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精神生活贫乏,中学生缺少环境的熏陶,书香的浸润,阅读习惯难以形成。面对这种困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自身要热爱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有全局意识,指导学生分阶段阅读,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要注重定期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关键词】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全局意识 分阶段阅读 有效指导 定期交流 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扩大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开拓精神空间。学生时代阅读大量的名著,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农村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更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多,书箱过于陈旧,或未能向学生正常开放,学生借阅不方便,鎮上没有大型书店方便学生阅读。如今,很多农民富起来了,随处可以见到漂亮的楼房,豪华的装修,家里都有电视机、摩托车,甚至还有电脑、小车,但是却没有书籍或者只有很少几本书,小镇到处充斥着麻将声,农村精神生活贫乏,中学生缺少环境的熏陶,书香的浸润,他们课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最爱看的节目是娱乐、偶像剧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沉迷于电视节目或是网吧上网(包括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等,读书习惯难以形成。面对困境,作为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探求解决困境。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或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为了应付中考而读,只有极少的学生能够自觉阅读名著,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农村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喜欢看的书。其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很多老师苦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阅读也变得功利性,往往只要求学生阅读考纲中规定的篇目。最后,家庭和社会没有创设一个好的课外阅读的环境。在农村真正懂得阅读的意义,支持孩子多借书、多看书,主动帮助学生选书并且加以引导的家长不多。本人以为,目前的现状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政府要尽快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中学生减负,让孩子有时间阅读。再者农村学校,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例如及时更新图书,校园内张贴宣传阅读的名言标语,定期举办阅读专题讲座,展示师生阅读成果,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
二、有全局意识,分阶段阅读名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一份远景计划,明确各年级学生必读名著和推荐阅读的书籍,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第三阶段以优化阅读方法、学会评价鉴赏为重点。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在计划实施初期,我们可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一开始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阅读的乐趣中慢慢喜爱上名著。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名著时,除了引导他们阅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那些紧跟时代脉搏的前沿作品,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让学生的阅读真正的走进生活,反映生活。
三、有效指导,掌握阅读的方法
重视有效阅读法的指导,读书方法要因文而异。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批注,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二者相结合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
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写好读书笔记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中可以写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摘录喜爱的语句,写阅读体会、收获等。还要指导学生定期进行小结整理,小结整理有利于把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再梳理一遍,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四、定期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评价与展示学生的成就。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组织学生定期互相交流,介绍读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开展“读书小明星”活动,树立榜样;办手抄报,写评论,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举办“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开展“与名著人物对话”的语文活动课,促进阅读。
成立合作探究小组。同伴交往是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为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同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对初中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可以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些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爱好,逐渐养成阅读习惯。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名著的影片或专家评论,组织展开讨论,让他们体会到影视片虽然能带来艺术的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而读小说所获得的是优美的文字和不可磨灭的感情。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的“三戏郑屠”和“三拳打死郑屠”后,再播放视频比较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从而使他们领悟到文学的魅力,描写的生动传神,从而喜欢书,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阅读。
总之,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既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也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热爱阅读,重视学生的阅读,给予有效指导,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2]《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体会》,王淑花,《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2009年第9期。
[3]《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王文兰 , 《考试周刊》2011年20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全局意识 分阶段阅读 有效指导 定期交流 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扩大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开拓精神空间。学生时代阅读大量的名著,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农村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更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多,书箱过于陈旧,或未能向学生正常开放,学生借阅不方便,鎮上没有大型书店方便学生阅读。如今,很多农民富起来了,随处可以见到漂亮的楼房,豪华的装修,家里都有电视机、摩托车,甚至还有电脑、小车,但是却没有书籍或者只有很少几本书,小镇到处充斥着麻将声,农村精神生活贫乏,中学生缺少环境的熏陶,书香的浸润,他们课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最爱看的节目是娱乐、偶像剧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沉迷于电视节目或是网吧上网(包括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等,读书习惯难以形成。面对困境,作为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探求解决困境。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或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为了应付中考而读,只有极少的学生能够自觉阅读名著,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农村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喜欢看的书。其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很多老师苦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阅读也变得功利性,往往只要求学生阅读考纲中规定的篇目。最后,家庭和社会没有创设一个好的课外阅读的环境。在农村真正懂得阅读的意义,支持孩子多借书、多看书,主动帮助学生选书并且加以引导的家长不多。本人以为,目前的现状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政府要尽快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中学生减负,让孩子有时间阅读。再者农村学校,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例如及时更新图书,校园内张贴宣传阅读的名言标语,定期举办阅读专题讲座,展示师生阅读成果,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
二、有全局意识,分阶段阅读名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一份远景计划,明确各年级学生必读名著和推荐阅读的书籍,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第三阶段以优化阅读方法、学会评价鉴赏为重点。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在计划实施初期,我们可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一开始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阅读的乐趣中慢慢喜爱上名著。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名著时,除了引导他们阅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那些紧跟时代脉搏的前沿作品,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让学生的阅读真正的走进生活,反映生活。
三、有效指导,掌握阅读的方法
重视有效阅读法的指导,读书方法要因文而异。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批注,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二者相结合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
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写好读书笔记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中可以写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摘录喜爱的语句,写阅读体会、收获等。还要指导学生定期进行小结整理,小结整理有利于把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再梳理一遍,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四、定期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评价与展示学生的成就。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组织学生定期互相交流,介绍读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开展“读书小明星”活动,树立榜样;办手抄报,写评论,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举办“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开展“与名著人物对话”的语文活动课,促进阅读。
成立合作探究小组。同伴交往是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为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同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对初中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可以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些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爱好,逐渐养成阅读习惯。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名著的影片或专家评论,组织展开讨论,让他们体会到影视片虽然能带来艺术的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而读小说所获得的是优美的文字和不可磨灭的感情。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的“三戏郑屠”和“三拳打死郑屠”后,再播放视频比较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从而使他们领悟到文学的魅力,描写的生动传神,从而喜欢书,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阅读。
总之,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既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也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热爱阅读,重视学生的阅读,给予有效指导,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2]《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体会》,王淑花,《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2009年第9期。
[3]《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王文兰 , 《考试周刊》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