人一般。
  每到深秋,最喜欢去那里攀摘银杏果。果子摘下后,就地生一小堆火,将果子丢到火堆里烤炙,等到“噼啪”的爆裂声响,即可吃那热乎乎、肉晶晶、香喷喷的果子了。
  这片叶子,一时让我拥有许多的回忆,最美处是那有着细长的叶柄和扇形经络的银杏叶,让人不禁想起下江的少妇们,在夏日的榆荫里,手把折扇,腕指间摇出的那风韵。而那叶端平缓的波状起伏,便宛如小姑娘轻盈的群摆一般。每当秋天,只要遇上几次稍大些的风,那妆成新娘般的叶子,便像是准备好了似的,“哗哗”地落满了一地。
  层层的“小扇子”累积起来,金黄金黄的,煞是好看。走在上面,软软的,也可坐、可卧。那种感觉之好,是一种在感觉中却让你感觉不到的自然的感觉,只有当你走过去,再回头时,方可领略到的一种美就像泡在“景瓷”杯中的碧螺春泛出的氤氲,香气温婉,又回味绵甜。
  这片褐色的小扇叶,成了我一段生活回忆的索引。它是那个时节、那个地方、那棵树曾经所有的,是我在那个年龄享有的一段生活的记号;而我也成为了这片叶子的见证。我与叶子,叶子与我,是同属于自然生命的两种分科罢了。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几十年工作、学习。登山则情漫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没曾想过要看一看叶子,我甚至从心底没有觉得它会有更多的好。它就这样,静静地合在我的书页中,帮我守着页码和一段记忆。我想说:我感谢它,但觉得仅说是不够的,而它真的不需要什么。
  噫!这两种生命,日久天长,在平等相待中产生了相互的关爱。当初,我只是喜好,一弯腰的举手之劳,而叶子予我的,却是它的全部。我常这样想:这真的是叶子吗?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然,给树、叶子与我的生命是同等,无论怎样的形式存在,存在多久,若能相互关爱、相互亲近,就能生出和谐,使生命与生命更加鲜活与生动。叶子的生命之美,在于其生命经历多彩变幻,为自然增色之后,还有那平淡无痕的静美,留予另外的生命去思想、去发现、去认识,是这般样子的生命的态度。
  日月如梭,很多像它一样飘落在金秋的叶子已是回归于生养它们的土壤中了,它们生生不息是这般至美、朴实。它们静静地生静静地长,悄悄地来又悄悄地离去,惟有那一片碧绿一片鹅黄,一片丹红,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间……
  (责编:吴从意)
其他文献
过去,要查获一辆假牌或套牌车,依靠的是交警专项执法或群众举报,现在根据技术智能识别,通过对车辆图片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与真实车辆图片进行对比,就能马上判别这辆车是假牌还
单身楼.单身男人住的。其实,单身楼里的男人都是娶妻生子了的人,只是妻儿一年中难得到这里住几回。他们每次来,就像鸟儿回到自己的巢,快乐得无以言喻。单身楼很简陋,走进任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这是一片清澈澄明的土地,美丽、闲逸、宁静、自然。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钱塘江源头之一的江山市,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
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安全发展、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19年前,我去广东九江大桥第二次采访,是大桥合龙的头一晚。晚上我爬上桥面,桥梁专家上官兴正用个计算器在那里按呀按。那时正在拼装每块150吨的箱梁桥面。记得第一次采访时,
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夫妻,最让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是:女儿如花似玉,并且已是北京大学大三的学生了。2004年,他们收养了同村农民留下的两个孤儿,他们的生活就不再像以
有人问,使命离我们有多远?或许,在一些官兵眼里,使命离自己很远。甚至,有人会认为那简直是遥不可及的事。实则不然。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使
来到这个城市已经12年了,这个城市纪录了我黄金岁月的足迹。那一年的秋天,我裹着一身风尘,离开了妻儿老小、父老乡亲,被单位外派到驻温办事处。温州,这个有着一个温暖名字的
时间2005年的初春,某日。地点湘北一偏远的山村农家。人物陈晓志——辍学大学生,二十来岁,男。桂娥——晓志的母亲,农妇,五十来岁。庚生——晓志的父亲,农民,五十来岁。[幕启
我是一名基层普通财政工作者。自1985年学校毕业参加财政工作以来,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1994年,单位领导明确我为兼职财政局通讯报道员。就在这时,我和《预算管理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