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瘢痕及创面导致会阴肛周畸形39例的修复体会

来源 :感染、炎症、修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阴及肛门位置特殊,肛周皮肤薄嫩,烧伤后,可能会残留深且大面积的瘢痕组织,造成局部解剖结构的破坏和变形,造成肛门移位、变形、变窄甚至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另外,电击伤、车祸外伤、肛肠疾病术后、巨大压疮累及等原因造成的肛周难愈性创面在临床中也经常出现.肛周难愈性创面的存在造成患者排便功能障碍,同时粪便等污染物对创面持续刺激使创面的愈合更加困难.对这类患者治疗的目标分别是松解纠正瘢痕的挛缩畸形,修复肛周慢性创面,恢复组织的自身特点,尽可能地达到功能重建.2012年1月—2019年4月,我们对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外三科收治的烧伤瘢痕及慢性创面导致的会阴肛周畸形患者39例进行了修复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1 病历简介rn患者女,17岁,2020年11月5日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治疗.患者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肿胀,伴明显疼痛,自行外用药膏涂抹左足并口服消炎药(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入院前2 d,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 ℃,伴畏寒,症状持续不缓解.就诊后以“发热待查”收入感染科,并请我科会诊.查体:体温38.2 ℃,脉搏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0/5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状态尚可;左足肿胀,触痛明显,未触及足背动脉明显
1 病历简介rn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3年,于201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无明显症状,3年间定期复查,未见肿物体积变化.肾脏CT示:左肾中上份肿块伴钙化,肾癌待除外(图1和2,见封二),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左肾实质内不规则异常信号肿块(图3,见封二).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2019年9月25日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中上部腹侧约 3.0 cm×2.5 cm 圆形肿物,略突出于肾表面.肿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距肿瘤边缘 0.5 cm 完整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6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306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淋巴结清扫方式.前方清扫组为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脾门区血管前方淋巴结清扫的患者(n=162),联合清扫组为腹腔镜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脾门区血管前方与后方淋巴结清扫的患者(n=14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效果、术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CPT)在炎症性肠病(IBD)及功能性肠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IBD的住院患者22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7例,克罗恩病(CD)164例;另选同期肠易激综合征(IBS)30例,正常对照120例.收集患者内镜检查前的粪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粪便CPT水平.结果:CD与UC患者的粪便CPT水平均显著高于IBS组和对照组(P0.05).IBD患者中,UC组的粪便CPT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剂量左旋甲状腺素(L-T4)对妊娠合并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叶酸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第六人民医2018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93例妊娠合并亚甲减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据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10.00 mU/L),对照组46例分别给予小剂量(50、75、100μg/d)的L-T4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大剂量(75、100、125μg/d)L-T4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分娩后血清TSH、游
目的:探讨血清超高降钙素原(PCT)脓毒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血清PCT>100μg/L(电化学发光法)且出院主要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共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53~94岁,平均(70±11)岁.共培养出病原菌4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8株(58.3%)、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9株(18.8%)、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4株(8.3%
Pilon骨折患者常伴有骨缺损和远端松质骨被压缩 [1],如兼患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见不平整关节面,较易发展为复杂性Pilon骨折,由此引发胫骨关节面内陷,且可损害周围韧带功能 [2],是骨科手术中具有挑战性的骨折之一.现阶段,Pilon骨折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固定疗效受到肯定,但该术主要应用于软组织情况尚可、骨组织粉碎不严重者,对复杂Pilon骨折(如Ruedi-Allogwer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欠佳 [3].如单用外固定架,患者的钉道长期开放可能影响踝关节功能,对于愈合较慢的患者无法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1].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既往常用的感染指标如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不足以精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是提示感染的敏感标志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肺炎病情诊治及转归中临床意义较高 [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炎性趋化因子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为探讨其预后价值和诊断价值,我们检测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MCP-1、sTREM-1及sICA
目的: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不同人群的中医五脏症状及健康状况,为中医辨证论治COVID-19提供思路.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中医五脏健康问卷,基于网络平台对受疫情影响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答卷5296份;五脏症状总平均分为(9.27±6.30)分,五脏各项评分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分级、学历、地域间有显著差异.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人群五脏症状以脾系、肝系、肺系症状为主,上、中二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因地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全程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总结中山地区使用道地药材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